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十八大以来,国际经济格局进行了深刻调整,国内经济风险不断累积,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2.
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2015年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本文就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对海洋空间资源供给结构和发展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开发利用规模稳定增加,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开发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资源需求结构快速变化,资源市场配置步伐加快等趋势。"十三五"时期加快我国海洋空间资源配置供给侧结构改革,应优化海洋空间资源供给结构,促进资源供给方向由生产向消费转变;完善海洋空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海水养殖向深海发展,保障绿色安全海洋食品供给;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制度,积极化解围填海存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从提出的背景出发,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可采用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调控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需求管理应对我国经济问题边际效应日益递减、实施成本与风险已高于预期成效的当下,引入供给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等问题大都根源于供给侧,因此要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力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我国农产品更有效率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8)
煤炭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山西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山西煤炭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先进产能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完善、企业负债率高、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带来的低效率、低档次、低质量等问题,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煤炭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论文论述:在对出口、消费、投资三架马车拉动经济渐疲弱时,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产能过剩,人们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与传统制造业低端商品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各自的意见.本文尝试梳理各位学者的意见,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积极推动物流供给侧改革对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物流业必须把握机会,改变经营思想,勇于创新,稳定、健康的推进物流供应链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理念和供给侧改革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其次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对的挑战,最后提出了物流业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大幅增加,导致粮食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等问题。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调整粮食品种结构,采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价补分离"等举措,推进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9)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农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整体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为此需要金融的全面支撑。文章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战略调整与实施的过程,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还需要科学理解和移植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超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成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提。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具体实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中的重要实施环节,必须夯实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才能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中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韩京 《生产力研究》2006,(5):175-176
文章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消费时代,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品质、消费形态、消费方式、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消费需求对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新要求。对此,在分析探讨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投资取向、体制机制等制约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并指出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路径为调整公共服务投资结构,补齐关键领域供给短板,超前配套服务新兴产业,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拓宽经济公共服务领域,净化城乡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品质,助推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精准实施公共服务政策,挖掘不同消费群体潜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利用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我国创新要素空间分布不均衡,并存在锁定效应,多年高投资使累积性结构矛盾突出,空间技术溢出难以实现,致使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为优化我国制造业创新资源空间布局,应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溢出环境和区域产业政策的角度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以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国内外需求极度萎缩,出口压力剧增,国内市场钢价大幅下跌,钢企盈利大幅下降,企业纷纷减产、限产,贸易摩擦加剧。政府应在已出台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服务,大力提振企业信心,化解企业融资难题。面钢企应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搞好总量控制,努力降低成本;尽快调整钢材进出口产品结构;采取多元化出口策略,减少贸易摩擦;加强调查研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气产业是中国目前亟待改革的垄断产业之一.本文以煤气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为着眼点,从制定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内部拆分和产销分离、试行两部制定价、建立价格听证会制度等四个方面对目前中国煤气产业现行规制改革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规制改革提出了战略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晋颖 《经济与管理》2008,22(8):60-63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虽较大,但综合发展水平或发达程度却不高。针对银行业监管存在监管工作“一刀切”、不同所有制形式银行使用同一监管政策、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监管法规建设滞后、监管政策协调搭配不当等问题,应尽快实现监管重心的转移,实行分类指导的监管政策,把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的核心内容,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制度的创新,建立一支精干的监管队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60年的常态。当前以内外需失衡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凸现。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深层原因在于传统体制,其中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是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防止结构失衡需要从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政府效能提高、市场运行优化、科技体制改善等多方面入手,从体制机制上研究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7,(3):32-46
解释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理论聚焦于产品相对价格波动和收入增长等因素,但除此之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还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率显著波动和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等特征,现有文献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同时评估所有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两国多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来研究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通过引入多部门的Eaton&Kortum(2002)国际贸易模型、完整的投入产出结构、非位似偏好和劳动力市场摩擦等重要特征,我们将劳动力在三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分解为鲍莫尔效应、恩格尔效应、投资效应、国际贸易效应、要素密集度效应和转移成本效应。通过使用1978—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分解核算和反事实模拟定量评估了这六种效应的影响。我们发现恩格尔效应、投资效应和转移成本效应分别是影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需求收入弹性低、劳动密集度高和存在转移成本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原因。我们还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六种效应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