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近期,校园贷问题频发。半年来,经媒体曝光的大学生因"校园贷"出问题的案件就有13起,涉及大学生500余人,涉案金额超千万元。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指出,贷款平台应加强风险把控;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贷款消费理念已蔓延进高校,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难以防范风险,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点评:考虑到涉"校园贷"案件的受害者均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经济尚未独立,心理也比较脆弱,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几万元无法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贷"是2016年轰动校园及社会的舆论话题之一,起因事件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例显示,"校园贷"成了"校园害",成了学生们还不起的"青春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  相似文献   

3.
"校园贷"是一种借助网络野蛮生长的金融消费现象,在经营者资质、产品设计与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专业不规范现象,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网络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校园贷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平台监管、消费教育和重点打击等三种解决校园贷突出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下乡扶贫,听到一个近似笑话却又真实的故事:某贫困户贷款即将到期,信贷员上门催收,该贫困户说没钱还,信贷员问其去年借的一万元扶贫贷款干啥了?该贫困户说没干啥;又问贷款的钱放到哪儿了?该贫困户说没见到钱……信贷员大为疑惑,让该贫困户把"一本通"拿出来看看。一查,一万元贷款竟然从去年贷的那天起就一直"睡"在"一本通"账户上,从未动过。对此,有人会觉得"不可思  相似文献   

5.
"校园贷"目前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网上贷款的特殊名词,由于"校园贷"发展的不规范,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给学校乃至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校园贷"的监管以及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选择校园贷的原因及影响,探索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消费观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监管的空白使得校园贷快速兴起。在低门槛,零首付的背后也伴随着高利率、高违约金等风险,造成了暴力催款、裸条放款等不良现象,极端事件频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校园贷现状的基础上,帮助在校大学生充分了解"校园贷",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从而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呼吁社会各部门加强对于"校园贷"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校园贷"中各贷款平台的监管,促进"校园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针对大多数贫困户身残体弱、因病致贫、低智力、年老体衰等实际情况,找准精准扶贫的方法和路径,通过采取"特惠贷"的扶贫措施,把"特惠贷"纳入股金分红,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助推贫困户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8.
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校园贷禁令与现有的校园贷防控体系基本实现了对名义校园贷业务的实时管控,但实质意义上的校园贷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治理,校园贷发展模式更加隐蔽且“套路”多变,增量校园贷市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潜在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网贷平台的竞争压力与路径依赖、正规金融供给与在校学生资金需求不匹配和各方监管仍然存在漏洞等,故亟需针对校园贷的模式演化路径进行重点布控,完善校园贷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9月,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校园贷"的防治成为今年云南各大高校新生安全教育讲座的重要议题,对"校园贷"产品问题的整治可谓2017级新生入学最大的变化。不仅如此,"校园贷"也成为各监管机构的重点对象,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犹如利剑将斩断这只伸向校园的黑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中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有偏差.部分社存在不愿贷、不敢贷、不屑贷的思想.少数地方政府领导表现"冷淡".  相似文献   

11.
晁思宇  彭菲  赵金晨 《财会学习》2018,(20):185-186,18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P2P网贷行业应运而生.校园网贷的出现让一部分学生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不时传出有大学生因校园网贷债务缠身精神压力过大而选择跳楼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的新闻.这使校园网贷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中,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该论文首先从大学生校园网贷的产生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入,接着介绍校园网贷的概念以及特点,然后浅谈大学生校园网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校园网贷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国家多部委下发通知,要求国有大行和商业银行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借贷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先后推出了相关的"校园贷"产品。国有大行和商业银行的涉足,将会使"校园贷"迎来规范化发展,更有利于校园金融市场长期的稳定和健康。"中银E贷·校园贷"金额高、期限长今年5月份,中国银行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通过为高校  相似文献   

13.
“搭头貨”     
在我年幼的时候,有些商人为了推销残次商品,就用“买一送一”的办法把这些商品搭配出去,我們叫这些商品为“搭头贷”。这是一、二十年以前的事了,但是最近在精简細制声中,我又听到了“搭头贷”的說法,不免有些惊奇。人民銀行河南商邱中心支行最近抽調了14名干部充实到基层單位,其中有一位科長被分配到某县銀行担任副行長。不料,这个县銀行的行長却说:“編余下来的‘搭头貨’,不要说来当副行长,就是来当副股长我們也不要。”言外之意,这些被調來充实基层单位工作的干部都是要不得的工作人員。如果上級單位真是采取“搭头貨”的办法调配干部,自然是不妥当的。商邱中心支行抽調的这14名干部,是不是“搭头贷”呢?从职  相似文献   

14.
<正>山头信用站干部伍世满的堂弟伍世贤,平时游手好闲,经常赌博.一天晚上他来向堂哥要求贷款.世满问他贷款的用途,他闪烁其词,不说实话.世满猜出了八、九成,严肃地对他说:“没有合理的用途,款是坚决不能贷的”.堂弟软磨硬缠都不行,转而恼羞成怒:“闲话少说,贷还是不贷一句话!”“不贷!”“好!痛快!当个干部就六亲不认,看我把你的房子烧个精光!”世满毫不畏缩地说:“别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学生消费群体愈发强大,是互联网消费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银行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的时代终结,学生资金来源被限制部分互联网平台为了吸引这群优质客户便推出了"校园贷",校园贷兴起并逐步风靡大学校园。而原本可以达成共赢的产品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和学生未成熟心理进行不正当的宣传与营销,导致校园悲剧不断演练。按理说校园贷产品设立初心是美好的,但是为何与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产生矛盾和困扰,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校园贷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校园贷乱象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随着P2P的盛行,网络借贷公司开始走进校园,不少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通过网贷分期贷款平台开启了他们的"信用人生"。走在昆明各大校园走访就能发现,"学生信用借贷""大学生分期消费咨询""免抵押、免担保"网贷平台广告随处可见。只要填写一份客户资料,在校大学生就可以立即申请到上万元贷款。看似不起眼的小广告好似鱼饵,一旦铺开,总有囊中羞涩等着用钱的学生找上门来。"帮助学生解决资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款跳楼自杀、"裸条"等新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园贷款凭借"低门槛"的特点迅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校园代理的宣传,使得校园贷款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些校园贷款公司为了拓展自己的业务,故意放宽对于大学生的审核,致使大学生不断地借款还债,最终陷入网贷黑洞。本文探讨了校园贷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制、教育等方面对于校园贷款的规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屡查屡犯"的现象及特征从银行业的市场化转轨至今,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违规问题就一直伴随和困扰着监管当局及银行亚自身,集中表现为:一是贷款"三查"不严格.如贷前调查不到位,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抵押登记不合规,合同要件不全,专户管理制度不落实;贷时审查流于形式,逆程序发放贷款问题突出;贷后监控不力,贷款用途不明,形成事实上的"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及贷款被挪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般农村行处的农金干部,在收贷工作中常引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来向群众进行宣传。银行贷款贯彻‘有借有还’的原则,不用说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联贯到‘再借不难’,如仔细加以分析,就不够恰当了。依照这样说法,要是还不上款,再借便困难了,也就是说不可能再借了。因此贷户想要再借不难,就非得先还不可。常然,有还款能力的没有问题,而实际有困难  相似文献   

20.
<正>"校园贷"市场风生水起"互联网+金融"的校园网贷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消费方式。"借贷便利、五秒极速到账""IPhone6 Plus 16G,月供274元""0利息,0手续费"等形式多样的校园贷颇具人气,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消费需求。据悉,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在昆明理工大学就读的刘同学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