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九五”时期,是上海金融业规范运作、稳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上海金融市场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上海金融业、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体系与分业监管体系基本确立,上海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金融保险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中仅次于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八五”期末到“九五”期末,上海市全社会存款从1994年12月末的279658亿元上升到2000的年9月末的749624亿元,增加了168倍,年均增长28%;全社会贷款从1994年12月末的23298亿元上升到2000年9月末的56916亿元,增加了144倍,年均增长24%。1995年到1999年,上海金融保险产业…  相似文献   

4.
欧洲金融中心布局结构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 《中国外资》2011,(14):53-53
<正>一、欧洲金融中心结构1.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欧洲金融中心层级结构是由若干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37个金融中心:1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全球金融中心、17个次一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12个更低层级的国家金融中心、4个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5.
6.
7.
从历史考察、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虽然分析方法和角度各异,使用的数据也跨越不同的国家和省市,但是基本上都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给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有益启示是:不能单纯通过扩张金融中介机构来促进金融发展;法律环境的完善有利于金融发展;政府的政策监管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向东明 《银行家》2011,(11):73-76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金融信息灵敏、资金流动自由的集聚地。作为区域金融的腹地和核心,金融中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因此,金融中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快我国金融中心的发展,提高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中心的发展实际,拟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金融中心发展理论的全面梳理,发现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理论: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通过对金融机构集聚现象的研究揭示金融中心的形成;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强调金融流动性是促使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侧重于信息流及金融创新等环境变化引发了金融中心地理空间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区域竞争、城市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金融资源的竞争,因此,广州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通过推进金融创新等措施,力争将广州建成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G20峰会,G20伦敦峰会对全球金融监管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G20伦敦峰会达成的最新国际金融监管共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先行先试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全球性交易支付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应实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与调控监管的同步创新、应同步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设、应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话语权、应强化征信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监管等。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课题遵循结合中国国情、灵活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金融业是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蓝图中处于关键地位.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 金融业是世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发达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现阶段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上海期货市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当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是期货品种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采取做深做精现有期货品种、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发展上海期货市场,从而助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郭竞成  金雅玲 《银行家》2003,(12):106-108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建设上海金融中心是我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国际金融中心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两种类型:需求型和供给型;需求型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上,产生对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灵活的金融市场的需求,进而形成国际金融中心.供给型,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其形成过程中,政府具有主导作用.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以此吸引外资、融汇外资,促进上海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政府支持主要包括:对在上海投资的外商,提供比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将宏观金融政策的操作平台放在上海,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将试点更多地放在上海;打破国内银行设立分行的地域分割,将上海金融的影响力扩大至整个华东地区,由上海执掌区域性金融管辖权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战略具有多个分析视角,其中,是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和需要进行战略选择,还是从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战略考虑,将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行进和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发展的演变过程,讨论和认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25日,“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暨‘金融市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上海浦东东郊国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金融学会、上海金融学院、麦克马斯特大学(MeMaster University)、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al—St.Louis)、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德国德意志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18.
周炼石 《新金融》2005,(6):19-21
本文认为上海要尽快实现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在近期内需要并可以见效的三大突破口是:融资租赁公司、公司债券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三者共同点是在国际上均具有发展规模优势,而上海的发展严重不足。因此大力发展这三项建设,能极大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
一个金融中心的形成大体上有两三种途径。一种就是一个地方的实体经济比较发达,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逐渐集中于此。由于实体经济对中间的辐射,金融活动也向此辐射,自然形成了它的经济地位。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的推动,或政府力量的推动,通过制度的创新,把一些金融机构吸引到这个地方。因为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活动,可以与实体经济在空间距离上相脱离。像这样一种金融中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它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