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孟庆浩  张欢 《商》2012,(2):52+47
本文通过选取2008到2010年三年的沪深两市的33家医药公司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不仅可以使利益相关者更好的了解医药公司的财务绩效现状,而且有助于企业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财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研究,主要针对河北省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中选取了13个指标,提取了4个公因子,最终计算出综合得分,对35家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综合排名,找出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实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供应链的绩效水平,主要是将供应链的绩效水平体现在各个因子上,将多种评价指标化繁为简,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建立完整、科学和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相关性、动态性、全面性、实时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原则,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成本、运作、服务三个方面,具体指标则包含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收入、供应链利润、产品柔性、响应速度、交货柔性、数量柔性、准时交货率、顾客抱怨率、退货比率、顾客抱怨解决时间、信息化利用增长率、农产品新鲜度等26项。  相似文献   

4.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是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而晋级国家战略的区域板块,建设该区域的经济不仅关系到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结构调整大局,更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本文以该区域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13个指标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业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本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5,(9):214-215
本文以我国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对政务微博绩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设定了政务微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义具体指标并给出解释说明及相应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政务微博绩效评价模型,对新浪微博上的政务微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政务微博绩效的四个公共因子:微博发布、微博受众、微博互动及公众反馈,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公共因子得分的计算方法及权重,得出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从而确定基于因子分析的政务微博绩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金融业也受到沉重的打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业29家上市公司的绩效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金融机构在近两年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信息技术行业84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以财政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为主,计算原始数据,给出基于因子分析的财务业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通讯业进行绩效评价是合理分配资源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影响通讯业绩效的诸多因素,建立由4个绩效层面12个指标组成的通讯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通讯业公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列顺序,发现通讯业发展不均衡且呈下降趋势,提请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成为改善通讯业上市公司绩效水平的重点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家沪深两市上市的传播与文化产业公司为样本,利用样本在2008年6月30日公布年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分化现象,且呈一般的正态分布,并举例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因素以及绩效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肖冬 《商场现代化》2022,(15):124-126
新冠疫情的蔓延和持续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基石是商业银行的良好健康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逐步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利用2021年2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研究,选取一系列相关指标,搭建绩效评价体系,旨在促进上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东北三省18家上市医药制造企业2016—2018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论表明:财务绩效排名靠前的是大庆华科、长春高新;从营运能力来看,大庆华科、哈高科的资本周转较快;从债务结构来看,东北制药、哈药集团资产负债率较合理;从盈利能力来看,长春高新、哈三联有较强的销售能力;从成长能力来看,誉衡药业、敖东药业成长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12.
上市零售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者、投资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极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管理熵评价理论对上市零售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的机械、线性加权的缺陷,从而较为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敏  高柳 《商业研究》2006,(13):24-27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业绩评价已经引起学者、咨询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普遍关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制度的建立,组织机构的完善、评价指标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的研究对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使业绩评价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面迈进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金珠 《财贸研究》2004,15(2):50-58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资产重组活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资产重组绩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业绩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上政策的顺利实施。所以 ,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胡铭 《财贸经济》2003,(4):59-62
理论上高层经理的持股比例、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通过选择样本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高层经理持股是内部职工持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福利制度;持股制度僵硬;持股比例偏低,年度报酬过低,再加上旧观念的影响,很多高层经理不敢拿属于自己的那份收入,因此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首先逐步改变上市公司高层经理的报酬结构,将以年度会计盈余为基础的短期激励与以公司价值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其次要改进上市公司高层经理的持股制度,逐步推广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了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来衡量管理层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通过对13家上市公司MBO绩效的实证分析和与一般企业并购绩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时期内,整体上看上市公司MBO绩效不显著,且MBO相对一般的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金龙  李创霏 《财贸研究》2007,18(2):109-115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总经理为研究对象,以总经理的企业任期作为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替代变量,研究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即随着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增加,企业绩效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企业应对新雇佣的总经理进行在职培训,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其进行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并保护其投资的准租不被侵占;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减少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以有效缩短总经理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