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2006-2010年深圳中小板上市的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对其支持企业的IPO抑价以及上市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声誉对IPO抑价无显著影响.低声誉的风险投资存在着过早将所支持企业推向IPO市场的动机;风险投资声誉与被投资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了下滑,但是高声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下滑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2.
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的经营业绩下降幅度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经营业绩下滑。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日益严重的IPO企业上市之后业绩迅速下滑的现象,本文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业绩承诺通行作法分析入手,结合我国IPO审核的特点,提出了在IPO中引入业绩承诺机制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推出至今,业绩下滑、财务造假问题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Benford法则是揭示自然界数字内在规律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Benford法则,检验创业板公司在IPO时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现象,以及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结论,企业在创业板IPO时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且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管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及由此衍生的"潜规则",本文手工搜集了2006~2010年期间拟IPO公司所具有的"发审委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的两个关键问题:(1)发审委联系是否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过会的概率?(2)与没有发审委联系的公司相比,发审委联系的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是否显著地更差?研究结果表明,发审委联系的确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的过会概率,且过会概率与发审委联系强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变化与发审委联系及其强度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证监会进一步改革IPO发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IPO股票根据IPO时的市场环境分成"冷市"、"普市"和"热市"三类,并从上市交易开始追踪股票5年的日收益率,最后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刻画股票IPO之后的长期绩效并分析业绩变化路径。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冷市"与"普市"中IPO股票的长期业绩较为稳定,"热市"发行的股票存在长期表现不佳的特征;"热市"发行的股票除IPO之后第1年内的业绩能够胜过"冷市"与"普市"发行的股票业绩之外,IPO之后第2年其业绩便迅速下降,到IPO之后第5年,其持有收益率分别落后于"普市"和"冷市"中IPO股票26.01%和32.80%;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低迷是IPO时机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保护与上市公司业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1994-2003年上市的所有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呈现系统性加速下滑的趋势。通过对我国法律环境变化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确实有利于减小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速度,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对投资者保护不力是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2013年,一场针对IPO在审待发企业的财务专项检查活动扑面而来。根据证监会于1月8日召开的"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安排,这次专项财务检查分为自查、复查、抽查三个部分,耗时5个月以上。对于拟登陆主板的企业2012年业绩下滑30%以上的,以及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IPO监管的"核准制"使得证监会发行与审核委员会拥有企业上市的决定权,在发审委委员名单公开的"准自然实验"契机下,本文立足于民营企业与发审委委员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与上市资格、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表现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上市成功率,但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作用带来,对于公司聘任过去在发审委任职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检验则发现这种社会关系具有时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民营企业在IPO短期抑价幅度及发行当年的业绩与成长性都要高于没有关系的企业,但是在未来两年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反而更低,说明具有发审委背景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了暂时的"包装"帮助企业上市且成功欺骗了投资者,发审委社会关系是寻租行为的体现而非信号显示。结论无论是对于中国制度背景下独特的"关系"研究还是对于当下IPO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邢丽琼 《会计师》2013,(13):14-16
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着IPO效应,即公司上市后出现的业绩下滑现象。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IPO效应进行理论概述,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预防和减少IPO效应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邢丽琼 《会计师》2013,(7):14-16
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着IPO效应,即公司上市后出现的业绩下滑现象。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IPO效应进行理论概述,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预防和减少IPO效应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IPO之后业绩下滑现象被学术界称为"IPO效应",而这种效应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本文从代理问题、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和中介机构等角度分析我国"IPO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风险投资的"逐名"动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考虑锁定期的可能影响后这一结果仍然显著,并且风投的持股比例、派出董事情况、声誉以及政治联系都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第二,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后的盈余管理程度要显著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配合减持需要、创造有利退出条件是重要原因;第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其IPO后长期市场业绩要低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并且IPO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后的长期业绩也越差。研究从会计信息角度系统考察了风险投资的可能负面作用。即为了顺利上市和退出,风投支持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风投支持公司上市后的长期业绩走低。  相似文献   

14.
创业投资机构对企业经营绩效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有无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IPO时的特征,以及IPO前后经营绩效变化情况,检验"认证效应""监督效应""逆向选择效应""逐名效应"四种效应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创业投资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逐名效应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在IPO时,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比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高;在IPO后,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风险投资控制力、风险投资声誉与风险投资政治关联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盈余操纵公司和未预亏公司现金流量与账面净收益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净利润与调整后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盈余操纵的预警信号,现金流量减少可作为企业业绩下滑的预警信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研究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呈正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弱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强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这一关系显著。对国有企业而言,股权制衡度调节作用下,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关系翻转为倒U型关系。不同行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中,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作用的临界点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Givoly和Hayn(2000)发现1950年以来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应计持续下滑,并将此归因于稳健性的提高。本文将其主要方法拓展到中国资本市场,发现1998年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应计也大幅下滑,但采用Basu模型却发现稳健性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发现IPO后公司的会计应计在大幅下滑,而控制了IPO公司的影响后,上市公司整体并没有表现出会计应计下滑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的会计应计下滑只不过是带着面纱的IPO后会计应计下滑。  相似文献   

20.
张瑞君  李小荣 《会计研究》2012,(3):62-71,95
本文以手工收集的金字塔层级数据为基础,研究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地位"与业绩波动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决策是否考查企业的业绩波动。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处在金字塔越低端,业绩波动越大;企业的国有属性能降低金字塔层级与业绩波动的关系;业绩波动越大,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少。用Heckman(1979)解决自选择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不仅丰富了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文献,还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和银行信贷决策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