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12):91-104
分割的国内市场与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中国转轨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现有研究将之归因于制度性的政府行为,而忽视了政府集体行动背后的官员偏好。本文从地方官员个体的地区偏袒角度探讨了非制度性因素对市场整合的影响。我们利用各地区的商品价格差异度量了市场整合程度,基于关联地的信息构造了地区偏袒的度量,研究发现:(1)与非关联地相比,官员会对其关联地实施更弱的市场分割策略,平均下降7个百分点,存在地区偏袒的市场整合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2)这种效应更多体现在官员出生地、母校、下乡等成长关联地上;而在第一工作地、来源地等工作关联地并不明显。(3)这种效应仅出现在那些可流动的商品中,也因官员任期、辖区市场分割动机以及官员对关联地偏袒动机而异。本文的结论发现官员地区偏袒具有整合区域间市场的功能,这说明充分发挥官员异地交流作用可能是低制度成本整合市场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6,(1):114-126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部委集中了大量的财政资源和项目审批权限,因此地方与中央的政治关联会显著影响地方获得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进而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增长。本文采用校准后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方的经济增长,基于2003年部长更换的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研究了1998—2007年期间政治关联的变化对部长来源地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任部长对其出生地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当于在平均水平上增加27%,而对其籍贯地和工作地的影响则不明显;上任部长和卸任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是非对称的,部长的卸任在短期内没有产生"人走茶凉"的效应;部长主要是通过增加其来源地的投资水平来促进增长,政治关联效应使得投资平均增加20.1%。  相似文献   

3.
李洪涛  刘馨 《财经科学》2023,(8):93-107
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党政干部任职制度下地方官员存在广泛的异地任职的情况,形成了府际间的政策学习与模仿,使得发展优势地区的成功经验借由官员异地任职得以扩散推广。本文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运用高阶理论、政策扩散理论将官员“西进”任职与城市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投资带动、重复建设两个维度着重探讨官员异地任职与政策扩散的运行逻辑,分析官员“西进”任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原因。再将手工整理核对地级市官员异地任职、挂职、再教育经历数据库与城市宏观经济数据相匹配,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边际效应分析对官员“西进”任职与城市发展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官员“西进”任职对城市GDP起到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官员“西进”任职不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市蔓延扩张建设会进一步放大官员“西进”任职对城市短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发展效率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的研究只见政府不见官员,但政府行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官员行为,官员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主体。本文以2001-2009年期间A股发生募资变更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官员年龄、学历、任期等特征对地方国企募资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年龄越小、学历越低,地方国企募资变更几率越大;随着任期的增加,募资变更几率呈现倒U型变化;官员年龄越小或学历越低的官员任期接近4年时,募资变更几率更大。并且官员特征对募资变更的影响因不同来源、任职地区以及国企产权对应的行政级别而异。本文从募资变更视角将政府"掠夺之手"研究拓展到官员个人层面,有助于我们认识官员个体差异在企业微观行为中的影响,也对近年的干部人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刚  卢彦西 《经济学报》2022,(2):236-266
房价高涨使住房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儒家的政治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推崇施行以民为本的仁政,重视改善和提升社会民生,所以儒家文化传统可能对地方官员的施政理念及行为,进而对房价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地方官员出生地和任职地相分离的政策框架,本文采用2009—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市数据,使用流行病学方法估计了以明清进士密度衡量的儒家文化传统对房价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地方官员显著降低了房价。具体地说,地方官员出生地进士密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其任职地实际房价将降低1.13%左右,实际房价的年均增长率将下降1.01%左右,这一发现在一系列检验中都是稳健的。扩展分析表明,儒家文化弱化了地方官员源自晋升激励而推高房价的动机;优化商住房用地的供地结构是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地方官员调控房价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分税制改革强化了中央财政集权,各部委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地方与部委的政治关联强度会显著影响其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本文基于2003年部长更换的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研究了部长的政治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任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会使其来源地的地级市获得的专项转移支付增加2亿元,如果是重要部委的部长,该效应上升至9.4亿元,相当于在原有水平上增加130%;(2)政治关联效应在部长的一个任期之内是非线性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的趋势;(3)增加政治关联和减少政治关联的效应是非对称的,部长卸任并没有伴随着专项转移支付的显著减少;(4)政治关联效应仅体现在正部长,副部长对其来源地获得的财政资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特殊制度安排对我国环境效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2年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数据,利用SBM模型测算环境效率值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得出环境效率值总体偏低,差距呈不断减少趋势。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环境效率水平的提升;在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下,只追求辖区经济增长的地方官员对环境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官员任职时间越长,环境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尤其是多务型官员与单务型官员之间的"跨务型"交流能否以及如何提升任职绩效,是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以省级审计官员的交流任职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具有地方主政经历的审计官员的审计监督效果,来探讨多务型官员向单务型官员交流任职对任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官员的地方主政经历能够促进政府审计发现问题,并...  相似文献   

9.
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政治上集权、经济上分权的经济体,即中央任命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的经济体里,不仅会出现竞争效应,还会出现极化效应,正是极化效应决定了理性的地方官员在增长竞争中将采取不同的经济增长行为.在实证上,本文贡献了一种度量极化效应的方法,并基于中国省级官员数据证实了极化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徐现祥  王贤彬 《经济学》2010,9(3):1447-1466
本文考察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政治上集权、经济上分权的经济体,即中央任命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的经济体里,不仅会出现竞争效应,还会出现极化效应,正是极化效应决定了理性的地方官员在增长竞争中将采取不同的经济增长行为。在实证上,本文贡献了一种度量极化效应的方法,并基于中国省级官员数据证实了极化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