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支持Samsung Pay,成为首批支持Samsung Pay服务的银行。Samsung Pay在中国正式上线后,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卡持卡人,将在最新的三星移动设备上率先体验到Samsung Pay服务,享受到广泛、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体验。Samsung Pay是三星推出的一款手机应用,为移动支付提供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8月31日,Huawei Pay正式上线。继支持Apple Pay、Samsung Pay服务后,招商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再次扩大版图,与华为公司达成合作,成为首批支持Huawei Pay服务的银行之一。至此,招商银行持卡人可在各大商户通过多种手机品牌的支付产品安全便捷地消费,获得绝佳移动支付体验。金融级标准+芯片级安全,无需网络即可支付"一闪通·Huawei Pay"是招  相似文献   

3.
<正>2月18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支持Apple Pay,工银信用卡持卡人可轻松地将带有银联标识的个人信用卡添加到i Phone、Apple Watch以及i Pad上,率先享受无卡支付带来的畅快支付体验。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支付方式创新革命的先行者和Apple Pay首批支持银行,将与Apple Pay一起向持卡人提供更加简单、安全、私密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2月18日,Apple Pay服务登陆中国市场首日,中国银行作为首批合作银行宣布全面支持Apple Pay服务。据了解,中国银行与Apple Pay服务的全面对接,将成为中银长城e闪付旗下的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安全的移动支付体验。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相关人士介绍,这项服务的推出,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果粉"的移动支付需求。客户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来使用Apple Pay进行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工商银行首发支持非接触支付功能的VISA Wave联名信用卡本刊讯5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与百盛集团、Visa国际组织共同宣布,在国内发行首张非接触式支付联名信用卡——牡丹百盛信用卡,并将逐步在全国推广发行。捷德成为此个项目的首批供卡商。  相似文献   

6.
看好Apple Pay     
Apple Pay将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带来巨大挑战,移动支付的规则会被Apple Pay改写,值得好好说说。Apple Pay出来,朋友圈一堆人刷绑卡信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Apple Pay使用体验报告出来,许多报道说体验并不好,并且有许多分析文章说不看好Apple Pay能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构成挑战,甚至还有建议Apple Pay砸钱推广的。而在笔者看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迅猛发展,在线上、线下交易中均得到广泛普及。2016年2月,苹果公司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协议,银联云闪付开通支持苹果支付(Apple Pay)服务,Apple Pay正式登陆国内市场。论文从梳理移动支付发展的三阶段入手,比较分析了Apple Pay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在支付手段、安全性能、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劣势,指出Apple Pay目前在国内市场面临缺乏消费生态场景支撑、消费者支付习惯难以改变,银联POS终端数量、近场支付等硬件环境仍有待于完善等制约因素,短期内虽然不会改变现有移动支付格局,但对加快我国近场支付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卡工程》2015,(3):20-24
随着苹果、谷歌以及三星在移动支付上频频布局,移动支付也再次成为人们舌尖上的大热话题。那么,Apple Pay能否引领移动支付,成为该领域的救世主呢?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5,(6):32-32
苹果去年推出的"Apple Pay",在美国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仍然十分微小,其原因之一是Apple Pay的一个巨大软肋——Apple Pay不识别支付者身份,无法和商场超市的会员卡实现整合,难以让老顾客享受到打折的优惠。在近日的苹果全球开发大会上,苹果宣布,Apple Pay将第一次支持商户的会员卡、计分卡、奖励卡等。这有助于解决Apple Pay上述的软肋。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3,(9):42-42
在线支付巨头PayPal目前推出了一款名为Beacon的店内移动支付辅助设备一它借助蓝牙技术打造“解放双手”的购物体验,让PayPal用户无需掏出手机即可完成店内移动支付。Beacon适用于所有销售系统支持Pay—Pal的商店,可以安装在店内墙上.兼容多个移动平台并且无需连接至互联网,采用低功耗蓝牙技术,比GPS设备省电。  相似文献   

