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品牌正面临的挑战受众注意力场景转变.乘新媒体之势,品牌传播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大大增强.在过去,消费者注意力大多集中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消费者只是信息的单向接收者.因此,金融品牌的推广方式也乏善可陈,广告输出似乎是唯一“良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消费者注意力的迁移,传统媒体的品牌传播效果锐减,金融机构的品牌传播必须找寻新的动力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翔  张艳霞 《金卡工程》2009,13(6):58-58
企业品牌信用是伴随着品牌建设而发展的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消费者接受、信任企业品牌承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实际感受与企业品牌承诺的一致性。而某些企业会滥用这种承诺,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我们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对企业品牌信用建设予以适当的规制、监督与引导,并在厘清其所包含的四个层次五类主体中的七种具体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更好的构建与完善企业品牌信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品牌是将产品演绎到品牌的过程,它源自产品或服务,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的认知,甚至反映了消费者的特质。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消费者每天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品牌信息,成功的建设品牌不啻为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社会化媒体背景的下产生了一种以消费者生成的广告的品牌建设新形式,这对于传统的品牌的营销的方式和思维来讲,带来了一种新的冲击,本篇论文主要对当前社会化媒体的环境下一消费者进行生成的广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消费者生成广告的主要的类型,以社会化的媒体作为出发点,探究消费者生成的广告的动机,并对其特征进行深入的树立,并对其在品牌建设中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隐性营销的形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关联企业与消费者的产品概念正逐渐由核心产品拓展到附加产品和泛产品概念,企业的营销行为也从注重功能利益转移的显性营销向注重价值利益转移的隐性营销转变,注重塑造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6.
服务品牌差异化的实现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品牌差异化在传递品牌利益、创建市场优势、创造顾客忠诚、延伸品牌优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服务品牌差异化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特性,创建独具特色的服务企业名称,展示品牌的可见性要素,并且使品牌内化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行为,从而让消费者从心理上认同服务企业的形象、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并成为其忠实的消费者,达到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塑造有企业特色的服务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品牌是将产品演绎到品牌的过程,它源自产品或服务,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的认知,甚至反映了消费者的特质.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消费者每天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品牌信息,成功的建设品牌不啻为个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营销中,品牌是唤起消费者重复消费的最原始动力,是消费市场上的灵魂。如何才能做到强势品牌呢?文章将结合农产品菌菇类企业的特点,从第三个方面——建立次级品牌杠杆联想来讨论品牌建设。联系到菌菇类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联想利用是否得当依赖下列条件:第一,消费者对实体的认识水平,即消费者对菌菇类产品的认识。第二,实体联想的实际意义,实体与品牌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的挑战,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必修课。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讲,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就显得极为重要。抓住消费者,打造品牌优势,扩大品牌差异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都是汽车行业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本文主要对中国ynsdjr691803汽车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找出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因素,及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电视等媒体受众日益老化、广告费用年年高企企业不堪重负的大背景下,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社交类媒体、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崛起,而成为了碎片化时代的新宠儿。很多企业做品牌,从传统的"自古华山一条道"——必须央视投硬广告,转向了轻盈快捷、门槛不高、费用不高的微电影领域。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相对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视频"短片(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容多样,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企业之所以青睐微电影,是因为微电影与品牌的结合,可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是通过与消费者的接触过程建立起来的,消费者通过品牌体验而形成对品牌的判断,从而最终影响到品牌满意度和忠诚度。然而,目前对于品牌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将对品牌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旨在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晓乐 《中国金融家》2009,(11):120-121
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金融品牌构建需要以消费者洞察为起点。关注金融消费者还有以下原因:首先是金融业务重心发生转移,过去是以公司业务为主,现在向零售业务为重心转移;第二个背景是营销从"产品导向"向"顾客导向"发生变化,过去的营销思维是紧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品牌经济的时代,品牌营销应是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营销,企业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做好企业品牌文化价值理念的营销;同时企业需要政府、媒体等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的助推才能做好品牌的文化价值的营销。  相似文献   

14.
浅析现代房地产营销的品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达 《中国外资》2010,(22):213-214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任何企业来说,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强势品牌,都是保持战略领先性的关键所在。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品牌也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美好的文化价值、优秀的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任何企业来说,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强势品牌,都是保持战略领先性的关键所在.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品牌也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美好的文化价值、优秀的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志民 《理财》2008,(2):65-66
中国企业的品牌生涯从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发展到了国际化的融入时期。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接纳也从只认广告和只认厂家,发展到了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品牌消费的阶段。由此可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想在  相似文献   

17.
品牌具有不同维度.这些维度使品牌能区别于产品,并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营销者能让顾客对品牌的联想突破具象的束缚,那么,品牌延展空间其实非常之大。众所周知,奢侈品往往能延伸到很多种大类,很多品牌从化妆品到箱包再到服装无所不包,而且也都做得相当成功,这正是因为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感知、感情的总和——是超越产品本身的感性因素在起着作用,这也说明,品牌是完全可以利用感性因素克服产品的品类局限的。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深。互联网为传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企业的品牌战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对传统品牌战略做了阐述,并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品牌战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虚拟品牌社区质量对消费者品牌幸福感的影响有其自身的中介路径及其边界条件,但现有文献缺乏对此课题深入探究的研究成果。笔者基于营销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引入心流体验、品牌卷入度和消费者自我一致性变量,在构建一个虚拟品牌社区质量对消费者品牌幸福感影响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对413名来自中国虚拟品牌社区参与者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Bootstrap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虚拟品牌社区质量与消费者品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路径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证实:虚拟品牌社区质量的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互动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心流体验,消费者心流体验又正向影响其物质满意感、自我实现感和社会贡献感;消费者心流体验中介虚拟品牌社区质量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互动质量对物质满意感、自我实现感和社会贡献感存在正向影响;品牌卷入度和自我一致性在消费者心流体验对其品牌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证实虚拟品牌社区质量与消费者品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路径及其边界条件,揭示了虚拟品牌社区质量影响消费者品牌幸福感的机理,研究结论拓展了营销理论和品牌理论,为企业加快虚拟社区与品牌融合以及提升虚拟品牌社区...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品牌核心受众发生重大变化:从目标客户到目标用户;品牌内涵的重心发生重大变化:从功能差异到情感差异;品牌构建的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从讲理念到讲故事;品牌构建的策略发生重大变化:从大一统到碎片化;品牌构建的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针对金融保险企业而言,相对产品品牌,金融企业更加强调企业品牌;相对于短期品牌提升,金融企业更加强调长期品牌塑造;相对于功能体验品牌,金融企业更加强调功能体验品牌与情感体验品牌的整合。为此,“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品牌建设的方向,是系统性、情感性、互动性和关联性。要在品牌规划的引领下,着眼于自身品牌定位,充分考虑不同媒介组合、品牌活动之间的关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能够相互支撑、协同递进;同时在品牌与业务互动的过程中,要建立品牌联想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