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行业的一流企业,是领飞的“头雁”,是产业链的主导者、规则制定者、生态构建者,发挥着“链长”的作用,肩负着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合作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在当今全球产业体系加速调整时期,我们要加快培育“链长”企业、依托“链长”企业建群强链,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球产业链创新链整体呈现系统性、耦合性、全面性的融合趋势,多元化、本土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重投入与高产出的同步增强趋势。面对原始创新不足、技术“卡脖子”突出、长效机制亟待完善等现实问题,我国应以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推动迈向价值链高端为目标选择,以重塑国际竞争优势为重点方向,以积蓄长远发展动力为核心关键。应改革体制机制,构筑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生态;完善基础条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跨越发展;坚持以企业为核心,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通效果;聚焦固链强链,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韧性。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关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概况的分析,介绍了目前较典型的污水处理企业的现状,并试图探究污水企业“跨产业链发展”、“成为专业公司”、“做综合环境服务商”等多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能简单地说“做大”、“做强”、“做精”或“做久”、“做长”哪个好,哪个又不好。更不能说哪个最好、哪个最不好。重要的是能够辩证地看待它们。  相似文献   

5.
吴真如  徐乾宇 《技术经济》2023,42(8):112-1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强供应链韧性治理是构建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供应链韧性具备系统集成性特征,企业为统筹经济效率与安全的双重目标,需要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与合作伙伴加强协同合作,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过程中的预测、响应、抵抗、恢复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供应链韧性治理水平。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治理,提升企业与产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企业从事的是原辅材料加工,扮演的是为产业链配套的“配角”角色。以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虽然全省出现了一批知名品牌企业,但面广量大的还是分工精细、规模分散的“配角企业”。由此,不少人士提出:在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面前,我们的“小舢板”如果再不做大做强,必定会被市场的大海所淹没;有些地方领导对“配角经济”兴味索然。然而,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企业更多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7.
促进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有效模式,同时其能否助力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循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2008—2020年全球投入产出表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机制检验表明,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通过融资纾困、信息共享、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机制而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对企业国际化的正效应,而国际产业链和国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能够推进企业国际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对处于成长期、高技术和高竞争行业内企业,以及处于沿海地区、高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地区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本文从发展国内产业链角度为推动国内循环以促进国际循环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看了《经贸实践》杂志今年第二期“聚焦”栏目关于“企业如何做长”的讨论。回顾几十年的创业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叠加和大批项目建设,福建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福建省产业体系稳步发展,综合立体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多式联运发展提速,“丝路”品牌做优做强,对台通道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但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体系有待完善,跨方式设施衔接和一体化组织水平有待提升,枢纽经济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因此,福建省要瞄准建设目标精准发力,积极用好国家政策支持,打造一体化衔接的设施系统,完善一体化服务的联程联运网络,构建一体化运营的发展机制,建议落实相关的保障机制与措施,做好“协调、督导、跟踪、评估”一条龙服务,逐步健全大交通管理体制,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和方式,积极创新用地政策,大力补齐交通人才短板。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阶段,如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已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链主”企业主导下的现代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切入点,基于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及其前五大供应商和客户样本数据,从供应链治理视角探讨了“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有效提升供应商和客户的全要素生产率,且“链主”企业优势能够强化上述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供应商和客户融资约束,激励供应商技术创新是供应链金融促进链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机制;供应链金融业务同时提升了“链主”企业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绩效水平和企业价值,呈现出较强的供应链协同效应。本研究肯定了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促进“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所做的有益尝试,揭示了“链主”企业推动供应链治理的微观经济后果及其内在机制,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民营企业成倍地增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呈减少的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如何促使民营企业“做大、做长、做强”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首先是资,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广大的企业承受着来自国外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尤其是那些能对其遍及全球的投资、生产和销售进行行政协调的巨型跨国公司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再加上市场变化太快,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许多企业都纷纷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本围绕“如何做大做强企业集团”,结合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着重探讨了集团企业产业链拓展的无缝化和经营业态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PX产能增速放缓甚至停滞不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让石化产业链下游生产PTA(精对二苯甲酸)的企业吃尽了苦头,刚刚过上几年的“好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如今,在下游纺织行业遇冷、上游PX资源价格高企、PTA生产企业两头受挤压的严峻形势下,要想生存,唯有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资源掌控度以抵抗风险。  相似文献   

14.
赵鹏 《经贸实践》2023,(2):38-40
<正>制造业“单项冠军”以“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聚焦细分领域做实做大做强,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群体,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金字塔的“塔尖”,其数量和质量,成为衡量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的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录,浙江共有40家企业(产品)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跨越发展,做大做强、扶大扶强企业是重大措施;同时,争创名企、名品、名人,又是做大做强、扶大扶强企业的有效途径。把争创“名企、名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着力推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突破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地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链联系是国际间技术扩散的主要通道。总结了影响产业链联系的各种因素,并指出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形成了“拓展的飞地”型的产业链联系;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联系、促进技术扩散效应最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Jaren Wong 《新经济》2011,(10):62-63
随着万达院线向上游电影制片渗透.华谊兄弟向下游院线市场迈进。中国民营电影企业面临的产业链失衡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但因双方均缺乏对方领域的经验,要想完善这条产业链之路则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特点,阐述了要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需要在管理政策上进行调整。首先应该保存公司核心理念;其次,适当的分权,有利于公司制定“胆大包天的目标”;应把“做大做强”改为“做强做大”,要从最简单的减低成本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19.
专业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企业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WTO框架下我国的企业要做大,首先应当是做强。政府行为和金融中介极其重要,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规划和行政兼并,政府行为不能替代企业的市场行为。要发展“适度竞争”,确保行业持续赢利和研发实力,实现专业化;凭借营销模式,实现规模经济,然后再发展范围经济,提高产业附加值,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开展“对标杆、攻短板”工作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和企业强身健体的根本。通过“对标杆、攻短板”工作,以短板考核促进管理提升。自觉对标一流、奉献精品,是企业找准定位,确立短板,攻坚克难,做强做优,不断提升价值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首先抓住各个阶段、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短板”,把主要的精力、注意的重心放在这些“短板”上。然后针对每个岗位确立短板,查找短板问题,提出对应措施。这样可以使企业通过对标,找准发展、改革、管理、政策短板,进而通过发展、改革、管理、政策有效攻坚,向发展、改革、管理、政策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