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诗一  林伯强 《经济研究》2019,54(7):203-208
<正>一、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近十多年来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备受瞩目的重要领域。这从国内经济学领域顶级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对该领域论文发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济研究》从2006年至今累计发表了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共计65篇。仅在2010年与2013年两年,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10篇之多,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26日至28日,武汉大学主办了《经济评论》创刊30周年暨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负责人、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等8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  相似文献   

3.
刘思华研究员所著的《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出版后,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经济日报》《广西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发文介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1990年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贡献。我认为,该书在创立新说,对中国生态经济学发展的理论贡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 《经济学周报》(即原《全国经济学团体通信》)是由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主办的国内第一张专门性的经济学报纸,每周一期,四开八版,公开发行。本报主要刊登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经济管理、技术经济方面的理论性文章;经济学理论及实践中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方法;经济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关经济资料;国外经济学理论及流派;经济学基础知识及各经济学团体的活动等内容。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炼成 《经济学动态》2006,(9):8-40,109
在将近十年前,我与博士生丁文锋联合发表了《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一文(载《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7期),引起了一场争论。十年过去了,但问题并未基本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去年秋,刘国光同志发表了《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一文,强调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上占领了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坚决迎接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2,(5):160
<正>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系列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China Labor Economics)致力于打造国内劳动经济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出版物,鼓励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提倡学术批评和争鸣,旨在为中国的劳动经济领域的研究学者搭建一个求索创新、激荡睿智、才情济世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出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请我评论。这是笔者第三次评论林毅夫的著作。第一次是评论《中国的奇迹》(1995),第二次是评论《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1997)。不过,我还是按照本人立下的规矩做事:一是先要看书,再决定是否评论,因此要求  相似文献   

8.
期刊历史:《中国经济问题》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作为CSSCI来源期刊,长期被国内诸多重点高校认定为核心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评为经济学核心学术期刊,所发表论文多为《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办刊理念:本刊欢迎采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投稿,发表范围包括针对经济、制度、历史等问题进行的理  相似文献   

9.
经过作者多年的研究,《国外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丛书》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丛书共有8本,包括《经济改革思维——东欧俄罗斯经济学》、《批判与超越——西方激进经济学述评》、《探索的变奏——20世纪比较经济学》、《敲开希望的大门——发展经济学》《他山之石——日本经济思想初探》、《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国家干预艺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沿革》和《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该套丛书是在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教授主持下,由活跃在上海经济理论界的一批中青年教授和博士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中国经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经济学 :1 999》和前面几集一样 ,先由各个学刊的编辑部推荐 ,由执行主编初选 ,然后 ,由所有编委逐一投票表决 ,所收集的论文可以说代表了 1 999年国内发表的经济学研究论文的最高水平。这些论文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其中许多专题也是我本人的研究兴趣所在 ,担任本书的执行主编 ,提供了一个与有关作者交流的机会 ,观点分歧不可避免。孔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相信这种君子之争的评论对 2 1世纪经济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会有所助益。一、收入分配与地区差距本年度《中国经济学》所收的论…  相似文献   

11.
12位美国经济学大师评说中国经济──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有感严闻广摆在我面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一书(中国计划出版社)是经济学界人士在美国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2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专访,书中的12位...  相似文献   

12.
三大本沉甸甸的《中国经济学百年经典》(王振中总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堪称近年来国内经济出版界和经济研究文献中少有的鸿篇巨制。它的问世,填补了关于中国一百年来经济思想研究的一项空白。仔细翻阅,令人不免生出一份厚重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探索——评《中国经济学199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的经济需要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需要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同仁正在意识到这一点。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张曙光任执行主编的《中国经济学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就是为促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所作的一个探索。 《中国经济学1994》是一本文集,共收入12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从《经济研究》、《改革》等海内外一流中文经济学理论刊物1994年发表的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其中选自《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有7篇。既然是选编,编者当然有其选录的标准,这些标准已由其执行主编张曙光在为全书所写前言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是作为圈外人的读者们所最关心的,当然不是该书的编者们以什么作选录标准、他们是否遵守了这一标准,而是该书选入的文章本身是否真的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对于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标准,笔者有自己的看法,这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05,40(5):4-13,16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伴随着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经济研究》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研究主题,不断采纳新的研究方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构建未来。值此《经济研究》创刊50周年之际,编辑部特别约请了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撰写文章,以为纪念,并真诚地期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王亚南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和《中国经济原论》论著的思想,以及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来看,"中国经济学"在现阶段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借鉴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应用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4月28—30日,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广东经济出版社、河南大学经贸学院共同举办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10本经济学著作是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发起遴选的。它们是: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论稿》,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薛暮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于光远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卓炯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蒋一苇的《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刘国光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厉以宁的《非均…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季刊)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并积极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大型经济学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的宗旨是:为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表平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交流提供一个聚焦点,为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走向世界铺路搭桥。我们的信条是: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经济现象;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时,研究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世界级的成就。我们希望,通过经济学界的共同努力,《经济学》(季刊)能够发表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王亚南首先提出要联系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概念,并写出了一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即《中国经济原论》。该书在理论核心、体系、篇章结构及方法上均具有鲜明特色,被称为中国式的《资本论》。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仍发挥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中唯一一本解放前出版的专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问题》2021,(1):F0003-F0003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问题》2018,(1):F0003-F0003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