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行网点是最基层的物理经营单位,网点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体现银行的竞争力。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传统网点柜面业务量减少、优质客户被分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效益走下坡路。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网点经营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比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网点的优劣发现: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优势,但不具备银行传统网点的体验感、区域性和可靠性;而银行传统网点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智能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商业银行应在发挥传统物理网点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在网点布局、客户结构、服务模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转型力度,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给传统网点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银行网点处于银行业务的最基本层面,银行网点的数量和质量代表了银行的竞争力。受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全行柜面业务减少,优质客户减少,运营成本保持高位,管理表现不尽如人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突出,银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银行功能逐渐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革银行金融服务进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网贷平台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基金公司等企业的强强联合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面前,商业银行应何从应对?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信息技术特点、存在的风险与分析,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挑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金融消费需求和模式的变化,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亟待转型和创新。作为商业银行传统的渠道,营业网点承载着交易结算、产品营销和宣传的功能。银行网点的转型也逐步从业务和功能调整的内部视角转向增强客户体验的外部视角。未来,银行网点将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高经营效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支付、理财、借贷等诸多金融领域的服务功能,这对主要依托实体网点经营的传统银行业造成了极大影响。文章以中小城市商业银行H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营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对H银行网点运营状况的影响,探索H银行网点运营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正以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等寡头垄断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商业银行仍存在特殊地位和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尚未完备的情形下,二者应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率先在支付服务、网络信贷领域赢得创新亮点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直接冲击。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及其优势,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最后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获得了不断地提升,就金融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领域亦朝着不断发展的方向前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对我国传统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就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展开论述,深入分析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人们的支付带来了便利,继而使人们的宝贵时间得到了有效节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给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客源、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带来了影响,继而使传统银行的发展遭受了威胁。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对策问题展开了分析,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经济而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而基于科技创新下的互联网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模式资源,在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增进了人类普惠性。虽然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且对经济和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仍然无法撼动传统金融模式的地位,甚至还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金融发展的几种模式,并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模式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金融出现,而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现阶段已经作为金融服务和交易的新形式运行,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逐渐显现,为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人们对其展开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两方面展开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金融的格局,商业银行不再是该行业的绝对垄断者,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商业银行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首先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弱化、收入来源收到冲击,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创造性地提出商业银行转型的四种模式:进军电商平台、加强跨届合作、建立直销银行和建立一站式平台。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胜 《金融纵横》2014,(6):42-47
第三次信息浪潮已经来临,互联网金融初步展示了对商业银行传统中介功能的冲击潜力。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和云计算等移动金融的基础应用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银行必须适应信息社会带来的互联网金融阵痛,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的重点是在阐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之后,从战略规划、信息技术、组织架构、营运服务和人才培育等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4.
孙华坚 《时代金融》2014,(11):94+10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建立,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步推广,对传统银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篇论文概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特点、功能,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产品设计、经营模式等方面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探讨了传统银行在改革中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中国金融发展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直接动摇了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的根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弱化了银行业传统的优势,因此当前解决银行的转型与改革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张薇  陈俊杰 《时代金融》2014,(6X):48-48
<正>传统金融市场中,金融市场各主体的融资费用、运营成本、时间耗费等众多成本的存在,使得各主体对金融模式创新的渴求尤为强烈,这种需求因素逐渐改变着金融主体的消费习惯,成为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强大内在推动力。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数据搜索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金融与互联网机构的技术平台的革新等为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和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业提供了可能,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外在的技术支撑。因此,互联网金融是金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也将由于信息化发展颠覆原有的模式从各种细小变化中慢慢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利用互联网来进行金融行为也比传统的金融模式要便利和节约成本。在文中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目前的状况,通过对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的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所产生的影响,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关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这种技术迅猛向前发展的进程中,商业以及金融业与互联网业间没有了明显的界线,各行业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对于众多行业来说可谓是一次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精神和技术的逐渐渗入,使金融领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文章对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分析了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受到金融模式的影响,希望传统银行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而平稳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人人贷、众筹、电商金融等新的金融业态相继出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互联网金融将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的变革,对现有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调整思路和战略,主动适应和驾驭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新的市场掌握主动权,占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迅猛发展无疑将对我国传统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它对银行基层网点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立足于农行基层网点视角,从渠道、产品、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虽然短期内不会动摇农行基层网点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农行基层网点应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积极推进转型,重视客户体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