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慧虹 《新经济》2013,(29):40-41
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概况了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该理论在现代金融业中的引申,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如何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姚耀军  骆燕敏 《金融评论》2012,(2):62-72,125
技术效率改善对于中国经济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2001~2007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制成品行业面板数据,本文在Malmquist指数法下测算了技术效率改善指数。利用该指数,本文进一步检验了金融发展与技术效率改善的联系。经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效率改善,而在外源融资依赖度高的行业,这种促进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功能观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调整与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很多争论,也有诸多误区.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从农村经济主体的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具体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调整和构建提供一些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沈军 《经济论坛》2004,(10):97-98
金融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国20余年的金融改革需要总结、回顾、反思与展望,所以,有必要从金融发展、金融效率的视角系统审视中国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黎明  史云鹏  贺颖 《经济纵横》2012,(5):62-65,74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技术效率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存款总额及贷款总额均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农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但其边际效应随第一产业比重增加而减小;工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边际效应为常数;商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且其边际效应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7.
市场经济根据时代的不同和市场需求的不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其构成主体也在不断的做着自身的调整,但是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和混乱的金融市场秩序对于任何时代的市场经济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良好的市场经济有助于更多的高效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资金的使用率也会达到最大,更会加强区域金融市场的不同行业的健康配比,混乱的金融市场秩序则会带领一个区域内的市场经济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入黑暗时代。本文对优化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以其能够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是否提高了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是我国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用Super-SBM模型估计了2000—2015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效率,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再平稳的趋势,且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且这一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的加强通过促使金融资源向第二产业配置从而降低了绿色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笔者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Malmquist指数在2004-2013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抑制Malmquist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消费效率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则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相关指标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金融发展水平,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最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科技创新支撑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得出: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呈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阶梯状排布。金融发展有效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且东部地区支撑效应更为显著。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通过资金融通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此外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通过风险分散、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管机制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对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建立协同的金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王静 《财经科学》2015,(3):56-65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段梅 《生产力研究》2013,(12):36-37,71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文章测度了2004—2010年海西18个市金融发展支持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M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研究发现:海西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但是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要大于技术效率改善做出的贡献,技术创新仍需要回归到技术进步的本质;科技创新的技术效率变化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海西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各地区技术效率程度的不一致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密不可分,通过检验资本是否流向边际资本产出高的区域,可以衡量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如果区域净资本流与区域边际资本产出正向相关,则可得出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结论。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通过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资本往往被配置到生产率较低的地方,这一现象的形成可以利用政府干预过度、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以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效率却没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金融发展角度对经济效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的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与经济效率有负相关性,金融发展结构指标与经济效率正相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经济效率,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转移作为获得技术的有效途径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技术转移的动态过程出发,分析了一系列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评价技术转移效率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尽量兼顾指标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现实问题,大量文献从效率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指标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区的技术效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存款规模与技术效率水平呈反比,而贷款规模的增加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沈军 《生产力研究》2007,(6):139-140,145
配置效率、信息效率以及金融效率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表明:宏观金融效率研究亟需加强,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效率更为合理。在演进的金融发展理论的指引下,文章提出了研究金融效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技术转移诸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指出了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在技术需求(Need)、资源(Resources)与能力(Ability)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NRA”三者相辅相承,对于技术转移行为的成功实现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效均衡才能引发、诱导和保赞成功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20.
肖旭  洪祥镇 《技术经济》2022,41(12):62-76
为探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采用我国2001—2020年间的省级数据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基于Dagum基尼系数测度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通过二次指派程序(QAP)从全样本期和不同时期考察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并尝试从南北视角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特征,表现为南高北低的“阶梯式”分布格局。全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在全样本期考察和分期考察中均存在明显影响,在南北地区中,影响强度存在差异,南方地区虽更早的享受到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红利,但其影响强度整体低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