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金梅 《天津经济》2007,(11):43-46
我国近些年来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难以满足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法》的实施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已成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法制,尤其是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重要课题。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主要有先裁后审模式、或裁或审模式和单一机构处理模式等,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争议仲裁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解除逐步转向由市场机制调节.据统计,2007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4.7万件,1994全2007年的13年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了近22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争议数量的增加,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成为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年12月29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得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通过,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无疑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黄河 《魅力中国》2010,(29):157-157
工伤赔偿法律制度是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对于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完善工伤赔偿制度的理论构建,以便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也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12号文件《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今年5月1日起,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将全部免费。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争议耗时长、申请仲裁时效短等不利于劳动者的局面将终结。  相似文献   

6.
王贤森 《上海改革》1995,(11):32-34
劳动关系.当今国际社会中亦称为产业关系,是指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的关系。它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用人单位中的具体化。这种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单位中被称之为劳资关系.我国劳动关系在企业中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劳动用工与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障(保险与福利)、劳动培训,劳动管理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黄书建 《宁波经济》2013,(3):41-44,47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的利益诉求和用人单位控制经营成本是一对矛盾,好的制度和机制能够更好地平衡双方的利益分歧,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进而成就生产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宁波尚存在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工作机制不完善现象,并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失衡,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影响到宁波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需要从加强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工作机制建设入手,完善基层调解工作中涉及的主体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业务能力保障和法律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集体劳动争议主体若干问题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伊伦 《特区经济》2011,(9):250-252
对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确认和规范,是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的结果。明确工会和劳动者共同具有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法律资格及两者间的法定代表或委托代理关系,确立和规范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及诉讼代表人制度以及建立完善集体劳动争议程序,对及时公正地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廖善康 《特区经济》2009,(12):137-139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而目前我国"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却无法适应这种形势,不利于及时、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和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注重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赋予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在人民法院内部专门设立劳动法庭;构建"或裁或审、各自终局"的双轨处理机制;尽快统一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的标准;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级别管辖。  相似文献   

10.
杨雪芹 《中国经贸》2010,(10):86-86
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有所增加。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彭东 《中国经贸》2014,(15):161-162
随着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劳动关系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者维权意识增长,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剧增。对此,企业必须增强法制意识,构筑立体协同的劳动争议“防火墙”,进一步降低用人风险、化解劳动纠纷,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员金松 《特区经济》2010,(10):91-93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完善,借鉴美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对于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深圳劳动纠纷问题较突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劳动纠纷中,拖欠、克扣员工工资、劳动合同争议、私招乱雇员工的问题较严重。劳动纠纷主要集中在建筑、制衣、酒楼、电子等行业,其中又以私营、外资企业居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使深圳市企业亏损量加大,部分企业老板把危机转嫁到员工身上,拖欠、克扣工资,甚至老板欠债逃避。二是企业、各镇(办事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健全,劳动争议无人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较目前仍适用的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大变化。该法在力求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浅论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黑河学刊》2002,3(4):46-47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是劳动争议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本文从两者的特点、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两者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即在劳动争议的仲裁活动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其仲裁人员和仲裁活动参加人必须遵守的次序、形式和方法。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主要是南劳动争议处理法规和规章确认的仲裁活动的次序、形式和方法,它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明忠  陈明 《南方经济》2014,32(11):78-92
基于广州市15家民营企业37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工作特征、员工满意度与劳动争议处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高,每天工作时间越少,员工满意度越高;职位等级和工龄与员工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员工满意度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建议行为有正向影响,对消极行为和对抗行为有负向影响;单个的工作特征因素对员工的劳动争议处理行为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可见,员工满意度作为个体对所在企业的综合情感体现,能在日常职业情境与突发劳动争议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国家完善了有关立法。但是,当前劳动争议案件仍然较多,有些矛盾还较为突出,这与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应加大调解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建立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信息互通机制。劳动仲裁委员会应提高裁判的质量,法院应完善诉前调解机制,提高审判效率。  相似文献   

19.
工伤亦称职业伤害,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或与之相关的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所造成的死亡,是安全生产的对立物。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高效率,带来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产业灾害”——工伤。现代化的大生产,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劳动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据国际劳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是弥补我国传统三大诉讼在排解劳动争议和处理侵害集体劳动权利的行为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的必然要求。为维护劳动者公共利益之需要,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