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生福 《中国市场》2012,(32):119-121
藏区本地人才以其对本地社会的了解无疑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的主要对象。但在培养当中遇到了学生就业等问题,笔者认为与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有关。提出了基于制度创新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为机制,以创新创业为依托和支撑,多层次、多规格的,面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和开拓型IT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服务于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宗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学校、企业和学生是参与工学结合的三方主体,但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时,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与企业合作不深入,实施机制不健全,财力、人才资源不充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社会导向,主体认识,机制建设和加大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探索实践"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与学校为共同主体、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企业与学校双重管理与评价制度、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有机融为一体为主要特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零距离对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4.
崔英敏 《电子商务》2013,(9):76-77,85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就业需求情况对于研究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来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指标。通过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从而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藏区信息技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区本地人才以其对本地社会的了解无疑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的主要对象。但在以往培养中遇到了学生就业等问题。本文认为与对学生的专业和能力的定位,继而与研究藏区的地域、文化、学生、IT发展及特色资源的不够有关。提出了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化运作为机制的,面向藏区的应用型和开拓型IT技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服务于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高职教育的方向和水平。针对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存在的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形式和效果不理想、课程设置落后以及实训教学质量差等,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高职教育的方向和水平。针对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存在的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形式和效果不理想、课程设置落后以及实训教学质量差等,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传统学徒制而言的,是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的结合。学生与雇主签订培养协议,规定整个培养期间的培养计划,明确学生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下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现代学徒制满足了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的“量”的需求,克服了单纯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弊端。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面向市场和社会,通过校企合作,定单培养、探索并创新校企合作教育的新模式。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就业不发愁和企业招聘合格员工不发愁的二不愁为目标,最终达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4,(10)
许多高职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制度;通过面向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者从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专业教学有效统一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实际的教育,因此研究企业的人才素质需求,可以很好的指导职业教育。本文从企业人才需求的冰山图出发,认为职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结构、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个人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本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是指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塑造有一技之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是其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已成为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针对当前旅游专业导游实训基地建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合作企业难以确定,导游实训难于开展的现状,就其中的原因、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施校企合作学徒制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企合作学徒制中的核心要素即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内容,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在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师傅的实践指导下开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双轨五段式"办学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也为校企育人深度融合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综合中学的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与未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核心能力为目标,遵循面向全体、社会认可、广泛适应和加强协作四大原则,开设职业技术倾向课程和中学高级证书职业课程两大类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着重于成就、着重于实习和着重于调查三种类型的就业准备计划,为毕业生走向社会直接就业和进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玲 《中国电子商务》2013,(19):134-134
“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是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宗旨,作为负责毕业生生信息咨询与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恪守三个服务宗旨,奉行服务学生,深入分析把握社会人才需求,围绕学生信息咨询、就业创业指导两大主体工作扎实推进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指在常规教学之外,面向企业、面向劳动力市场开展的旨在提高人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开展社会职业培训,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构建并实施“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共同考核、互惠互利”的职业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也产生了新变化,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对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具备理学、工学、农学、医学门类背景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的有利保障,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财经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主要体现在高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利用校企不同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工作实践内容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达到资源互补、强强联合的效果,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当前社会中人才应用分配不均,为了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因而实施大学生创新就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以逐步形成完整的就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与政府就业政策的主要目标。通过理论文献综述,构建了社会、高校、企业三维维度理论框架,并对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社会应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优化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高校应多元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积极与社会建立联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个性化企业培训、深化产学合作。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实现了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应根据特点、实施条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实施"2121"模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