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跳槽——原本是职场中的常见现象,这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或多或少会经历。近年来,我们常见到众多频繁跳槽之人,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80后、90后,半年之内换三四个单位,已习以为常。频繁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因为待遇与自己期望不符而"跳",有的因为跟某个同事或某个领导关系不合而"跳",有的因为厌恶长期加班而"跳"......虽然跳槽的原因、动机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今日职场中跳槽已司空见惯,有的人通过跳槽摆脱了职业发展的障碍,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功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是,有的人越是跳槽,越不知道自己到底喜好什么,跳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又要换单位,换什么样的单位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的保险机构不断成立.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代理人也呈现出频繁流动之势。为了在新公司树立业绩。更因为拓展新保单比较困难。一些保险代理人在营销过程中就采用一些“蒙蔽性说辞”.“忽悠”投保人改投新的保单。那么.当自己的代理人跳槽后.投保人是否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让自己原有的保单也跟着“跳槽”呢?有关业内人士在此提醒:保单“跳槽”切莫听从保险代理人的“忽悠”。  相似文献   

4.
简子 《金融博览》2012,(14):58-59
近年来,随着新的保险机构不断成立,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代理人也呈现出频繁流动之势。为了在新公司短时间内作出成绩,更因为拓展新保单比较困难,一些保险代理人在营销过程中就采用一些“蒙蔽性说辞”,“忽悠”投保人改投新的保单。那么,当保险代理人跳槽后,投保人是否应该听从这些代理人的建议,让自己原有的保单也跟着“跳槽”呢?专家提醒:保单“跳槽”切莫听从保险代理人的“忽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新的保险机构不断成立,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代理人也呈现出频繁流动之势。为了在新公司树立业绩,更因为拓展新保单比较困难,一些保险代理人在营销过程中就采用一些蒙蔽性说辞,忽悠投保人改投新的保单。那么,当自己的代理人跳槽后,投保人是否应该听  相似文献   

6.
如何才能让员工被压榨并快乐着? 惯性的思维让我们觉得:员工的自主性当然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我不能说这话不对,但我可以反问:一个员工在某个公司不努力,到了另一个公司却拼命地干,这是什么原因?是员工变了吗?不是,是老板换了,压榨他的人换了.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再比如,芝麻.有的人压榨3斤芝麻只出半斤油,可有的人就可以出一斤,芝麻没变,压榨的人变了而已.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当前的中小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员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企业的管理者。跳槽实际上也就是人才流动,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岁末年初,跳槽大军异常活跃。员工选择跳槽有其个人因素也有企业因素,跳槽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本文阐述了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控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熙 《投资与理财》2014,(16):74-75
职业外表光鲜亮丽的董秘,拿着高薪,却频繁被曝出递交辞呈。那么,辞职的董秘都去哪儿了?有的在公司内部升了职,有的跳槽到其他公司做职业董秘,不过,他们大多数还在资本圈里待着。  相似文献   

