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雄  高勇 《新金融》2016,(1):46-50
TPP突破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体现了高度的市场化、自由化机制以及高度的排他性,TPP的高标准和新规则势必会对国际经贸、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TPP协议可能会在亚太地区转移、消减和促成部分产业链条,引起各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区域内国家对中国将形成实际上的贸易歧视和贸易转移,中国将面临贸易转移、投资转移等多重冲击。未来中国应积极应对TPP,加速国企以及金融等服务业的改革进程,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速度,以应对TPP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曾对亚太地区的贸易产生过深远影响,但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便立刻宣布美国退出TPP引起亚太地区经济形势的风云巨变。本文分析了TPP如何遏制中国经济,中国如何打破美国设下的贸易枷锁,TPP是否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以及美国退出TPP后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美国退出TPP不仅是退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更是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逆全球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贸易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标放在贸易协定、经济联盟等方式来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实现经济的开放式发展,TPP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模式,美国主导的TPP必然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政治影响。基于此,本文对TPP产生的背景及历程、TPP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正确认识TPP以及正确应对TPP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6年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关系协议正式签署TPP生效后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稀释中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与越南两国联系密切,本文以中越双边贸易为例采用文献阅读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从电子产品贸易、纺织服装业、外商投资等方面,谈谈TPP对中越双边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舒朝普 《中国外资》2013,(13):16-17
中国贸易大国地位已然形成,但我们依然在用“引进来”、“走出去”这种带有浓厚行政管理色彩的概念。要使得要素在国际范围内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使得生产效率发挥最大的作用,首先要把那些不必要的概念壁垒打掉。  相似文献   

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之国有企业条款作为一项高端国际经贸规则,秉承了“竞争中立”原则的核心内涵,同时又进行了国际化拓展。然而,TPP国企条款仍然无法根除“制度非中性”的本质属性。TPP国企条款的规制对象对我国来说具有挑战性,可能在准入阶段造成投资壁垒以及对我国已有海外投资构成潜在威胁。文章从规制对象、投资准入阶段、已有海外投资方面分析了TPP国企条款对我国国有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推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规范政府补贴模式、强化信息披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华  张敏 《新金融》2015,(12):24-28
历时五年磋商,TPP谈判终于基本达成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领域制定统一规范。未来,TPP协议的运行将会书写新的贸易规则,带来巨大经济效应。TPP是陷阱还是馅饼?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与WTO有哪些区别?本文先是对上述内容作出讨论,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指出TPP深化发展对我国政治地位、经济发展、贸易水平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应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FTA建设,密切关注TPP发展但不急于加入、与美国保持对话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自美国加入TPP并主导谈判以来,TPP的发展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WTO谈判陷入僵局、区域贸易协定蓬勃发展、美国的大力推动是TPP发展的机遇;错综复杂的主体、高标准的议题、众多难以协调的贸易协定却为其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被排除在TPP谈判范围之外的现实,目前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静观其变、不急于加入”;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大力推动与TPP成员国之间的FTA发展,最大限度地弥补TPP潜在的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之国有企业条款作为一项高端国际经贸规则,秉承了"竞争中立"原则的核心内涵,同时又进行了国际化拓展。然而,TPP国企条款仍然无法根除"制度非中性"的本质属性。TPP国企条款的规制对象对我国具有挑战性,可能在准入阶段造成投资壁垒以及对我国已有海外投资构成潜在威胁。为规避TPP国企规则的潜在风险,我国应加强制度建设,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密切关注国际规则的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合理、互惠、开放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之国有企业条款作为一项高端国际经贸规则,秉承了"竞争中立"原则的核心内涵,同时又进行了国际化拓展。然而,TPP国企条款仍然无法根除"制度非中性"的本质属性。TPP国企条款的规制对象对我国具有挑战性,可能在准入阶段造成投资壁垒以及对我国已有海外投资构成潜在威胁。为规避TPP国企规则的潜在风险,我国应加强制度建设,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密切关注国际规则的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合理、互惠、开放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贸易壁垒、贸易格局、贸易发展方式、发度中国家贸易模式等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从技术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更新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等三方面探讨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刘炜 《中国外资》2009,(20):23-23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蓝色壁垒逐步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新工具,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面对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蓝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认为蓝色壁垒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应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尽量避免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蓝色壁垒逐步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新工具,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面对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蓝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认为蓝色壁垒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应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尽量避免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TPP作为一种"高标准、严要求、零关税"的贸易规则,会影响未来全球的贸易格局和我国的竞争力,并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冲击。贸易规则的背后是利益,而利益的协调、平衡与优化离不开对会计权益的维护。TPP的实施会使全球价值链分工发生改变,我国企业必须从全球范围着眼,通过"借道"、"改道"、"绕道"等具体路径布局对外贸易和跨国投资,并基于TPP对企业利益的影响,借助"资产"、"成本"与"收益"等会计要素来强化会计权益的维护,进而提高我国会计在全球化经贸规则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出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2011年第031期(总第959期),"对TPP影响的模拟分析"2011年11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APEC首脑峰会上宣布,美国已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8国就"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达成一致,并力争在2012年落实。随着日本宣布加入TPP谈判,TPP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TPP的主要内容包括在2015年实现各国双边进口零关税、扩大各国间政府采购、取消国内金融及服务贸易管制、  相似文献   

17.
陈静 《金融博览》2014,(5):46-47
中国自贸区作为改革的排头兵.承担着一系列的使命.促进贸易自由化,应对美欧日倡导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挑战:推进金融改革.逐步实现区内利率市场、汇率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18.
王天龙 《财经》2011,(28):38-39
亚太经合组织(APEC)夏威夷会议以“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为主题,着重谈论“下一代的贸易投资议题”,其中“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问题格外引人注目.笔者认为,作为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尝试,TPP尽管隐含着美国稀释中日韩等区域大国影响力的战略目的,但对区域经贸合作来说,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中国应该考虑适时...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十期"经济每月谈"于2016年2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TPP是在经济全球化、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的形式下,加上国际贸易形态变化,对更高标准、更宽泛的领域提出贸易规则、贸易规制,它是一种推动力。另外一方面是方法上排他,对中国的外部环境造成了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最重要的内容是金融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TPP、TTIP与TISA。面对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重要变化,我国金融业需要考虑逐步开放,而这会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本文全面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变化对我国证券、银行的各方面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