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2015年5月,我国成为全球第 114个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本文基于全球80个国家的1122家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 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增大了个体银行的 风险承担,表现为道德风险效应。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存款保险机构性质、存款保险基金管理 方式、风险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和共同保险这5个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对银行风险承担 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我国48家银行机构2013-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转变对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依次增强;第二,存款保险单一费率机制调整为风险差别费率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也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仍不显著,但对其他四类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核定制度,探索建立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差别费率制度,提升“成本最小化”“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湧超 《南方金融》2012,(5):54-56,31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定价问题,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单一费率和差别费率。台湾地区较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费率制度从单一费率演变为差别费率,在存款保险费率定价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我国亟待实现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的转变,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式,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实施风险差别费率、建立风险评级体系、完善风险费率配套措施等角度着手,设立合适的存款保险费率制度。  相似文献   

4.
徐璐  叶光亮 《金融研究》2022,499(1):115-134
本文基于银行存款市场空间竞争模型,探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和福利效应,及其与市场竞争政策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尽管能够保障存款人利益,但会降低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使得银行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从而降低经营稳健性;而市场化的存款保险制度通过费率与风险挂钩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同时避免过高政策成本负担,实现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随着市场竞争强化,引入风险差别费率保险制度,在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的效果逐渐增强。模型分析表明,当长期允许机构自由进出市场时,政府强化竞争政策短期可能降低银行的经营稳健性,但长期内高风险银行逐渐退出市场而更有效率的低风险银行进入市场,这种柔性市场退出机制使得银行业整体经营稳健性增强。因此,在金融市场中强化竞争政策,推行并完善当前市场化的风险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制度,长期内有助于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提升银行稳健性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历时21年,2014年11月30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诞生,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众所周知,存款保险的费率即存款保险定价是该制度能否在一国顺利施行的核心环节,条例中虽明确规定采用风险差别费率以区分不同银行的风险,但是如何衡量不同银行的风险,却未给出明确答案。有鉴于此,对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经典或是有代表性的存款保险定价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从三个方面即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国内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的确定以及费率的厘定方法,以期为我国存款保险费率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忠滨  刘丽 《征信》2016,(4):91-92
2015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差别费率构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总结和吸收了应对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对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差别费率机制或对差别费率机制进行了调整,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国应完善存款保险框架,建立专门的风险评级体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地实施差别费率,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银行经济效率、保护存款人利益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借鉴国际上成熟经验,实行强制参保、限额赔付、风险差别费率,并赋予存款保险机构监管和早期纠正职能。不过,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存款保险定价问题,存款保险费率分为单一费率和差别费率。我国台湾地区存款保险制度成立较早,在费率制度上经历了从单一费率向差别费率的演变历程,在存保费率定价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为基础,测算中国各上市银行2011~2012年的存款保险费率和存款保险制度成本负担。结果表明,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显著增加银行的保险费负担,现阶段中国大范围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制度执行阻力;中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应当实现银行存款全覆盖,但应当分批参保,先在总体风险小的银行间推行,再在风险相对较高的银行间推行,以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短期内高风险银行需要政府担保,但中国最终应当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市场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艾蓓 《上海保险》2015,(2):61-64
建立市场化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近年来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费率机制的设计是成功推行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关键。风险差别费率制度已成为国际趋势,目前已有35个国家实行,阿根廷是其中较早实行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就阿根廷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分析其制度利弊,从中找出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一、阿根廷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历史演变阿根廷现行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在危机中建立的制度,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经历了被废除,然后重新建立的曲折过程,存款保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2015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就把早期纠正作用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之一。早期纠正机制的措施复杂多样,且不可观测、难以度量。本文通过119家农村中小银行真实存款保险费率的微观数据,基于风险差别化费率调整的视角测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作用,并检验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评估其整体有效性。研究表明:差别化费率对应银行风险评级,在上期费率的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银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和破产风险都有所下降;早期纠正作用对于高风险银行的风险约束效果更为明显,即“高费率”纠正了“高风险”。此外,早期纠正机制没有产生副作用,在纠正高风险银行的同时并未激励低风险的银行冒险经营;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早期纠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是保险费率的计量模式。纵观世界,差别费率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施何种费率计量模式要综合兼顾,考虑国情。我国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初期实行机构等级费率制,条件成熟时实行风险等级差别费率制。  相似文献   

14.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应对挤兑风险,加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现有关于存款保险定价和存款保险制度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基于期权定价法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虽较少在实践层面应用,但促进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受金融环境、制度设计及银行自身等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良性的制度运转与金融体系的完善相辅相成。未来的研究将着重考虑中小银行费率的厘定及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降低存款人参与存款挤提冲动,解决银行的脆弱性问题,从而促进金融稳定.如何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厘定适合其现实情况的费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运用预期损失分析模型,研判存款保险费率厘定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表明,风险最大的银行预期损失较多,而资产最大的银行非预期损失较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费率水平总体较高,其中农村信用联社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就是存款保险费率的厘定,存款保险对于参保银行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费结构的设计,合理的保费结构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并减少逆向选择。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酝酿阶段,合理借鉴国外的一些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对于我国存款保险费率的厘定进而促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隐性"到"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变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伍 《银行家》2006,(11):80-82
银行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其中,银行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中央银行最后贷款是第二道防线,存款保险制度则是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目前实质上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难以满足金融稳定的需要,有必要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上市及金融市场的开放,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确实会引起道德风险,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提出并阐述了根据风险定价的存款保险优于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  相似文献   

19.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会提升银行风险承担,并导致资产流动性结构恶化,而这些因素构成了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潜在动因。本文以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主动风险承担的提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恶化及资本充足水平的降低,是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渠道。进一步检验异质性特征,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主要促进了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并对全国性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不仅基于银行微观行为深化了对存款保险制度影响效应的认知,而且拓展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视域,对进一步优化存款保险制度和资产证券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湖北省十堰市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基于银行监管资本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方法,充分考虑了辖区内各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和风险、资本持有状况、债务清偿结构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对十堰市辖区内各农商行2014年度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了拟定与演算,以期对今后十堰市投保机构风险差别费率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