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堵 《理财》2012,(1):55
随着一个月以下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原本不受重视的滚动型产品。由于投资期限灵活等特点开始受到投资者青睐。需注意的是,这类理财产品不能承诺保本保息,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另外,个别产品存在资金投向不明确的问题,投资者在选择此类理财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细节。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贷行业现状怎样?自己是否适合投资网贷?怎么选择靠谱的平台?如果出现平台“跑路”怎么维权?近日《投资与理财》杂志主办“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教育大讲堂——P2P网贷理财”,邀请第三方观察者和从业者与广大投资者交流,并对投资者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王奇 《投资与理财》2014,(15):58-59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确实广泛存在着夸大宣传的问题。承诺保底收益、使用误导性表述、不提示投资风险,均属于违规行为。但监管力量有限,目前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基本没有受到处罚。而行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合法合规,同时也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预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美两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基于Prosper和拍拍贷案例分析了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发现,两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征信机制、市场环境、运营模式、风险表现方面存在诸多差异,Prosper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的资产具有风险调整收益高、信息透明、久期风险低等优势,但是网络借贷业务很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条件及由此产生的趋势性或不确定性的影响。结合我国情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征信评级机制不完善会削弱征信信息审核的准确性;担保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平衡高利润和保本保息目标;建立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助于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征信系统、监管不足乃至监管缺位等问题亟待关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的征信体系、平台构架、平台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P2P平台"人人贷"的数据,通过期望效用理论来探究网络借贷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意识来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会表现出对收益的追求和对风险的规避,且当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时,存在一个投资者偏好程度最强的利率水平。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偏好程度最强的水平利率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结果与期望效用理论所揭示的理性投资者会具有的行为表现相一致,从而说明P2P投资者是具有理性意识的,这保证了P2P借贷的投资者不属于完全非理性投资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P2P借贷能够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以及提升资金供需匹配的效率,同时也有效防范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6.
颜坤 《理财》2012,(8):45-46
虽然只是基金领域的一个小众投资品种,但是最近几个月来,保本基金的发行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有专家说,保本基金的走俏与投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本基金是投资者的一个避风港。尽管保本基金不亏损,但是中间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保本基金不仅会亏本,还会成为"烫手山芋"。现象:保本基金发行掀起小高潮保本基金最近有点惹人注目。数据显示,从5月到现在,已有诺安汇鑫保本、鹏华金刚保本、中海保本、大成景恒保本、交银荣安保本、长城保本混合基金等多款保本基金陆续面世。有业内人士说,下一步相信还会有数家基金公司推出类似的保本基金供投资者选择。毫无疑问,保本基金发行掀起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以来,投资基金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保本基金问题一直是业内和理论界的争论热点:"保本"是否会颠覆证券投资基金的原则?明确承诺保本是否违规?  相似文献   

8.
给P2P网贷上个安全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 《理财》2013,(1):23-23
网络借贷平台以方便快捷获得很多人的青睐,但是在P2P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P2P网贷平台会走向哪里?投资者如何做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由于多方面原因,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构建投资者保护机制,确保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陆金所等多家P2P平台以"委托定向投资"的名义对接私募资管产品,将资金投资非标固收市场,收益率较高,受到投资者热捧。该类业务对于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盘活存量有一定积极意义,但隐含诸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该类业务的模式、特点、产生原因及潜在风险,提出制定相关法律、明确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贷投资者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健康的心态:储户心态和股民心态。储户心态就是把P2P网贷平台当成了银行,以为P2P网贷可以躺着挣钱:股民心态就是一些投资者明知道一些平台借新还旧可能是庞氏骗局,但还是认为自己跑得会比别人快,总是期待别人去接最后一棒。  相似文献   

12.
王奇 《投资与理财》2014,(23):60-61
最近有投资者在《投资与理财》官方微信留言:“越来越看不懂P2P网贷,有的说和担保公司合作,有的说是做房产抵押的,还有的说是艺术品抵押,有的说是供应链金融……都说他们是最安全的,到底谁最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互联网投资理财兴起,大大降低了个人理财的门槛,而作为家庭投资理财的主力军,女性在互联网P2P方面有哪些投资特点?有利网根据上线以来的用户数据整理而成了《女性P2P理财偏好报告》,对女性投资者所在区域、投资偏好、投资额度等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投资与理财》2014,(22):70-70
各种动物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与它们的“理财”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很多动物称得上是理财高手,值得我们人类学习。而对各种保本、保息以及高利率、高回报等诱惑,要正确分析这些产品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避免盲目行为,这样你的投资理财就会永不失手。  相似文献   

15.
在基金投资过程中,逃顶同抄底一样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逃顶成"功,意味着能够及时回避风险,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避免套牢.不过,要想成功逃顶,投资者需要关注逃顶时机. 1.保本型基金过避险期后可考虑逃顶.保本型基金都有避险期,避险期内赎回,投资者将会付出不保本和收取赎回费等方面的成本.而在避险期后赎回,有利于投资者锁定投资本金.  相似文献   

16.
2013年被业界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中,P2P网贷异军突起,P2P网贷平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堪称野蛮生长.马云的“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口号更是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似乎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随后的2014年,P2P网贷平台跑路潮、倒闭潮、坏账风波等消息不绝于耳,不仅加速了监管部门对行业的整顿步伐,也让具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对投资P2P网贷的态度越发理性和谨慎.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历了重大转折.P2P网贷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国家层面的态度如何?不少从业人员失去方向,整个行业陷入了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7.
细看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中,银行只是接受投资者的授权管理资金,其投资风险与收益一样,需由投资者独自或投资者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将其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3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有新股申购类、银信合作、QDII、结构型产品等。各类产品细比较保本固定收益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相似文献   

18.
李耀东 《金融博览》2014,(17):50-51
P2P借贷担保一直是行业热门话题,对于酝酿中的监管政策到底是否允许P2P借贷提供担保曾多次引起争议.从6月份开始,这个争论进一步升温,触发事件包括陆金所的去担保化姿态、部分担保公司倒闭和最近央行官员的表态. 我国早期的P2P借贷平台师法英国的Zopa、美国的Lending Club和Prosper,发放的多是信用贷款,同样不提供担保.大约从2010年开始,部分平台开始以本金/本息保障的形式加强投资者保护,随后有些平台引入第三方担保,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2012年3月上线运营的陆金所.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P2P借贷平台要么只发放抵押/质押借款,要么与担保机构合作,要么拥有自己的本金/本息保障措施.让投资人完全承担违约风险的平台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并为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年前,如果一家P2P平台收益率没有20%以上,我连看都不会看。但是现在,平台收益率普遍在12%左右,能有个18%都是相当高了。"深圳一位资深P2P投资客说。随着P2P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P2P曾经引以为傲的高收益王牌将日渐失效。中国P2P经过两三年来的一路狂奔,市场不断被做大,预计今年底历史成交额会突破8000亿元。按照市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