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性质分析我国存在通货膨胀,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目前尚存争议的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性质究竟是什么?是货币需求的拉动,是成本的推进,是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失调,还是货币因素或是非货币因素,多数同志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纸币是货币符号,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如果纸币发行超过现实商品实际需要量,则会引起通货膨胀。我国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最早的法定纸币产生于宋代北宋天圣年间的官交子,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纸币通货膨胀现象出现时间早、次数多、危害较严重,纵观历代纸币制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流通制度,都曾经出现过通货膨胀。因此,对比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对今天治理通货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超过实际的需求就会产生通货膨胀。进而会产生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产生会使得人民的生活负担加重,会促使物价的不断上涨,货币的购买能力在不断下降,导致生活水平的降低。通货膨胀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很有必要找到通货膨胀的治理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同向变化关系;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强点货币作用的重要性,主张采用控制货币数量的方法消除通货膨胀。这种观点曾经与我国情况比较吻合。但随着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常规现象。本文通过对1996~2013年CPI与M2的季度数据的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1996~2004年间货币供应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但2005~2013年间二者关系发生变化,货币供应不再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然后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还是轻度通货膨胀,刺激经济,这是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应实行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政策,而不应该实行轻度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政策。 (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及其决策人物,也主张把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作为货币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兼顾这两个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  相似文献   

6.
一、储蓄利率必须高于预期物价上涨率 二次大战后,大部分西方国家采用凯恩斯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发货币制造“流通性”供给投资,无一不被通货膨胀所困扰。同等重要的是未曾采取有效控制货币数量的国家,无一能成功地停止通货膨胀。1947年意大利停止通货膨胀根本措施是提高利率,降低货币数量。德国在1948年进行货币改革创造了经济奇迹。美国在1951年联帮准备与财政部协商后,紧缩货币物价才稳定下来,英国在1951年恢复传统货币政策以使价格下降。1960希腊与法国等等都是如此。那些继续采用低利率政策增加货币数量的国家,无论采行任何政策,都继续遭受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金融与发展》2003,40(2):10-11
通货膨胀问题自货币产生之日就已出现了。古罗马的Nero及其继任者对金、银币基础的削弱引发了一场持续几个世纪的温和通货膨胀,随后奥利连大帝在公元3世纪又进行了混乱的货币改革,导致通货膨胀飙升。埃及于324年通货膨胀失控。11世纪时,通货膨胀袭击了中国(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国家),当时朝廷现金(金属币)开销巨大——用于收买潜在人侵者及支付进口。  相似文献   

8.
周升业 《金融博览》2011,(13):28-30
通货膨胀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多见病 按照传统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的一种现象。而目前的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现象。这两种提法并非矛盾,因为物价能够全面、持续上涨.显然必须有货币供应相伴随(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反映强烈,议论颇多,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通货膨胀,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真的没有通货膨胀吗,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控制等,看法不一。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发行纸币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通货,指市面流通中的货币;膨胀,过多的意思。用群众语言,通货膨胀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用理论语言,通货膨胀就是指国家滥发纸币,使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有三个含义:货币发行过多;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群众最直观的是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正是中心资本国通过大规模的游资输出转移金融泡沫,自己则相应输入实物资本,使得中心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与外缘国家的通货膨胀几乎成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1.
熊鹭 《中国金融》2012,(5):57-58
财政支出政策总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而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政府还是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一直保持高位,这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如何预防通货膨胀预期引致实际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当局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H-P滤波估算通货膨胀预期,继而用协整和Phillips-Hasen两阶段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本文还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机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半开放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由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共同决定。本文的结论是,长期而言通货膨胀预期、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水平;短期而言,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要大于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13.
兰洁 《时代金融》2012,(33):92-93
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具有联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次贷危机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解决自身通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膨胀,同时提高汇率和利率机制来维持国内的物价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多见病按照传统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的一种现象。而目前的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现象。这两种提法并非矛盾,因为物价能够全面、持续上涨,显然必须有货币供应相伴随(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否则难以形成。因此,归根结底来说,通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新一轮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过度是主要原因。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市场投机等因素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的发展。国家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通货膨胀,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目标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一些中小规模工业化国家率先采用的一种新货币政策框架。它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坚持稳定货币的政策还是实行通货膨胀的政策,是当今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目前公开主张在我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人虽不多,但  相似文献   

18.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货币流动性过剩因素对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货币流动性过剩因素对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货字,谈到货币学。我常问学经济的同学,我说古今中外每个国家,每个社会,货币一定会通货膨胀,每个时代都会通货膨胀,而且每个新时代会把货币变了,这是为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哲学的问题了。货币为什么一定会变?譬如刚才讲到货字,是变化的化字下面加一个宝贝的贝,有财富变更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