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研究》2008,(1):I0001-I0001
<正>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产业发展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张立群同志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 ,参加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的研究和有关的起草工作 ,近年来参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从 1 986年起 ,他开始定期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并建立了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 ,发表了 40 0余篇关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发展战略方面的文章。前不久 ,本刊记者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态势对张立群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采访中 ,他指出了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阶段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公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把握公平的特征,即政策的制定应主要考虑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而不应过多地对发达地区倾斜,忽视落后地区的发展。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应仍以西部地区开发为主,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扩大。2·规范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内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内政府往往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制定不符合经济长期发展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落后区域更具有这种短视效应。比如,采取设置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障碍、厂商…  相似文献   

4.
黄宁  郭平 《财经科学》2015,(6):61-70
采用Baker的中国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投资、消费、CPI均产生了短期的负向作用.通过分区域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而对西部地区消费与CPI的影响更大.政策不确定性对东部地区投资的短期影响较显著,而对西部地区投资的长期影响较显著.该结论表明,政府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并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人     
《经济纵横》2012,(3):127
<正>刘树杰,195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价格协会特邀副会长、信息产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电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天则公用事业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顾问。刘树杰研究员长期从事价格改革与公用事业监管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并直接参与若干重大政策的制定。1999年,在他主编的《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引入竞争、再造监管"的我国垄断性产业改革思路,该书一  相似文献   

6.
<正>程极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6月,生于江苏南京市。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外事工作,后来从事世界经济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是亚太经济、苏东经济及世界经济史。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主持研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国重点课题,并主编出版《亚太地区经济环境与中国东部经济开发》(1990年),此书1992年获第二届吴玉章奖。参加主编《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世界经济概论》、《欧洲共同体区域政策》。专著有《戈尔巴乔夫与苏联改革》(1988年)、《大变动中的世界经济》(1992年)、《欧洲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1994年)。参加写作《世界经济史》(1994年)。 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和  相似文献   

7.
专 稿2 0 0 1年经济逆风飞扬 2 0 0 2年机遇挑战并存邱晓华 (2 5 )2 0 0 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的对策杜厚文 ,伞 峰 (2 9)对十六大报告中有关经济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卫兴华 (12 5 )宏观经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2 0 0 1— 2 0 0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1 5 )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萧 政 ,等 (1 11)国际资本流动、增长因素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窦祥胜 (2 16 )从要素价格差异测定经济全球化程度马春林 ,等 (2 2 2 )新科技革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王一鸣 (3 5 )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问题王国刚 (3 11)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兼顾效率和公平,防止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促进整体经济均衡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区域经济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对比分析美、法两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总结出对制定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点启示.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讨论财政赤字问题。我们的研究循着如下的顺序展开:首先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因为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事实上是由宏观经济政策总目标确定的;然后,我们将联系当前的经济形势讨论今后一段时间里国民经济管理的着重点以及财政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在成功举办两届之后,第三届研讨会于2014年11月8日在暨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和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联合主办。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先后致辞。裴长洪所长在致辞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给予高度肯定,并祝愿会议坚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1-2002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均衡原则,并且其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应该是相互包容和内在一致的,短期的反周期需求管理在长期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实现。中国经济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长期组合应该是平衡财政预算、稳定货币供应与均衡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观经济研究: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内需不足为研究对象,运用宏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企业经营行为对消费品市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揭示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营机制不善,即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善导致整体经济的长期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而引发了宏观经济运行恶性循环及其内需不足;分析指出刺激宏观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只有解决这一本质矛盾;文章最后提出了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时必须在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的艰难选择依据与相关措施建议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中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这既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直接结果。因此,在探及中西部经济发展、东西差距缩小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区域经济不同阶段发展规律出发来考虑。 (一)中央政府的战略重心西移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契机 进入90年代中期后,一方面,我国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引下由国家采取诸如投资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政策、税收及政府信贷、政策优惠等手…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贫困的成因源自收入的差别,贫困人群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期贫困者,长期贫困是指脱贫难、返贫率高的人群,它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的缺乏和贫困特征的跨代传导。该文提出: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相应的经济政策,都和消除长期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长期贫困的宏观政策中,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处理好经济稳定与减贫目标、经济增长和消除不平等、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公共支出和治理能力、增加收入和可持续生计、增加收入和增加资产之间的协调。进而,提出了中国消除长期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刚  邢章萍 《经济》2011,(6):48-51
郑新立,今年66岁,现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从2000年6月担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起,他就成为中央智囊团的关键人物之一。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  相似文献   

17.
郑新立,今年66岁,现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从2000年6月担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起,他就成为中央智囊团的关键人物之一。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7种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各类经济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差别较大,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趋势的敏感性最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不敏感。因此,为避免我国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应通过财税政策和制度设计增强企业家信心。  相似文献   

19.
<正>李开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对外经济合作部副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1年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到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从事政策研究咨询工作,1995年到中国国  相似文献   

20.
浅析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差距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议题。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省级行政区为主,目标是实现区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政策手段为财政,货币和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