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2010年10月间165个月的月度CPI、M1及M2的同比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PI与M1和M2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但CPI与M1和M2的相关性都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198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运用图示法和模型检验,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M2与CPI存在较强相关性;在各时间阶段中,1997-2008年M2与CPI的相关性较1986-1996年强;CPI与M2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文章进一步对检验结果进行了阐释,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这样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CPI是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受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物价水平影响CPI.由于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M0、M1、M2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各个内部组成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不一,因而M0、M1、M2对CPI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Eviews8.0计量分析软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初步考察2006~2016十年间的货币供应量M2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化(d M2)对物价水平(CP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点,其滞后期大约为1个月,并且其滞后期影响大约维持4个月左右,其影响力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滞后结构具有倒U型特征。同时还发现当期CPI还与滞后期CPI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强货币供应量M2和CPI的调控机制,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价指数归零的速度恐怕又要低于预期.最近公布的CPI和PPI依然是-0.8%和-7%,尽管M1与M2增速双双刷新近15年历史新高,达到29.51%和29.31%.值得注意的是M1增速此次超过M2增速,从新中国的发展经验看,M1出现20%,尺上的高增长皆伴随着高通胀:第一次是1985至1987年的高通胀期间,1987年12月M1同比增速高达26.70%.  相似文献   

6.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1、M2)、外汇储备、汇率对物价(CPI)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是CPI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对CPI的冲击比较明显;外汇储备增长不是CPI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CPI上行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1992年至2010年的M2与GDP、CPI的长期趋势分析,发现货币在我国既对价格产生影响,同时又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兼具中性和非中性的特征。通过最优联动模型,得出M2与GDP、M2与CPI之间的变动关系,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物价影响。因此,应该正视我国货币供给的强内生性特征,加强对汇率、利率价格型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物价指数由负转正的速度恐怕又要低于预期了.尽管,目前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仍为负值,但当下M1(狭义货币供应量)与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却双双创下近15年来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9.51%和29.31%.且M1增速也超过了M2.在历史上,M1超过20%的高增长往往会伴随高通胀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0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VAR(Value at risk)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对CPI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对CPI的影响都很微弱.货币政策制定者在考虑通胀问题时不必过高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作用,但在长期要注意货币供给的流动性结构,同时可以适当实行更加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此外,不同于以往采用绝对量指标(M1或M2)的分析方法,本文站在结构分析视角,使用了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指标(即M1占M2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度量及其货币政策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包含实际总产出、货币供给M2和CPI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将CPI分解为长期变动趋势和短期波动项。将长期趋势部分定义为核心通货膨胀率。运用1994~2009年中国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核心通胀率与CPI有长期均衡关系,主导CPI的长期变动趋势,是CPI的前导变量,能够为预测CPI提供有用信息,对为中央银行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走势、制定及时有效的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2005年至2011年银行间国债利率的月度数据,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物价水平三个角度分别选取M2、国债发行量和CPI指数作为指标构建向量误差修订的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出结论:银行间国债利率与三因素关系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CPI指数是影响国债利率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5年至2011年银行间国债利率的月度数据,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物价水平三个角度分别选取M2、国债发行量和CPI指数作为指标构建向量误差修订的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出结论:银行间国债利率与三因素关系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CPI指数是影响国债利率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理论界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本文选取1996年至2006年GDP、CPI、M2的季度数据,从相关性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强,不能仅仅认为M2不能充分解释这两年的经济现象就否定它作为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央行2013年1月推出新型宏观调控工具SLO,货币政策工具已经越来越偏向定向化。新型工具的出现是否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本文验证的内容。本文使用2013年1月到2016年10月的月度CPI和货币供应量M2、M1数据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货币供应量不再是价格指数的原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金投放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对现金供应量M0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金供应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特点,而且增长趋势与GDP、CPI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协整检验结果表明,M0与GDP和与CPI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M0是GDP和CPI的Granger原因;M0对GDP增长的影响较弱,对CPI的影响很强.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改善现金供应状况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综合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货币供应量M0、M1、M2与通货膨胀(CPI)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得到我国各种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下通货膨胀之间对应的关联。因此必须增强对货币供应量的短期监控以及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张琳 《时代金融》2014,(8):130-131,140
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构成冲击的反映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变量构建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CPI、GDP增长率比M2增长率更显著地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影响呈现周期性;信用风险水平与GDP增长率的滞后变量呈负相关关系,与CPI的滞后变量呈正相关关系;数量关系方面GDP增长率增加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约降低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对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现在货币供应量强劲增长,信贷大规模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CPI的增长等。2003年全国GDP增长9.1%,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2003年的M1增长了18.7%,M2则增长了1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19.
殷剑峰 《金融博览》2021,(21):32-33
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劲反弹,加之海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今年我国3月份CPI和PPI全都由负转正,PPI同比更是高达4.8%.市场于是又开始担忧是否会发生输入型通胀了.笔者以为,这种担忧大无必要. 对通胀的担忧显然与主要经济体在疫情期间巨额投放的货币有关.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是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典型.去年4月份美国的狭义货币M1尚只有4.8万亿美元,今年1月份已经涨到18万亿美元之多,不到一年时间就翻了 3.5倍.作为一个比较,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去年的12年间,美国的M1才翻了 3倍.然而,即使是如此力度的货币投放,美国2月份的核心CPI才1.3%,远低于过去20年2%左右的均值.  相似文献   

20.
温思凯 《金卡工程》2009,13(11):269-269
运用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技术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价格行为的影响。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上证综指的滞后二期对其自身影响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狭义货币供给量(MI)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上证综指有显著的影响,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外贸对上证综指影响力不明显。脉冲响应结果表明:股指回报对利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性较为明显,对M1和CPI的反应次之,对进出口贸易的反应最弱。说明利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M1和CPI等宏观信息的突变对股指回报都具有持续的影响,大概在第2期或第3期左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