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支付,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及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直接全过程监督、控制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守宇 《会计师》2010,(7):81-82
<正>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由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  相似文献   

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的经费不再事先预拨,财政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细化的预算自  相似文献   

4.
张斌  张敏 《现代金融》2008,(8):29-2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即将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2006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南京市正式启动,江宁区财政局在东山街道财政所试点一年后,于2008年3月份正式要求各街道财政所全面启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5.
能昌欣 《会计师》2010,(10):92-93
<正>国库集中支付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将政府所有的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在国库或者国库制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财政支出都通过这一账户拨付。这样就有效地改进了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相关程序,建立起国库的单一账户体系。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多个单位,包括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预算单位等,技术要求比较高,政策性较强。我们在正视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潜在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浅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其实质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以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永敏 《会计师》2012,(7):45-46
<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民政部门是政府负责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组成部门,局本级及下属事业  相似文献   

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这是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资金管理模式,它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动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以实现政府对资金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9.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目前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管理财政资金的制度。就是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开设账户,同时,政府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的最大特点是:所有财政收入都必须直接缴入国库;所有财政资金将在实际使用时从国库账户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财政资金在实际支付前,都是财政可统一支配和调用的资金。在我国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对于强化财政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库款的灵活调度,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提…  相似文献   

10.
李永敏 《会计师》2012,(4):45-4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民政部门是政府负责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组成部门,局本级及下属事业单位也都属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范围。本文以椒江民政局为例,试探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措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机关点菜、财政埋单”具体讲就是财政部门设立一个统一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各单位收支活动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进行,财政资金不再拨付到各单位的原账户中,单位原有账户撤销。各单位未发生实际支付业务前,财政资金只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单位需要支付款项时,通过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将财政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平时钱就存在国库中,需要用钱时财政资金才流出国库,用款单位只见数字不见钱。执收执罚单位只开票不见钱,从而有效防止了违纪现象的…  相似文献   

12.
梁明霞 《会计师》2009,(3):52-53
<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其目的是使预算资金更方便、更快捷、更透明地拨付到用款单位,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现行的分散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试点改革,其目的是实现财政收入直达国库、财政支出直达最终收款人,并以此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但由于国库单一账户的体系化设计、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非税收入缴库环节过多、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存在,制约了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笔者从改革国库单一账户的体系化设计,改变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模式,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以及完善相关制度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唐文萍 《会计师》2013,(7):42-4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制度,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高校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经过几年改革和发展,整体运行平稳、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对现行财政管理方式和支付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指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南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笔者通过多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验,认为国库集中支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风险,尽管目前有些风险还没有显现,但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近几年来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财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财政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主要财政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建立高效的预算执行机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7.
余关心 《会计师》2012,(2):56-57
<正>一、相关背景简介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质是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直达"操作,即将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或其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的账户,通过这一账户对所有的财政支出进行统一操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开始进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十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确立了国库集  相似文献   

18.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所有财政资金的收缴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结算和支付,实现财政资金的集中缴拨,是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个制度通常也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以往的预算单位分散、多重设置账户,财政资金分散收付的方式相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主要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唐文萍 《会计师》2013,(13):42-43
<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制度,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高校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经过几年改革和发展,整体运行平稳、成效显著,并且充分  相似文献   

20.
王妍 《中国外资》2009,(18):43-43
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对现行财政管理方式和支付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指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笔者通过多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验,认为国库集中支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风险,尽管目前有些风险还没有显现,但存在着极大的隐患。本文就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提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