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选取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样本股,截取2015-2018年财务数据和行情数据,基于价值因子、盈利能力因子、运营能力因子、成长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及品质因子六个维度选取的候选因子,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有效因子进行最终筛选,构建多因子模型。本模型在对沪深300成分股测试中取收益前100股作为一览组股票形成投资组合,其测试结果大部分年份远超基准收益,其他指标相对稳健,为量化投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股指期货推出对标的指数成分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1月沪深300指数调整的成分股票为样本,以调整公告日前20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股市的指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推出的背景下,沪深300指数呈现明显的指数效应,调入指数的股票组合在调入前后具有显著的负价格效应,产生持续的负累计异常收益;而调出指数的股票组合在调入前后具有先负后正的价格效应,产生显著的正累计异常收益,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实现套利。  相似文献   

3.
指数化投资作为一种被动的投资策略,于1999年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后得到迅猛发展。本文以传统的指数化投资方式为基础,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构建投资组合。本文首先按照沪深300指数的编制原则选取标的股票,以小样本的投资组合对成分股进行模拟跟踪,并以1000万初始资金进行资产配置,最后与实际的沪深300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的回归分析以验证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陆蓉  谢晓飞 《金融研究》2020,480(6):171-187
沪深300和中证500同时调整成分股,沪深300调出的股票大部分会进入中证500。这些交换的成分股既有沪深300调出效应,也有中证500调入效应。已有文献专注于沪深300调出样本整体的调出效应,却忽视了交换股还有中证500调入效应。本文首先使用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交换股,证明了指数效应在国内存在。随后,使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研究交换股与其它沪深300调出股的差异,解释了为何国内研究认为指数效应不存在:交换股主要表现出调入效应,抵消了其它沪深300调出股的调出效应,忽视指数成分股交换导致了整体调出效应“不显著”,甚至为正。  相似文献   

5.
受益于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支持,2009年以来兴证海峡指数走势相对沪深300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与中证500基本持平。相对沪深300与中证500,成分股当前估值水平、盈利能力居中,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较高,其成分股财务状况较为领先地反映了近期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股指成分股调整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把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沪深300指数共25次调整的成分股作为处理组,以同期每次调整公布的备选股作为控制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指数调整之后,与备选股公司相比被调入为成分股的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成分股调整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非国企的样本组里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金所的文件,2005年4月8日推出的沪深300指数将作为股指期货的合约标的。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两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沪深300指数、5个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11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月度数据,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投资者情绪因子、经济增长因子和货币因子,然后采用VAR模型研究了这三个因子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沪深300指数除了受其自身滞后项的影响,投资者情绪也起到了较强的正向作用;投资者情绪则主要受到了沪深300指数和货币因子的影响,且沪深300指数从第4期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因子主要受自身影响;而货币因子除了受自身影响外,经济增长因子也起着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别研究了不同品种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成分股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显著提高了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而上证50股指期货并没有显著提高相应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由于上证50指数成分股包含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增加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但作用效果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10.
新基金总汇     
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分享指数上涨 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是该公司量化用队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拟任基金经理由公司量化投资总监黎海威担任。黎海威曾是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的知名华人基金经理人之一.他建立的几个模型中,在2004年一2010年的组合年化收益近30%。尤其在金融危机之中的业绩表现更使其名声大噪。在实际操作当中,量化投资模型的运用是一大亮点。其中,多因子量化模型用于股票超额回报的预测,风险评估模型用于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交易成本模型专注于控制成本,并保护业绩。总体来看,三大模型分工独立,但又环环相扣,从而得以实现填密的量化投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价格效应的理论评述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鲲 《新金融》2010,(8):47-51
本文在排除了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快速进入等事件的影响之后,对沪深300指数2005年1月-2008年11月期间成分股调整的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分股调整出现了显著的“公告日效应”。向下需求曲线假说、价格压力假说、信息含量假说、流动性假说及选择性偏差假说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沪深300指数调整的价格效应,而投资者知觉假说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本文也建议应将指数成分股调整纳入市场监管的统一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中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入选与备选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差分后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该指数成分股的调整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偏好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入选股指成分股后,相对同期的备选股公司,入选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对于股指成分股调整与企业投资效率,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负向调节效应,而管理者规模偏好对二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关于股指成分股调整效应的文献资料,深化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解,可以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投资策略.文章根据跟踪误差最小原则,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构建出最优ETF组合来模拟沪深300股指现货.然后,通过考虑融资融券成本、股利派发、跟踪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真实交易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进行了一次展现.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套利机会,投资者可通过套利操作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4.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在货币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引入外资而实施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于2002年底宣布实施QFII制度,以吸引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我国资本市场中来.经过近八年的实践,中国QFII制度日臻成熟.本文考察了QFII制度在我国的实行现状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对QFII持股对象的特征着重对其财务特征做了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将2005-2007年QFII持股对象和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对比.考察了QFII持股对象和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教成分股各重要财务指标,探讨QFII投资时在财务方面的考虑,并用因子分析法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类,了解各类指标对QFII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彭程 《时代金融》2011,(32):44+64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现货组合的构建是套利行为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指数基金、ETF基金以及选取三十只成分股复制沪深300指数三种现货构建方法,在综合比较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冲击成本、流动性、与标的指数相关性以及跟踪偏差后,得出通过行业分层配置法构建现货组合具有成本低、流动性强,且与标的指数相关性及跟踪偏差与ETF基金相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在货币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引入外资而实施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于2002年底宣布实施QFII制度,以吸引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我国资本市场中来。经过近八年的实践,中国QFII制度日臻成熟。本文考察了QFII制度在我国的实行现状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对QFII持股对象的特征着。重对其财务特征做了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熬将2005-2007年QFII持股对象和市场指数沪举300指数成分股进行对比,考察了QFI持股对象和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各重要财务指标;探讨QFII投资时在财务方面的考虑,并用因子分析法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类,了解各类指标对QFII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从仿真交易看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期现套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了交易成本、指数期货保证金水平以及跟踪误差等因素后,本文给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无套利区间。选择ETF组合作为沪深300指数现货的替代,根据日均跟踪误差最小化原则确定各ETF比重。利用中金所仿真交易数据,我们发现,各仿真合约的错误定价率平均都在8%以上,但在7月份以后显著下降;已到期合约IF0707的平均月化套利收益率为9%,三个未到期合约同样存在可观的套利收益。本文通过分析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期现套利,以期为期货交易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可操作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合约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并且在交割日期以沪深300指数的现货价格作为基准计算结算价。作为一种具有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工具,文章通过对比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来研究其运行机制,并为投资者选择投资时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沪深300作为标的指数开展我国第一个指数期货的交易已经蓄势待发,各方面的研究也一次次的证明沪深300是指数体系中最好的备选者。然而,如果诚如所愿,沪深300股指期货顺利推出,各家投资者如基金、券商、社保、QFII等,秉持不同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持有各有偏重的资产组合,但都将会使用这一个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那么保值的效果肯定参差不奇。本文就拟用几个不同类型的大机构的代表性组合资产来实证检验一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以期达到三个目的:1.为即将面世的股指期货针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套期保值效果做一个比较;2.找出保值…  相似文献   

20.
最近3年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鑫已有8办.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其中5只沪深300指数基金份额达到了723.87亿份,是2006年底14.98亿份的48倍. 沪深300指数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方式,复制沪深300指数的业绩,是投资A股市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