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不是现实的镜子或表述的工具,其含义处于不断的制造和改变中,这种动态调整的结果便是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话语分析作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性方法,致力于将这一语言过程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在特定的语境中窥探语言含义、认同建构和权力行使之间的关联,是一种由研究存在状态到研究转变过程的改变。话语分析注重理解与过程的特点使其得以发掘学术讨论中被遮蔽和忽略的层面,对已有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和传统理论做出补充。"以信息及观念流通为中心"的美国公众外交包含了一系列的语言实践,以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对其运作机制进行探讨,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检验其中包含的权力关系,也为话语分析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为人际意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词汇语法框架。该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在学术界经常被用作话语分析工具。本文从评价理论出发,对美国总统访华演讲进行分析解读,进而揭示评价理论对该类语篇进行话语分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戴惠 《理论观察》2012,(1):100-101
公众舆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备受关注,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众舆论能不能发挥作用,公众舆论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公众舆论又能对外交决策发挥何种程度的作用?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文章梳理了3组关系,希望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微信外交的兴起及发展现状,介绍了美国对华微信外交的栏目设置、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对美国对华微信外交作出了评价。指出,美国政府重视对华公共外交;美国使馆微信号尽力宣扬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之处;重视对话与交流。但也在网络互动和译名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分析美国外交决策的方法是理性行为者方法,这与当时国际关系理论领域里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对理性的重视有关。1962年艾利森和霍尔珀林的《决策的本质》一书问世,带来了决策理论中的变革。1972年他们二人又在论文中正式提出了对理性行为者模式的替代方法——官僚政治模式。他们认为,理性行为者模式把政府组织的和政治的复杂性简化成为一个单一的行为者,而忽略了官僚体制的存在。事实上,政府并不是统一的、理性的计算单位,而是由那些具有不同利益、持不同政策观点的组织和个人所组成,它们之间相互竞争以影响决策。政府决策是集团的博弈,而不是个人的活动;是一个政治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和理性过程。作者还阐述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对它的批评与修正以及美国总统权力与官僚政治的关系等,其结论是,与决策理论中的其他方法相比,官僚政治模式是更适用于分析美国外交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现阶段存在把公共外交向文化外交方向牵引的趋势,公共外交实践中同样更加偏重文化领域,以至于无法明确区别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等其他非传统形式的外交。公共外交最早发轫于美国,对美国公共外交的研究是准确认知公共外交的基础。作者以美国官方资料为文本分析对象,以具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检验公共外交理念,试图找出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研究发现,公共外交之所以确立并演变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它与其他外交形式不同,有着明显、直接的安全利益导向;以各种手段影响外国公众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外部威胁,是美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内涵。作者由此认为,中国公共外交不应偏离安全利益导向,应把重心放在化解中国崛起的困境上。  相似文献   

7.
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外交”是伴随着反思“9· 11”事件和美国对外政策而最近在美国重新崛起的一种外交形式 ,旨在解决“世界为何仇恨美国 ?”的问题。它既不同于“公共事务”,也与“传统外交”相区别 ,更不同于“民间外交”(或民际外交 )。公共外交是以公众为受体的外交形式 ,即一国政府对他国民众的外交活动 ,而民间外交则是以公众为主体的外交 ,是外交的第二、第三管道。研究“公共外交”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思 ,既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外交形式的新变化 ,也为我国入世后如何塑造国家形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人权体现了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越来越以一种“正式”的形式提上了美国外交决策的议事日程。然而,对人权外交的重视和使用程度,各届政府有不同。在卡特政府时期,美国人权外交的运用在范围上达到了顶点。到里根政府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里根执政初期,试图摆脱上届政府“极端人权外交”政策为本届政府带来的束缚和影响,在外交政策方面,对苏联采取“  相似文献   

