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金融体系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和改革,必定会带动起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上出发,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有效协调措施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人民的经济水平也日益提升。当然,这使得我国的经融体系的发展也日以加速。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二者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对此,我们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本质出发,探究二者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协调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目的在于发现当前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原因并找到应对措施。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现状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全面信用体系、培育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增加环境成本考核,推广"绿色"金融等具体措施,以期促进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6.
金融知识     
《河北金融》2011,(8):34-34
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促进金融向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将是一国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也是一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承接点.之后的金融发展和过度的金融膨胀都会对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而言,只有在正确理解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之间内在关联机制的前提下,才能稳步建立和巩固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从而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彼此促进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范应胜 《时代金融》2012,(32):140-141
文章分析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在经济转型时期,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正确把握住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炳林 《证券导刊》2009,(10):15-15
如果说08年第四季度至今是金融动荡引发实体经济的剧烈调整,那么09年二季度以后将是金融体系在国家的支持下稳定下来,并且持续吸收实体经济恶化压力返流的过程,这正是金融与实体先后行关系的下半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北京金融市场体系面临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问题,从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导向来看,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突出三个方面,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经过10年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当前仍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北京金融相较全国  相似文献   

14.
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最根本体现.广东实体经济发展受制的金融根源在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错配.广东应在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核心主线下,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从制度供给与完善角度切入,着力推进金融向实体经济回归,逐步构建广东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资金动脉,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作为自治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治区经济的发展,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也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总额,直接反映当地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配置资金的能力,其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并采用2012-2020年甘肃省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以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甘肃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曾康霖 《银行家》2013,(1):92-93
十八届党代会上,关于金融改革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两点的新意:前一点强调支持"实体经济",而且把它作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报告的另一处还包括"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治措施"。后一点强调"加快发展"。这两点新意值得关注。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规范"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广义的制造业有工业,农业,建筑业),也包括服务业。金融怎么支持?金融的支持就是要把货币资金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而能不能进入,不仅取决于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济是决定金融发展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总结归纳了我国当前金融体系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分析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目标,对金融体系未来重点发展的方面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当前金融业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性金融改革则是突破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瓶颈的有效途径。自2012年末泉州市获准成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泉州金改区建设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泉州市经济金融对接中的瓶颈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在回顾梳理国内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泉州金改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并从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和政策环境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