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3月1日起生效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对于公证机构成立条件、性质、公证员资格、公证程序等事项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但该法却未明确规定违反上述规定的后果,也未规定对于存在瑕疵的《公证书》效力如何认定。本文集中讨论了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公证书瑕疵问题,并就如何认定存在瑕疵问题的公证书的证据效力阐述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抗辩式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是诉讼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之必然.目前,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体制设计不够完善以及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致使我国在有关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之前,新律师法的出台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完全的阅卷权,如何构建完善中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判中的诉讼控制因素,是刑事审判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以此要素来衡量我国的刑事审判模式,我国的刑事当事人的程序参与相当有限。这不符合程序正义的内在要求,也不利于实体公正的实现。尤其是在量刑环节,存在严重的参与缺失。应当构建专门的量刑程序,以保障刑事当事人的诉讼控制权,使其充分参与诉讼,进而解决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版权维护中,网络公证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证据收集手段。但是。网络公证如何能达到真实、公正?近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规范网络证据保全会议上,与会专家对最近七学诉某IT企业侵权所举的网络公证书提出了质疑,并期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网络公证。  相似文献   

5.
要素式公证书在公证工作实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要素式公证书对于促进公证所具有的证据效力及与提高公证的证明要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推行要素式公证书应提高公证员的素质,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树立公证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张华 《宁波经济》2005,(2):31-33,16
我国民事审判效率的低下阻碍了诉讼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功用的发挥。围绕如何减轻当事人及人民法院的讼累,司法理论界及实务界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制度的变革首先需要观念的更新。由于新旧司法理念的交杂,使得这些创新之举缺乏统一的理念作指导。本文以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为视角,对影响审判效率的传统司法理念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从理念上保障制度设计完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种类之一,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往往发挥着关键性的证明作用.因此,对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的构建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对证据的认证上,证据能力问题应制定详细证据规则,对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实行法定主义:证明效力问题应给予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应当建立完善的认证规则,建立完善的鉴定结论采信规则.  相似文献   

8.
孙玲 《魅力中国》2011,(14):161-161
法院调解,即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薇  崔勇 《理论观察》2015,(1):54-55
随着电子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已经成为侦查破案、诉讼审判等司法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基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数据取证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取证能力,也可以使电子取证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中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永伟 《发展》2008,(8):132-133
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不仅具有诉讼法意义,而且是整个法治精神的体现。通过证据交换,每个当事人都能穷尽举证手段。诉讼进程围绕公开、公正的司法精神进行,最后的诉讼结果无论如何都能接受,这是英美法系国家奉行证据交换制度的重要原因。在构建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立法方面,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处理建筑工程纠纷必须由证据来支撑,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许多证据,并且要注意收集证据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保证在诉讼过程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未成年犯罪诉讼程序的完善。认为,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改革和完善,最大程度发挥法律对未成年人群的关注和公正性。所以,应适量降低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能刑罚条件;尽量用前科消除制度替换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审讯及审判过程律师到场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首先阐述我国审判对象确定的立法、司法状况,比较分析市场经济国家当事人庭 前确定争点程序,论证了改进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对象确定制度的必要性,建议立法中确定当事人主导进行、法院协调组织的庭前准备或争点确定的专门程序,增设“法院的判决不得超越或变更当事人诉讼请求事项的范围”的条款,从而保障当事人的民事诉讼的处分权、辩论权、实现当事人诉讼目的多元化,提高诉讼效率、效益的诉讼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朱德英 《魅力中国》2014,(11):292-292
在司法诉讼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将直接关系到审判程序的公正。当前,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诉讼证据理论中,任何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为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做出详细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姚敏 《理论观察》2015,(4):34-36
我国认罪案件诉讼程序在实现打击犯罪、提高效率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存在规范不整、检察官的裁量权有限、证据开示制度缺失等问题,应当以辩诉交易为参照,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自愿性、真实性的措施、完善认罪案件诉讼程序及与其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诉讼和解是当前许多国家施行的诉讼内合意解决纠纷的制度。我国民诉法对于诉讼和解制度的规定非常粗疏,导致诉讼和解尚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应在诉讼和解的法律性质、效力及时问和方式等方面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7.
苑宁宁 《黑河学刊》2012,(2):108-110
公证证据规则是公证活动中与证据有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规则,其核心内容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或者说证据资格问题。由于我国公证远未形成证据规则,有的只是少量、零星的关于证据收集、审查的原则性要求,司法实践中大量没有关联性或者缺乏适格性的公证证据进入法庭审判中,影响了审判的效率甚至是公正性。其一,公证工作在证据规则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致使错假公证大量滋生,且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二,由于缺少证据规则,造成处理采信不实证据问题的主观随意性,使公证员陷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不公正境地。本文从公证证据规则的视角入手。反思我国立法中关于公证证据可采性问题的规定,并针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世魁 《魅力中国》2011,(10):372-37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在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司法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无论是在组织形式、职能定位,还是在工作程序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其发展现状已滞后于现代司法理念,与公正、高效审判宗旨的需要已不相适应,改进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势在必行。现结合司法实践,谈谈对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段远祥 《魅力中国》2011,(20):188-18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技术日新月异,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因商品质量、服务品质等引发矛盾纠纷,提起诉讼,但诉讼过程中,消费者的力量势单力薄,往往处于劣势。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检察机关要参与到维护消费者权益诉讼中去,只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向检察机关申诉后,检察机关才能介入。本文拟对检察机关在消费者权益诉讼中如何发挥更多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袁森 《黑河学刊》2004,(1):83-84
执行,是司法程序的终结,执行这一环节是否遵循判决实施到位,是关系到整个审判过程是否公正、有效的关键。可以说,执行实施不到位,就失去了司法的诉讼目的,违背了司法的公正原则,使审判“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