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本文通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内涵、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训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阐述着力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往经济发展不同的特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对这一变化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我国的保险市场特别是寿险市场依赖趸交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新常态"在保险市场引起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促使保险行业调整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新常态经济论点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概念出发,阐述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分析了中国现行监管体制的缺陷,并提出了新常态经济下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新常态经济论点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概念出发,阐述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分析了中国现行监管体制的缺陷,并提出了新常态经济下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严彩 《会计师》2019,(7):53-5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也进入新阶段。在政府会计改革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全面领会新的制度精神,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并就如何提升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同类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转而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的增长方式从要素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步入新常态,协同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结构性减税稳定经济增长,让市场释放活力,使企业享受改革红利。在搭上财税体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的顺风车时,该如何作为才能逐渐完善消费税制,更好地发挥消费税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按照改革时间表的要求,在这一年,关键的财政改革方案或出台,或酝酿,承上启下,改革的进度也势必加快。一、经济环境、国家治理与财政改革(一)经济环境与财政改革2015年,我国财政改革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行的,财政改革必须注意这一背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与财政支出压力刚性并存。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且政策力度将增强。财政改革方案的选择应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体现的特征和面临的风险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常态,是把握监管工作主动权的关键.全省银行业监管部门务必紧密结合江西银行业实际,主动适应、科学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常态,着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守牢风险防控底线,不断加快改革转型进程,努力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有效性,促进全省银行业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增长模式和增长速度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本文介绍了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并分析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旨在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汪长兵 《财会学习》2018,(28):58-58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兼顾,平衡收支矛盾,科学花好有限财力,是财政预算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预算管理现状,对公共财政预算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金融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应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以及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为6.9%,首次跌破了7%的关口。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之后,整体供求水平开始失衡,总体产能过剩,整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的依靠投资刺激的需求侧相关宏观政策遇到了瓶颈,因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说明了在新常态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从供给侧方面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指出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是促进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在继续重视需求侧"三驾马车"前提下,加快推进供给侧"三大发动机"改革,将会使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之下继续保持着高速且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购速览     
《中国政府采购》2015,(4):6+8+10+12
1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打造一流新型智库2015年4月9日,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在京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谢旭人致开幕词。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主持会议。本次会议选举楼继伟为中国财政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楼继伟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财经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财税改革任务繁重。财政系统和中国财政学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以及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与我国经济新特征相结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下,面临的却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僵尸企业"过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同时国际经济格局也进行了大调整。在外因与内因的不断作用下,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这一系列经济问题,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在这项改革下,绿色金融成为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改革提供重要的经济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转换,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入研判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客观把握经济转型的时代要求,准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使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者,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推动资本市场在新常态下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新常态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14年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奋力开拓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的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并且未来一个时期将进入位于7%左右较以往略低的水平。这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决定的,即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条件的约束,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财政部门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正确判断形势,通过改革和科学的政策干预,引导经济运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经济决定财政,经济"新常态"自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文章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有基本国情的分析,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