11.
2月18日,苹果公司的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终于登陆中国,同时也宣告国内移动支付领域进入了支付宝、微信、Apple Pay三国争霸的时代。Apple Pay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种简便、安全、私密的移动闪付方式,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虚拟"卡包",利用储存在手机等穿戴式设备中的银行卡进行近场闪付,用户无需出示银行卡,通过手指轻触Touch ID即可完成支付。一、Apple Pay涉足银联云闪付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闪付和远程支付两类。2015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6,(4):46
Spire Payments宣布联合支付解决方案商TECS于东欧、中欧启动最新的移动支付计划。Spire最近推出了最新m POS系列,SPm2和SPm20,符合EMV芯片标准,同时支持NFC支付,兼容PayWave和Pay Pass等非接支付服务。据了解,该m POS率先于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德国、捷克、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等国家推出。考虑到TECS在电子支付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斯洛伐克、捷克、卡塔尔、阿拉伯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5,(8):1-1
随着配备近场通信(NFC)支付技术的三星移动支付系统(Samsung Pay)陆续在全球推广,移动支付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关键点。中国银联产品部总工程师徐晋耀日前在深圳国际金融移动支付论坛上表示,银联将会进一步联合产业链,同运营商、手机厂商进行合作,未来NFC将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业界期待的苹果终于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了行动,2014年果真成为了移动支付大丰收的一年.Apple Pay的发布意味着,2015年数百万iPhone 6的用户能够进行非接触支付,而其他移动支付的用户也希望获得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万事达卡加快了在移动支付领域探索的步伐。早在2003年,万事达卡就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非接触式支付技术——PayPass,成为较早涉足移动支付业务的国际卡组织。消费者只需将嵌入PayPass芯片的卡片、手机或其他设备在非接终端轻触即可完成支付。2012年5月,万事达卡面向全球商户、银行及合作伙伴推出了Pay Pass数字钱包。消费者轻松点击鼠标、轻触平板电脑屏幕或智能手机即可通过Pay Pass数字钱包在线上和线下安全地进行消费。  相似文献   

16.
苹果的支付服务Apple Pay于2月18日正式在中国开放,用户通过绑定Apple Pay合作银行的银行卡,就可以在支持Apple Pay的商家进行支付活动. 1 Apple Pay到底是什么 从目前的功能而言,Apple Pay只是一个卡片包,和中国逐渐普及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着本质区别,后者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线下支付、转账、网络购物及储蓄理财等诸多功能.但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师孟斯特1月预测,今年苹果可能会在Apple Pay中加入转账支付等新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10,(12):79-79
近日,Device Fidenty公司宣布推出能够支持iPhone手机的In2Pay解决方案,iPhone用户只需在非接触支付终端设备前晃动—下手机,就能轻松完成诸如VISA移动支付等非接触式的交易。该解决方案融合了Device Fidelity公司的In2Pay microSD技术和一项正在申请专利的保护插槽的特殊设计,该设计增添了非接触式支付的功能,并可与iPhone3GS和iPhone3G手机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8.
胡英 《金卡工程》2015,(8):25-25
8月20日,三星移动支付服务一一三星支付(Samsung Pay)式上线,再次把移动支付推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之间已经经历了多年的磨合,在移动支付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还需要一个“合力”。  相似文献   

19.
<正>5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宣布正式与中国银联和VISA合作推出HCE云支付信用卡产品,成为亚洲地区首家推出这种新型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的HCE信用卡是全球首发。据了  相似文献   

20.
<正>微信、支付宝或者是Apple Pay所倡导的移动支付方式已经培育了相当多的移动支付使用者,比起上述方式,星巴克的这个"专属移动支付"不仅晚了,而且在便利性上也落了下成。由于省时间且不用找零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移动支付已成日常支付的方式之一。不过,一些美国的公司在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敏锐,除了嵌入Apple Pay的移动支付外,星巴克在布局中国市场上似乎掉队了。7月12日,星巴克正式推出为中国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