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住用地价格倒挂是城市内部土地配置逻辑的重要体现,研究地方政府在商住用地出让中的行为对于把握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007—2020年286个地级市的土地交易数据集,系统论证了城市商住用地价格的倒挂及其背后的干预机制与激励动机。研究发现:在控制地块和城市的相关特征后,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显著低于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并且面积越大、距市中心距离越远以及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商业用地,其出让价格低于住宅用地越显著。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更多地通过挂牌方式出让商业用地,从而调节其出让价格。而地方政府在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时,挂牌出让商业用地的倾向会减弱,同时挂牌出让造成的商住用地的价格差异会缩小,这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可支配资金以弥补财政缺口、发展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2.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城市土地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贞发  朱恺容  李培 《经济研究》2019,54(10):57-73
本文将中国式分权下的两个核心制度——税收分成制度与土地制度——联系起来,基于财政激励视角,研究税收分成对地方政府城市土地配置行为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县级政府面临的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配置产生的直接和交叉效应。利用1999—2011年间相匹配的市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数据和地级市市辖区分类型土地使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增值税分成通过财政利益效应显著正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营业税分成通过影响增值税的相对分成变化显著负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财政利益效应和财政压力效应的相互抵消,使得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商住用地的配置效应较弱;增值税分成上升通过工业溢出效应和财政压力转嫁效应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居住用地的配置。基于财政自给率、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与财政激励理论预期结论一致。最后,文章还发现,增值税分成上升降低了工业用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果,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仍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供应量较大,地价偏低和低效利用是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集约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探讨地方政府"低价"供应工业用地动机的基础上,重点对地方政府供应工业用地的收益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成都两地为例,采用报酬资本化法测算得到工业用地的长期收益是出让地价的几十倍之多,出让工业用地的综合收益是住宅用地综合收益的两倍之多,地方政府提高工业用地地价和减少工业用地供应的动力不足。应从解决工业用地供应和需求动力的问题入手,通过经济手段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全面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和土地闲置成本,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工业用地的相对需求量;修订工业用地标准,改革供地制度,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4.
李慧 《经济问题》2023,(8):121-129
土地财政与城市不同产业之间关系的差异,都有可能对城市化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利用2009—2020年全国100个重点城市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与城市工业、服务业,以及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财政通过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对城市工业有推动作用,而对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存在相同的促进作用;土地财政通过出让住宅类用地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土地财政通过促进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的综合水平,但也给城市化质量提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未来应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益;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动土地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洪彬  王秋兵 《经济地理》2011,(6):1008-1013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现状的土地特征价格模型,并对2007—2009年南京市公开出让的15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土地交易方式、容积率、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医院、企业、金融密集度、公交站点、时间因素对南京市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影响,并且城市中心影响度为负向影响;②邻里特征对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贡献率为53.4%,个别特征为31.1%,区位特征为9.7%,其它特征为5.8%;③公交线路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密集度、企业、土地交易方式、医院、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容积率。据此,从转变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科学确定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合理地确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市场存在明显的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两手”供地倾向,这种供地策略在促进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创新行为。本文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微观土地交易数据,测算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两手”供地指标,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分析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型影响,且多数城市“两手”供地带来过大的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价格“剪刀差”,已对企业创新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程度的不断加深,在长期内通过降低城市和企业研发投入、弱化集聚效应及抬升房价等机制阻碍了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且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使“两手”供地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拐点”提前,进一步强化其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此外,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房价变动、土地财政与中国经济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2018,(1):35-49
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制度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事实,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多部门DSGE模型,模型包括房地产和非房地产部门,同时嵌入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支出结构。通过这一模型本文分析了房价影响GDP的作用渠道和机制。我们发现,外部冲击带来的房价变动,导致了房地产部门投资和土地价格的波动,而土地价格的波动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虑到中国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偏向,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化又会对投资和资产价格产生冲击,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作用下,这一冲击进一步放大,最终导致了总投资和GDP的剧烈波动。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联结了房价变动与地方政府的收入,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偏向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了房价对投资和整个经济的影响,三者共同作用使得房地产部门成为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和政府竞争是导致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存在拉升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倾向,金融宽松环境和投机行为盛行会使这两种土地出让价格存在正向偏离其理论地价的可能;而地方政府对流动性税基的争夺过程会导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低于其理论价格。工业用地价格与商业和居住用地价格正是在政府这两种反作用力量的作用下出现结构性偏离。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良玉村为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内涵、估价方法、地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从6个方面选取了影响土地价格最为密切的17个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定级,其定级综合分值位于0.35—0.65之间,土地等级被划分为四个,主要评价单元属于二级水平。考虑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市场比较法计算样点地价,并采用平均值法分别确定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对于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一级土地和二级土地之间的价格差异最大,其余各级土地之间的地价差异依次递减,表明土地质量越好,价格反映越敏感。同级土地价格变化范围的差异:商业用地价格级差大于住宅用地,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表明与城镇建设用地相同,集体建设用地地价对土地质量敏感性的反应也是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土地交易数据和地级市官员数据,使用地理边界断点回归的方法,论证作为招商引资的工具,地方政府官员如何出于晋升激励调控工业用地价格。回归发现,工业用地价格与市委书记任职时间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低点出现在5年左右。官员上任后,晋升激励逐渐增强,不断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当任职时间超过临界值后,晋升激励减弱,不再压低工业用地价格。进一步地,工业用地出让的规模、住宅用地的价格和规模与官员任职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说明了地方官员出于个人政治前途的考虑,针对工业用地进行价格调控。拓展分析通过比较相邻城市土地价格和官员任期时间差,发现城市间压低工业用地价格竞争的证据,并发现了省际边界效应的证据。微观数据和断点回归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文献的内生性问题,揭示了工业用地价格偏低的原因和背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