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保险巨灾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日集中和城市化加剧,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越来越严重。据报导,仅1992年的美国“安德鲁”飓风就造成179亿美元的保险损失,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达126亿美元。另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报告《Sigma》(2000年第2期)的统计数字,1999年全球发生326起灾难,使10.5万人丧生,其中90%以上死于天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造成的保险损失达286亿美元,其中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损失为244亿美元,人为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为42亿美元。1999年共有7起保险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巨灾,五场暴风和两起…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的冻灾使南方多个省份的农业遭受严重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不包括工矿企业),保险公司的赔付至多50亿。在这50亿的赔付中,纯农业保险赔付仅占5%,而在国外,类似案件的赔付率在30%左右。这次南方的冻灾,使我国农业保险的短缺充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发展农业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3.
张艳  范流通  卜一 《保险研究》2012,(12):43-51
偿付能力是建立健全农业巨灾保险的制度性约束条件。2010年~2012年云南连续三年大旱,直接推动了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其中种植业巨灾保险的起赔线为损失率20%,最高赔偿金为全损的80%。这些承保公司的承保能力是否满足现行赔付标准?农业巨灾风险是否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产生"破产式"的冲击?即在农业发生巨灾损失时,参保农户赔付最大化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否达到均衡?评估结果显示:45亿元为云南种植业保险偿付能力上限,也就是说在种植业保险全覆盖的条件下,云南农业保险约能抵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97亿元的巨灾;起赔线在34.1%~40.4%之间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雨雪冰冻灾害,尽管保险公司进行了主动赔付和通融赔付,赔付数额达到57亿元,但占受灾地区全部损失的比例仍然较低。应对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面临那些频发的、灾情损失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保险业的差距绝不仅是表现在一个巨灾保险机制的缺失上。  相似文献   

5.
董一平 《云南金融》2012,(9X):264-264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较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频发的天灾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所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民政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再度凸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较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频发的天灾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所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民政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再度凸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估计,2005年威尔玛飓风造成保险财产损失约100亿美元,卡特里娜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其中保险公司损失超过300亿美元。保险业可能因为300亿元的巨灾损失而陷入困境,具有融资和风险分散功能的资本市场则可以毫无困难地承担这种损失,因此随着资本市场已经跨越国界,我国股  相似文献   

8.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玲  左斐 《保险研究》2009,(8):65-70
中国社会已步入一个历史性的风险高度累积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的财产保险业是否有足够的损失赔付能力就成为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Cummins,Doherty和Anita(2002)的保险赔付能力度量模型,引入1998年~2007年中国保险业经营数据,在改进后的损失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下,对2007年年末时点上在中国大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39家保险公司以及全行业整体巨灾损失赔付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800亿到2000亿元的巨灾损失区间内,中国财产保险业的赔付效率在68.36%以上,全行业巨灾赔付能力缺口巨大,且损失幅度越大短缺的幅度越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赔付能力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全行业资本与盈余的低水平以及再保险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9.
一、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基本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巨灾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地震、暴雨、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仅汶川大地震导致数千公顷农田被毁,大量农作物受损,经济损失高达60亿美元。面对严重的农业巨灾损失,我国却没有预防和补偿类的基本保险以及相应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少量农业保险几乎都是在发达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正>巨灾是由百年一遇的自然致灾引起的各类巨大损失。早期的巨灾大部分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如今危险分子、重大突发事故乃至像重大传染病等演变为巨灾风险的起因。据统计,2015年全年共发生巨灾事件1060件,死亡人数达23000人。巨灾造成整体损失共计90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达270亿美元,是总损失十分之三。巨灾造成经济后果将远大于国家财政所能负担部分,这一定会造成财政失衡。本文目的是演示全球巨灾  相似文献   

12.
成昕怡 《云南金融》2011,(2X):154-15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严重。长期以来,当巨灾发生时,基本是靠财政和社会捐助来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不仅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使巨灾发生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增加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的困难。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要根据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成功经验,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成昕怡 《时代金融》2011,(6):154-155,176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严重。长期以来,当巨灾发生时,基本是靠财政和社会捐助来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不仅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使巨灾发生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增加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的困难。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要根据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成功经验,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巨灾风险管理——传统方法与当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巨灾风险概述巨灾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极其特殊的风险。巨灾事件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灾害或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巨灾和大火、爆炸、恐怖事件、环境污染等人为巨灾。美国保险服务局(1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指数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两千五百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in-surance)的研究报告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巨灾事件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损失程度也显著增加。如1994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损失500亿美…  相似文献   

15.
夏益国 《上海保险》2009,(7):59-62,58
一、美国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产生的背景 保险业除了应对自然巨灾外,还需要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在9·11事件之前,美国保险业实际上为各种商业财产提供免费的恐怖主义风险保险,因为保险人认为来自恐怖主义的财产风险是遥远的。但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及其它建筑物遭受恐怖袭击,造成了325亿美元的保险损失(即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损失),其中约三分之二由再保险人支付,全世界近200家保险公司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孙轲 《金融博览》2010,(15):35-35
由巨灾造成的经济、生活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每当巨灾来袭,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就会再度凸显,巨灾体系的建立便成为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巨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旧金山大地震、Andrew飓风、9·11事件、印度洋海啸,这些字眼使得整个世界为之动容.许多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公司面对巨额的保险赔付,陷入资本和现金的危机.连著名的英国劳合社再保险市场也不例外.再保险公司越来越不愿承保巨灾风险,导致了巨灾再保险价格的一再升高,这却给巨灾风险证券化提供了发展机遇.面对高昂的巨灾再保险成本,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以其成本小风险分散的优势,逐渐在巨灾风险领域初露锋芒.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巨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旧金山大地震、Andrew飓风、9.11事件、印度洋海啸,这些字眼使得整个世界为之动容。许多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公司面对巨额的保险赔付,陷入资本和现金的危机。连著名的英国劳合社再保险市场也不例外。再保险公司越来越不愿承保巨灾风险,导致了巨灾再保险价格的一再升高,这却给巨灾风险证券化提供了发展机遇。面对高昂的巨灾再保险成本,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以其成本小风险分散的优势,逐渐在巨灾风险领域初露锋芒。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其实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券衍生物,是保险、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的一种形式。承保巨灾损失的保险、再保险公司利用这种债券,将自身的巨灾损失风险转移给了市场投资者,投资者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巨灾损失是否发生。在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几种工具中,巨灾债券(Cat bonds)发行的数额是最大的。Cat bonds实际上是一个债券合同,购买此债券的投资者在持有期间,如果合同约定的巨灾事件不发生,则会在到期时连本带息获得收入;如果合同约定的巨灾事件发生,则会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用来弥补发行者的巨灾损失。可见,Cat b...  相似文献   

19.
刘英团 《时代金融》2014,(25):34-35
<正>天灾巨难带来的损失,未来将由政府财政购买的商业保险进行赔付。作为我国巨灾保险的首批试点,深圳市政府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于6月1日出资3600万元向中国人保财险购买了巨灾保险,发生灾害后个人最高可获赔10万元,每次灾害总保险限额达到20亿元。从地震到雪灾,从大旱到台风,再到"坐在家里看海",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从国际范围看,尽管商业保险赔款是灾后重建资金的  相似文献   

20.
聂峰 《时代金融》2009,(8X):21-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