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本文利用广西1985—2005年间GDP和三产业就业资料,通过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广西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发展缓慢的反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增长与就业率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就业率未能出现同步增长,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特点有关,众多因素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发展不同步。从近期和中长期看,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努力使经济高增长转化为高就业是解决就业出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同时就业增长又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河南省1983—2007年间GDP和三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河南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灿 《时代金融》2013,(27):121
经济学原理揭示,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不同地区经济增速与就业弹性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地经济增长产生的就业增加效应各不相同。为此,本文选取西部地区的陕西省与东部地区的浙江省作比较分析,研究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对就业贡献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就业问题仍然很严峻,有必要对有关问题再做一些讨论。我们曾经在一些场合强调保增长关键在于保就业,这个提法已经引起很多共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就业体现着对于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高度关怀。国外有研究表明,当失业率高涨的时候,社会的犯罪率和自杀率都是上升的,所以就业是人类发展的最基本需求;第二层含义是指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多人觉得,经济增长和就业是两个等价的目标,但保就业是一个更加基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就业增长情况可能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源配置、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创造税收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下面结合肇源县实际,浅谈支持中小企业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关系发展和改革全局的就业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而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是一个必然选择,而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实现劳动力资潭在三大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金星 《中国外资》2010,(10):14-16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转换的新时期。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大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所以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存在着结构的重大转换问题。对于产为结构尚欠发达的中国而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面临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本文利用VAR模型和1979-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的价格变量,汇率的变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汇率的变动必然就会影响到一国的就业。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小幅升值,累计升幅高达7%,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针对我国的就业形势,结合198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和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渠道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转换的新时期.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大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所以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存在着结构的重大转换问题.对于产业结构尚欠发达的中国而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本文利用VAR模型和1979-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GDP高速增长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结果导致出现“有增长无发展”、“倒退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我们既要厘清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在研究范畴、衡量标准、研究对象、表现特征、目标后果和理论观的演进等方面的区别,也要厘清二者的联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才能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均衡、持续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市场化劳动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者报酬提高一般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即劳动者报酬具有明显的就业促进效应。对于转型期的河南,由于物价变动和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了两者的变动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劳动者报酬的就业增长效应强度不大。实证研究表明,转型期河南劳动者报酬的变动幅度远大于就业增长的变动幅度,劳动者报酬的就业促进效应比较弱,劳动者报酬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还不够稳定均衡,河南省在收入分配的结构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创业、经济增长和就业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就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创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同时还发现创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相互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鼓励民众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技术进步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但另一方面也反向影响就业弹性系数。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分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关系.探讨和研究技术进步给我国就业总量带来的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尽量减少由于技术进步给就业带来的负面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而城镇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性结构变动的就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的相关性,系统地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之间关系,探讨区域性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许峻 《金融纵横》2007,(3):32-32,33,34
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1990年—2006年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阙如性,研究区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石萌  徐溯 《金卡工程》2008,12(12):139-140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基础的途径,而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体现为工业结构,特别是重化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相应的居民消费结构演进和城市化中投资和需求拉动.因此在就业政策设计中,着力点应当在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平衡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消除知识贫困.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某些行业盲目扩张、经济结构失调、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和再就业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等问题,这些都与投资和消费的失衡不无关系。本文以聊城市为例,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投资与消费增长是否合理进行了判断,并且提出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1992—2014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计量建模的方法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中西部地区省份的自发就业增长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增长方面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主要出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尽管在各省份的表现差异较大,但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跨产业流动促进了就业增长.研究结论表明,"保增长就是保就业"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对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调结构"促就业效果在中西部地区的显现还需要时间,但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劳动力就业市场无疑能够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某些行业盲目扩张、经济结构失调、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和再就业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等问题,这些都与投资和消费的失衡不无关系.本文以聊城市为例,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投资与消费增长是否合理进行了判断,并且提出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