9.
既有国际制度研究对作为霸权国的美国如何通过退群外交来修正国际制度没有给予深入研究。作者试图通过政策自主性理论来解释美国退群外交。政策自主性是指国家在某一特定国际制度中因其拥有的结构性地位而享有的依据自身意愿行事的自由度。结构性地位越高,则行事自由度越大,政策自主性越强。美国在国际制度中的政策自主性下降是决定其是否退群的根本原因,但是否以及何时退群还受到主体认知与自主性竞争进程的影响。当政策自主性下降时,美国将发出“威胁退出”的信号,单边主义政府的执政会加速美国退群,而多边主义政府的执政会促使美国不退群。同时,围绕呼吁和谈判的自主性竞争进程将影响美国退群过程。当呼吁失效时,美国将退群;当呼吁有效但谈判失败时,美国仍将退群;当美国呼吁有效且谈判成功时,美国将不退群。政策自主性解释框架综合了影响外交决策的结构性、主体性与进程性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美国退群外交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进程。政策自主性的理论与案例分析表明,无论是退群还是入群都只是美国政府的战略选项,进一步维持和增强政策自主性才是其外交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周刊》2005,(46):10-10
在经济上,中国扮演亚洲引擎;地理上,中国和东亚毗邻;实务上,过去十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外交十分成功,各国唯一的选择,都是和中国接触。中国不做霸权,不做超级大国,而是作区域经济合作伙伴,以“软实力”影响了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11.
田艳华 《改革与开放》2014,(20):45+47-45
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标志着我国公共外交开始由幕后走向幕前。本文从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重视公共外交的原因及如何提高公共外交三个方面对我国公共外交作了简单分析。加强公共外交是我国国力增长的反应,也是对我国目前公共外交不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郝江东 《魅力中国》2011,(18):27-28
文化是一种力。作为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子,文化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可谓一把优雅的兵不血刃的杀手锏,是国家建构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依托。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的手段谋求国家外交战略的实现。本文将对从文化、软权力等多个方面透视文化外交,并结合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践案例,力求管中窥豹,对文化外交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卢小莞 《黑河学刊》2013,(12):48-49
美国从门罗主义时代发展到欲将其影响力投射到全球各个角落,除了工业和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外,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威尔逊总统利用其道德外交的手段,高呼自由和民主,再加上美国在自建国过程中历练出的务实精神,最终将美国拉入一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了美国的大国地位,为美国实现更大的国家利益奠定了基础。虽然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挫,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又涌现出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但威尔逊精神在美国现阶段外交政策中的影响仍然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4.
自九一一事件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新保守主义成为了布什政府的主要外交理念,但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已处于边缘地位,而保守民族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作者旨在通过比较新保守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挖掘出布什政府当前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并由此阐明保守民族主义何以压倒新保守主义而成为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思想,从而为分析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提供客观、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签证签证是一国的主权机关为申请入境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它有权决定是否给申请人签发签证,换言之,它没有签发签证给申请人的义务,即便是在签证签发之后,它也有权依法吊销已经发放的签证。签证根据身份的不同、目的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等因素考量,常常被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长期签证、短期签证;一次入境签证、多次入境签证;个人签证、团体签证;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开始为申请人签发电子签证(E-VISA)。出  相似文献   

16.
郁丹 《理论观察》2012,(6):108-109
如今,网络外交作为外交领域一项逐渐兴起的新外交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分析人士的关注。美国政府近年来更是异常重视网络外交。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对网络外交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信息时代,在制定外交谋略上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变化。美国的网络外交一方面是要保护美国基础设施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借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管控尚不严格的网络,来宣扬美国的政策主张从而达到变相掌控世界的目的。美国为网络外交自行下了定义,但是美国定义的网络外交具有绝对的双重标准。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争夺网络霸权,以重振美国多领域霸主地位,恢复昔日独霸世界任我行的雄风。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初步考察了目前较少研究但却深刻影响着中国外交讨论的两种心态——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中国中心主义心态导致我们不能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和外部世界以及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交往,并且缺乏客观了解其他国家的动力。中国中心主义心态还导致我们认为中国"天赋伟大"。中国人的美国中心主义是一种对美国的近乎迷恋,即或者盲目崇尚、或者盲目敌视的心态。它使得我们几乎将美国看成中国国际环境的全部,或至少是唯一的中心。它也使得我们(包括一些很"反美"的学者)不知不觉地完全接受美国思维定式,并将对其他国家的交往都看成是为中美关系服务的。最后讨论了如何削弱这两种心态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东盟地区论坛被称为“世界上所有大国都参加的一个地区性安全框架”,在冷战后亚太地区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霸权稳定论的说法,霸主国为了维持其领导权威,有必要创建多边机构,向跟随者提供自由贸易、稳定的国际货币和国际安全3类公共商品,并承担其全部成本。但作为霸权国的美国对东盟地区论坛的政策却经历了一个从反对到支持的变化过程。对此,现实主义者、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都进行了各自的解释。作者分析了3种范式的优缺点,并认为权力、机制与认同是美国对亚太多边安全机制政策演变的3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国情咨文是美国政府的施政纲领,主要阐明美国总统及政府在该年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国情咨文是典型的政治语篇之一,是美国政治和国家计划的一个传统部分.本文以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为例,旨在探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是如何分析语言、语篇,揭示其中隐藏的意义来解释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外交的革命性变革。虚拟外交和网络外交越来越成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外交样式。网络外交由于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外交成为新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根据政府角色差异和信息网络的社会属性区分,网络外交具有虚拟外交、在线网络外交和社交网络外交三种实现形式。其中,虚拟外交是最初级的网络外交,是现代外交的网络版,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现代外交。在线网络外交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外交,委托以非政府组织身份和面貌出现的独立网站和网络公司从事的外交。社会网络外交是迄今为止最发达和最成熟的网络外交。尽管网络外交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但它以其强大的外交动员力和外交效率,推动着现代外交在价值原则、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总体性变革。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外交越来越成为未来最具冲击力的新兴外交形式。中国在外交运行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进网络化和虚拟化,这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