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造基础模型和扩展模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传染机制、不良资产处置在规避系统区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结果显示,个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逐渐传染至其他地方政府,并最终传递至金融体系,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良资产处置能够提高银行预期收益进而提高风险容忍度,缓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传染。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协调推进财政分权、金融集权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优化不良资产处置环境、丰富不良资产处置工具,从路径上隔离地方财政风险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债务的不当运用也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举债规模的扩大,我国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日渐增长,过度举债所累积的债务信用风险十分严峻,可能威胁到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本文以KMV模型为视角,将地方政府视同企业,衡量财政收入和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以测算该省各个地级市的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概率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健全债务风险监督机制,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受到了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系统以及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当前财政体系下,地方政府不能破产清算;一旦出现债务无法清偿的状况,地方的财政风险必然会转移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对银行、金融系统乃至社会各阶层都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本文将采用2009、2010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关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数据展开分析,对银行的融资平台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系出发,分析了二者同步放大的原因,在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必要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差异化处理、拓宽地方财政获取资源的渠道、持续改进区域金融生态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稳步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云南金融风险隐患,针对不良贷款率升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结构不合理,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理财及信托产品、企业杠杆率、地方性类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他金融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化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处置联动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云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型业态,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债务融资规模,还抑制了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还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调节下,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缓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1年开始,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危机时期的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导致危机时期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投资规模的地方政府资金突然紧张,财政风险有所上升,甚至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融风险.本文从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系出发,分析了二者同步放大的原因,在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必要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差异化处理、拓宽地方财政获取资源的渠道、持续改进区域金融生态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稳步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运用金融稳定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再贷款分为五类: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  相似文献   

10.
李璇  孙竹君  孟志华 《会计师》2021,(13):76-77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A省,经济发展任务重,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加强审计治理控制债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手工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A省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债务审计治理机制的三条路径,即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审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配合,构建并优化债务风险评价标准及预警机制以及实施审计常态化,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债务审计来不断提升政府审计在保护政府财政安全和金融安全方面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颖 《武汉金融》2021,(4):83-88
2008年以来,为了维护经济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政府性债务。本文以2008年以来中央层面制定的地方政府债务政策为分析样本,研究债务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债务政策主要围绕推动地方政府举债市场化、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过度金融化以及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三方面。研究认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以促进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平衡,将债务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事前、事中系统化管理来代替事后“补丁式”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为基础的灰色评估模型,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设立债务风险警区分类,分别评价国内30省市(除西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研究发现:全国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处于轻中警区,少有省份债务风险出现恶化迹象;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低到高依次为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中西部地区。最后,本文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安全。本文选取日本、美国、巴西和墨西哥地方政府化债的案例,总结提炼地方政府化债的国际经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存在合理的融资需求,融资时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外债风险大于内债风险,若处置不当则会产生债务危机。短期化解债务风险的主要出路是动员金融资源;长期来看,公开发行债券、建立健康活跃的债券市场,保持健全的债务人格对于化解债务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牧扬  潘妍  余泳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1-19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信用下滑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提高和融资成本上升。(2)社会信用通过影响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和政府债务需求进而影响隐性债务规模与融资成本,但上述机制在有无“刚兑信仰”情境下存在差异。(3)对比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前后社会信用对隐性债务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债务管制显著提高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程度。虽然政策前期金融市场更多呈现出一种观望态度,但违约事件打破了金融市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刚兑信仰”,隐性债务发行受到的市场约束力度显著增强。本文对更好地认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理解当前债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宏观层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2011年,银监会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列为当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2012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部署时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并指出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由此可见,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正亟待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给我们深刻警示。借此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及措施,对于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财政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农"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不断丰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虽然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地方性债务负担沉重、偿债能力明显不足,不断积累、攀升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地方财政正常运作,甚至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不利因素。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债务风险特征及危害,探讨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就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审计署三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由于数据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对称,债务规模引起各方的猜测。本文认为,总量和规模只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个方面,为能够全面深入分析债务问题,本文以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的数据为分析基础,从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系统以及政府部门三个层面分析风险的产生、可能的风险积聚,以及通过融资平台枢纽风险的金融、投资及政府三个传导路径,显然,防止局部风险的集聚、扩散以及切断传导途径是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发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地方政府独立发债可能引发的问题(一)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的风险。地方政府独立举债将加大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特别是大的省、市债务违约风险往往会演化为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金融恐慌,为防止事态恶化,损害国家  相似文献   

19.
各国的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了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我国政府的债务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债务。在分税制改革过后,中央和地方形成了两套税务系统,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融资以维持政府的支出。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规范以及没有偿还债务的保证,必然会给地方政府带来一系列的债务风险,让地方政府对自身债务风险进行防范成为了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债务是政府债务管理中极为敏感的话题。为正确认识发达地区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选取发达地区某市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市的债务具有隐性化、或有化、投资性和公共性并存的特征,而其债务风险并不在于财务风险、挤出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等,而在于由于制度和组织设计造成的管理风险。据此,笔者从债务制度供给、债务需要约束和地方债务管理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