9.
一、朋友跳槽案例 朋友从一家国有企业跳到了民营企业。跳槽本来正常,但他的经历却让人深思。 这位朋友是工作几年后跳槽到那家国有企业的.待了不过几个月又跳槽了.重要的是他在这家国有企业仅是普通职员,跳到民营企业后职位是部门经理,短短几个月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就职级提升、薪酬倍增。同样一个人,同样的学历、经验、背景.在不同的企业能够胜任的职位就相差那么大吗?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荼。每当新的一天到来,这七件事就如影随形紧跟着国人的每一个脚步,让你无法摆脱。而要做好这七件事,则不得不谈到国人爱恨交加的一个字:钱。 对于如今刚刚成家立业的80后和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90后小夫妻来说,钱,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与他们的父母辈相比,80后和90后成长的日子对钱的感觉并不刻骨铭心,他们的父母已经倾尽自己所有为其子女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物质条件,但是对子女的财商教育和理财意识的灌输绝对没有到位,这使得他们的子女在成家立业之后,如何支配使用小家庭的资产,让小家庭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有点手足无措。有的小夫妻甚至因为两人对家庭财产的处置意见大相径庭,甚至因为你要换手机,他耍换家电等琐碎小事,走上了分居乃至分离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他们有的是领导干部,有的是普通的一线工作人员,但他们都愿意称自己是“农保人”,因为他们有着其同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尉敏 《新理财》2006,(11):48-51
当今社会,信息的快捷传递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契机,跳槽成为一种极普遍的职场现象,“袋鼠”一词即是对职场跳槽者的形象比喻。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许多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后,或为了一份不错的薪酬,或因为一时的年轻气盛,频繁地更换着自己的工作环境。然而经过若干年,他们还在做着一份普通职员的工作,只是在不同的公司间跳来换去而已,既没有获得职位上的提升,工作、学习、交际等各方面能力也没有获得更多地提高,往往陷入迷茫的职业发展“困境”中。敖焱杰,现任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曾先后在联合利华中国总部,汇丰银行中国区总部、SAP中国总部从事内部审计、集团合并报表经理、财务经理、金融事业部咨询经理等职务。如何在人潮涌动的职场中搏击成功?我们想通过敖焱杰富有传奇色彩的“袋鼠”经历告诉大家:在职场中,有明确的计划、符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跳槽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更辉煌。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不断壮大的投机交易市场中,不论交易者有多么丰富的交易经验,都会有亏损的情况出现。甚至对于一些习惯使用固定交易方式的投资者来说,更是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交易困境。曾有人这样说过,“交易者自我毁灭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过量的资金和无节制的频繁操作。”因此,逆势操作、重仓操作、频繁换仓或是频繁操作都是交易者陷入困境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银行在处理帐务时,常常因为单位的票据、结算凭证数码书写潦草而影响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单位凭证,0与6分不清,有的将几个0一笔写下,让人难以辨认是几位数,有的不按标准书写,将7另外加一横,将9反写,有的多联凭证复写金额与印格错位等等。数码填写潦草、不规格的票据凭证,既给银行的正常结算带来麻烦,也影响单位资金的准确及时入帐。呼吁各单位财会人员一定要重视数码书写,认真填写票据、结算凭证,切不可等闲视之,特别是目前各银行普遍使用微机处理银行帐务,这就更需要单位人员填写好票据、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多元化时代,跳槽是新世纪人才流动的必然规律,因此喜欢跳槽原本无可厚非.但若沉迷于换工作,接二连三地跳,就不是一种"人往高处跳"的正常所为了,而是一种逃避职场现状的消极心态.要想剔除这种心态,就必须正视职场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财经类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使他们在未来的求职应聘中取得优势,更是为金融业树立诚信口碑做好坚实的后盾。辅导员要充分抓好入门牌、人格牌和警示牌的教育机会,并号召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自觉地做诚信之事,关注自己的诚信档案,并避免出现反面案例中的诚信缺失状况,以主打诚信的三张牌和四年的努力换一张进入单位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7.
也许很少有人会怀疑“以市场为导向”这句话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经典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这句话不仅频繁地见诸于报刊杂志、新闻媒体,而且在领导讲话、会议纪要、文件材料中也屡见不鲜。某个地区经济发展得好,某个企业经济效益不错,如果要总结它们的经验,一定有一条就是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相反,某个地区经济发展迟缓,某个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如果要寻找原因,也一定有一条没有  相似文献   

18.
刘利华 《时代金融》2004,(11):42-42
<正>无论因为"炒鱿鱼"而被动失业,还是因为"炒"老板而主动跳槽,再就业都是紧接着的步骤。既然需要再就业,当然便牵涉到如何向你"看中"的新雇主推销自己、"兜售"自己,而成功与否就看此举了。为了提高"贩卖"自己的"命中率",至关重要的是了解对方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所谓"知己知彼"也。而雇主们究竟需要什么呢?以下是著名职场辅导专家罗斯纳的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19.
姚扶有 《时代金融》2012,(13):30-31
<正>如果你在目前的单位晋升机会甚微,如果你对自己的薪水感到不满意,或者你感到有必要改变一下发展环境和空间,那么积极寻找能施展自身才华的机遇,谋求一份自己更满意的工作,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很有必要。但是,你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跳槽并非是对过去的了结和否定,一旦你决定准备辞职,便要在单位余下的日子里设法保持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在目前的单位晋升机会甚微,如果你对自己的薪水感到不满意,或者你感到有必要改变一下发展环境和空间,那么积极寻找能施展自身才华的机遇,谋求一份自己更满意的工作,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很有必要。但是,你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跳槽并非是对过去的了结和否定,一旦你决定准备辞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