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人民币与东盟国家非储备货币兑换渊源久远,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人民币与泰铢、越南盾、基普的兑换已逐渐从“地下”转向正规市场.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均已实现挂牌,但近年来交易笔数、交易规模呈下滑态势,交易量接近零.缅币仅能在特许兑换机构和民间私人兑换点进行交易,前者的交易量远逊于后者.中缅货币兑换中心的成立为人民币与缅币的兑换提供一条正规渠道,也为后续组建区域性货币交易中心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郑艳玲 《金融博览》2006,(10):37-37
“地摊银行”是中缅边贸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双边有效的结算途径和两国边境地区长期习惯用现金交易而衍生的一种特有的跨境结算、汇兑现象。具体地说,它是中缅边境民间专门将人民币与缅币进行互相兑换和结算的摊点。“地摊银行”的作用“地摊银行”是伴随边境地区经贸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其产生和存在有其自身的特殊背景和客观必然性,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填补了未开通货币兑换业务的空白。到目前为止,中缅边境贸易双方银行尚未建立正式的银行结算体系,无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边境贸易交易中对人民…  相似文献   

3.
<正>难取缔:两大因素是关键随着中缅两国经贸的发展,云南省中缅边境一线的贸易日益繁荣,由于相互往来和贸易的需要,该地区逐渐自发地产生了经营缅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的黑市交易业务,随着边境一线双边开放的扩大、人员往来的增加以及边贸的迅速发展,缅币与人民币兑换的黑市交易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摊银行”。据某边境市有关部门调查估计,边境一线设置固定场所、黑市货币兑换人员较为集中、有一定规模、兑换金额  相似文献   

4.
《西南金融》2012,(1):11-14
中国和周边国家双边货币兑换主要有"地毯银行"完成,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缺失,对双边经贸往来形成制约。本文试图在现有货币兑换理论框架下,构建一种人民币与周边国家非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形成机制,为金融机构挂牌,开展兑换业务开展奠定政策理论框架,进而方便双边经济往来,促进发展,为人民币"走出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更好的金融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罗本祥 《时代金融》2004,(11):40-41
<正>云南省德宏州与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接壤,边境线上分布着畹町、瑞丽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姐告"中缅自由贸易区",章凤和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由于特殊的区域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人民币投资也呈现比较复杂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不乐观的现状 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2009年9月17日缅甸经济银行分别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辖内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丽姐告支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丽支行姐告分理处,试点开立中缅边贸结算人民币往来账户。中缅双方银行边贸结算人民币业务的顺利办理,开辟了中缅贸易银行结算人民币资金划转先河,  相似文献   

7.
李伟平 《中国金融》2013,(18):41-42
利用地缘和政策优势,推动厦门对台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和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探索两岸新台币通汇渠道和人民币直接兑换新台币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在两岸货币双向兑换和资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试验。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深化  相似文献   

8.
何本华 《西南金融》2009,(11):64-64
2009年9月17日上午,中缅双方银行在瑞丽姐告经济贸易区共同举行签订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的协议仪式,人民银行德宏州中心支行副行长罗本祥、瑞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汝林、瑞丽市姐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映春、缅  相似文献   

9.
<正>在老挝北部四省,人民币流通不受限制,老挝边民普遍接受人民币;在与勐海县打洛口岸接壤的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人民币已取代缅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特区内银行只经营人民币业务,政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普洱市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优势。缅老越三国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投资的调查,对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和投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7年上半年与普洱市相邻的缅老越三个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投资总量为13.68亿元,比2006年上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与货币替代冯用富探索人民币自由兑换后所带来的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对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可能面临的货币替代和货币逃避风险进行分析和考察。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及货币替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概念界定及理论观点 按照IMF专家的界定,货币自由兑换可理解为:当任何一个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自由地将货币兑换成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时持有的货币就是被认为"完全可兑换"的.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可兑换性"的含义业发生了变化.现在,"可兑换性"是指取消对外汇交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越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越边境地区自发形成了越南盾货币兑换市场。由于官方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缺失,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长期受制于民间货币兑换机构——"地摊银行"。随着2014年中国(广西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中方银行提供越南盾买卖汇率和交易信息,东兴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发现机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兑越南盾汇价主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越利差、中越通胀差异的影响,其中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是主要参考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形成机制,要继续完善汇率定价方法,引入做市商和中间价报价制度,在中间价基础上实行浮动汇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是两个紧密相联,又有重要区别的问题,对前者,目前各方面条件已具备,应抓住时机,积极工作,尽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目前条件尚不具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进行工作,现在可作些理论准备,不可操之过急。一、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从国际支付方面看,一个国家的货币按兑换外国币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由兑换货币,有限制的自由兑换货币和不能自由兑换贷币。我国自1968年在对外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中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开立人民币帐户,按有关规定,在双边经贸中,人民币帐户的余额可以换成指定的外币,用人民币成交的贸易合同的余额,亦可以进行远期买卖,就是说,人民币既可以进行外汇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期货交易,但尚不能进行多边的自由兑换。所以,我们说,人民币属于有限制自由兑换货币。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须经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一种货币的国际化须经历"可自由兑换货币"、"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三个阶段.一国的经济实力对本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而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有助推作用,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为本国货币国际化创造条件.我国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6.
一 货币自由兑换的意义 货币自由兑换有不同的含义,因而有不同的理解。两种极端情形是:(1)货币可以毫无限制地自由兑换;(2)货币完全不能兑换其它货币。实际上这两种情形都不存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可兑换性问题,可以根据兑换的自由程度分为许许多多的层次,“自由程度”越大,兑换的限制就越少,这种货币的可兑换性就越强,反之则反是。高度的可兑换性就是充分的自由兑换。另一方面,即使兑换限制很严的货币,也具有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上的可兑换性,目前人民币就是一种低度的可兑换货币。  相似文献   

17.
张建玲 《西南金融》2009,(10):17-18
随着云南省边境地区贸易和边民互市以及旅游、投资的发展,毗邻国家双边货币兑换业务需求日趋活跃,为合理引导市场需求,有效疏通银行间货币兑换渠道,2004年农业银行云南省河口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发展毗邻国家货币兑换业务的相关规定,适时加挂了人民币与越南盾的货币兑换牌价,开办越南盾兑换业务,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省内唯一一家从事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业务的外汇指定银行.  相似文献   

18.
财经资讯     
数字10亿元近日,银监会对《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原办法规定的"独资银行、合资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调整为"拟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注册资本应当为实缴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是我国在市场上流通的惟一合法货币,由于它不停的转手难免会产生损伤、破裂、油浸、墨渍、虫蛀、鼠咬、火烧情况的发生,一张人民币不论票面金额大小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会失去它本身的票面价值.由此,也就需要根据<损伤人民币的兑换办法>给以兑换.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是否应该开放资本项目以及如何开放,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是国家宣布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货币自由兑换是有前提条件的,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推广货币自由兑换,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同时,货币自由兑换又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货币兑换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是一项长远的目标,其实现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