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志萍 《中国外资》2012,(19):143-14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如同英语一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订的会计准则正在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的计划,我国也发布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但这只是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并不能表示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可以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是一个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本文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定义,动因.在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发展进程,并提出一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柳李晓 《会计师》2012,(18):8-9
<正>一、引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避免国际间会计交流存在的差异;要想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前提条件是从差异入手,深入分析与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目标,同时,还要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演化与博弈情况加以全面的分析。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国际会计准则间存在的差异及其解决措施(一)我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与国际会计间的差异在编制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会在一个会计框架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自2005年起就明确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作为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基本目标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与此同对,我们看到在这十多年风起云涌的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大潮中,其他国家和地区各自走上了与中国大相径庭的趋同道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欧盟、美国、日本及俄罗斯这四大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就我国下一阶段会计准则趋同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是根据我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制定的,必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考虑成本因素,我国的利益及我国的现实经济环境的同时,认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的准则趋同是大势所趋,中国的会计准则也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2007年我国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则,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持续性趋同.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关联方披露和资产减值等方面仍然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法律体系差异、政府干预程度不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异、会计准则制定话语权差异等原因造成的.各国会计准则趋同是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应当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深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各国的准则趋同是大势所趋,中国的会计准则也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2007年我国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则,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消费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等一系列国际化,我国在国际化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国际趋同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加速,国际趋同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容,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面临特殊的环境,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消费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等一系列国际化,我国在国际化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国际趋同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加速,国际趋同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容,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面临特殊的环境,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最佳实务公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其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系》,该公告明确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区域性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或趋同方面应采取行动的范围。本文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结合现实。指出了国际趋同存在的障碍,并对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进行展望。随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9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路线图的讨论稿。在新准则及路线图中,对利润表有关项目的调整是一大亮点。由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产生利得与损失,对传统的利润表披露带来冲击,引起人们热议。研究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利润表披露,探讨我国如何更好的与国际趋同,如何提高利润表披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路线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初步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推动我国在深化会计改革进程中迈出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对我国的意义和影响,对比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带来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会计都是市场中重要的角色之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各个行业比较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得到了稳定发展,其让诸多国家和区域开始进入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行列中。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怎样才能正确选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本文结合国际会计趋同形势,重点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聚辉  马畅 《会计师》2011,(6):13-14
<正>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目前各国比较关注的问题。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都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多次改革,已基本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在趋同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与趋同的问题,本文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趋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山西财税》2008,(3):45-48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根据我国特定的历史形成而制定的新会计准则,顺应了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会计师》2005,(12)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趋同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继10月初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举行的工作会谈之后的一次高层会晤。会后,双方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明确了双方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观点。建立和完善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第二,明确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实现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展予以高度评价和赞赏。第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中国对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帮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在关…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变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内容,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差异,并针对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日前,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推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一方面注重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另一方面又兼顾了我国经济、政治和会计职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点。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国家特色的概念分析入手,论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家特色及其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自然就应走向国际化。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