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GDP核算是我国所采用的经济核算方式,但是GDP只从经济角度计量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而未考虑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人为地割裂了经济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高估了GDP,因此绿色GDP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 GDP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绿色GDP的理论分析入手,首先阐述对绿色GDP的理论认识上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国内外绿色GDP的实践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绿色GDP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制度障碍以及人口压力和投资过热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的几点建议,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资源消耗与绿色GDP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消耗代价巨大,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过快、消耗量过大,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利用结构不尽合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在21世纪前期自然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是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切入点,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一定进展,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须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GDP核算备受诟病,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绿色GDP核算一直没有得以广泛推行,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绿色GDP核算推行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发出了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相继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不仅给林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赋予我们管好用好这些资金的重大历史责任。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如何做到“慎用钱”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实行财政会计集中结算,可以从各方面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将“慎用钱”方针具体落实到财务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9.
实施绿色GDP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大势所趋,也是当今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主要从林业的视角,阐述了绿色GDP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及实施绿色G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即将经济活动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而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新形势下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环保主义的盛行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不仅催生了以森林认证与产销监管链认证为代表的绿色贸易条件,也促使各主要原木生产国采取各种政策限制木材等原材的出口,美国也修订了《雷斯法案》对贸易中的非法采伐进行限制。林产品贸易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本研究从贸易模式、出口集中度、产业集中度三个角度剖析了中国林产品贸易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森林旅游的人地关系机理入手,分析了森林旅游的生态伦理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因其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在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且当前森林旅游开发中产品低级、雷同单一等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鉴于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矛盾,而提出旅游开发与森林生态保育相结合、森林生态环境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市场导向与引导市场相结合3条原则,并围绕"人"、"地"需求及其关系协调,设计了解决旅游地布局、森林景观建设、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4个层面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绿色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林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在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营销渠道建设需重新审视。通过阐述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营销和发展面临的要求,针对林产品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产品营销渠道重建的建议,创新渠道体制,提高渠道绩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渠道体系;优化渠道组织,提高渠道效益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绿色消费态度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行为意向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此提出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流、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主观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的林业绿色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会计的国际化,使我国的会计走上“绿化” 的进程。绿色会计是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是环境经济学与会计学相互交差,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生态会计科学。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会计问题的思考以及林业会计“绿化” 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示性相对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的林产品比较优势并运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的演变较为稳定,呈现收敛趋势;资源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较高,以向弱比较优势演变为主;劳动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高,以比较优势减弱的趋势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低,以比较优势增强的趋势为主。中国劳动密集型林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资源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呈现增强趋势。因此,中国提出培育林产品比较优势;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分析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国内外的定位和标准体系构建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对林业供给侧改革的3个方面影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最后,在理论和实践依据上,建议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种类确定为五大类:森林食品、森林药品、森林用品、木材类产品、森林游乐类。 相似文献
19.
全球林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世界林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俄罗斯和中国等新的贸易大国的出现,木材制成品贸易量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与贸易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争论使得当前林产品国际贸易呈现新的特征。同时,诸多贸易争端和问题,如非法木材贸易,森林认证,区内加工增值,以及外来物种入侵和林产品检疫等等,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国际社会的讨论。回顾近几年来世界林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讨论由此引发的一些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林产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林产品市场低效率,会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在林产品市场中大量存在,这种存在有深刻原因。从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林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克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