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燕 《投资与合作》2022,(11):28-30
文章基于当前主流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包括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等,结合个人理财投资类型,探讨个人投资理财的原则与策略,提出个人理财视角下可投资金融资产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财富规模、创富来源两大板块。  相似文献   

2.
证券投资基金是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和专业化理财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的.发达国家的基金业历史证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专业理财体现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其组合投资运作模式符合现代投资理念与金融发展规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表明,基金的发展与壮大,有利于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社会化的集合投资理财工具,起源于英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以来才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因而国内并没有一个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有效体系。本文基于现有基金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对DEA方法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在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刘晓兵 《理财》2013,(2):17-19
在中国,对于影子银行尚无一个明确的公认定义。央行调查统计司的一份内部研究报告曾给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界定了明确的范围;“商业银行表理财、证券公司集合理财、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证券投资基金、投连险中的投资账户、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5.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优势在全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现行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基本上反映了基金依法运作、依法披露的特点。本文结合国外的有效经验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现存的各种问题,对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动作胡星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自1997年11月14日颁布以来,国家已批准数家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或上市,其意义就在于培育一种稳健、长期的投资机构,充分发挥集合投资、专家理财的优势,以促进证券市场健...  相似文献   

7.
在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中,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是资金资源、销售网络.专业的投资理财队伍和托管平台。这四大类资源中,专业的投资理财队伍是投资基金业的内生资源,其他三类,可以说是投资基金业的外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证券投资基金以集合投资方式进行专业理财并分散投资人的风险,日益成为大众投资的主渠道。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信托法》的相关规定,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属于契约型信托基金,由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三方当事人通过信托契约构建。"托管"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的创新,既包括国外"保管",又通过"受托",涵盖更为广泛的外延。《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三章专门规定基金托管人,其中第25条明确规定,"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2004年证监会、银监会联合颁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券商集合理财,就是国家允许证券公司发行近似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财产品.券商为这种理财产品的发起人和管理人,并按照集合理财计划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满足我国居民理财需求的角度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都具有其他投资产品不可替代的特点.近年来,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呈发展壮大的态势.应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促进私募基金有序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2002年,全球的开放式基金总资产达到11.2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开放式基金资产总额达到6.97万亿美元,49.6%的美国家庭持有投资基金。在我国,基金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如火如荼。“集合投资、专家理财”的观点越来越得到投资,特别是个人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不仅是实现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有效监管、保护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是维持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必要手段。现阶段,为加快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内涵,认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意义,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以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我国证券市场上共有218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资产净值总额达4691.16亿元.在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往往被普通投资者看成领导者的形象,其投资行为较大程度影响着大众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但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究竟对股价产生何种影响却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个人投资者,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证券投资基金拥有更多的基本信息收集和信息含义分析能力,同时具有专业的分析及投资能力,因此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市场可使市场更稳定并更有效率,股价更接近真实价值,从而股市的波动性也得以降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加剧了股价的波动性.Sushil,Bikhchandani和Sunil Shrma曾指出,基金参与市场投资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远大于个人投资者,其需求变化对股价波动具有更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现在基金投资者们开始抱怨基金管理人,因为基金的业绩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基金的2005年半年报显示,42家基金管理公司的181只基金总计的亏损金额为59.98亿元。而朱宏泉和李亚静(2005)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 证券投资基金不具有好的投资能力。为什么作为“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具有好的投资能力?是否存在制度上的缺陷?能否用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所有权的概念进行研究?如果可以,那么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经济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人们投资理财的意识也随之逐步提升,这就促使我国的证券投资和基金等行业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证券基金理财备受投资者的亲睐。但是,在证券和基金等理财投资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更突出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中最明显的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基金所有者的代表利益的主体缺位,投资者投资时缺乏理性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整改措施,否则这些问题会制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这篇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求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内有关人士的自律性和对内部管理人员的的监管、引导和帮助投资人树立理性的观念进行投资等展开了详细具体的论述,以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了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商业保险、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及银行储蓄等四类理财工具进行比较和排序,提出了投资理财资金的配置比例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根郁 《中国金融》1992,(11):31-33
投资基金又称合股投资基金,是证券投资社会化理财工具。它起源于十九世纪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相继举办,廿世纪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南朝鲜、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纷纷参照国际做法,组建基金经理公司,开展吸收大众参与证券投资为目标的投资基金业务。随着经营方式增多,经营范围普及,已成为国际通行的金融业务之一,并向全球化发展,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条重要渠道和发展中国家筹集国内外资金来发展经济的有效形式。在我国有个别城市已开始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攀枝花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理财中心、金融超市、理财工作室、个人保险代理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推动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品种也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迅速向保险、基金、证券等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9.
《时代金融》2013,(10):46-46
云南证监局近日下发批文,核准富滇银行取得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富滇银行成为目前39家拥有该项业务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取得,将进一步丰富富滇银行的产品线,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收入结构的调整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有利于富滇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资产配蹬方案,拓宽客户投资理财渠道,提升客户的专业化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运营;1998年3月27日,"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序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2002年6月3日,国债正式启动银行柜台交易市场;保险市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个人理财"概念在中国日益升温,一般认为,中国已经走过"短缺时代","消费时代",一大批人已步入投资时代。投资者的理财方式越来越朝着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对选择理财产品的盲目化及投资时的从众心里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的后果也较为严重。本文简要分析了2006年来北京市个人(家庭)理财观点出现的新特点,并运用市场调查和统计知识深入探讨北京市民对个人(家庭)理财的新观点及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