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鲁昱 《消费导刊》2010,(4):109-109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是新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旧准则相比,变化也较大。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包括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新准则对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做出了不同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理论上较难理解,因此本文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两种类型从概念、会计处理等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评价其优劣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分析与税务处理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会计及税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性,企业合并业务也越来越多,通过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合并业务的要求也日益突出,在企业合并业务中,长期股权投资无疑是个热点问题。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可通过企业合并(控股合并、对子公司投资)和非企业合并(对联营企业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等方式形成,由于其复杂性的存在经常在财务实践中形成困难。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要求,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操作,从企业合并概念及三种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及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初始计量和报表处理进行归纳与分析,希望能帮会计人员理清思路,真正理解相关政策,并将其加以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对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之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额计算等方面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比性。但由于公允价值要更多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难度较大。因此本文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长期股权投资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章"初始计量"中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在第三章"后续计量"中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相似文献   

8.
一、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如何确定首次执行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认定成本? 答:自2009年1月1日起及以后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均应按照该项投资原账面价值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将其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更加真实反映了企业价值.本文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谭洪芳 《商业会计》2012,(23):107-108
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通过企业合并形成,也可以通过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投资者投入等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在不同的取得方式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本文仅就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期末减值测试等方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和应纳所得税额计算产生较大影响。文章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为例进行财税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准则同时规定,对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除此之外,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本文探讨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办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即直接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再合并.因些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首先要做的是按权益法还原长期股权投资,然后进行合并抵销.这一操作过程是会计人员在合并报表实务中最头疼的事.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广大财会人员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量.权益法与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及处理方法、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转回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整和规范: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企业合并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以及合并方式作出了全面的规范。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后续计量的主要变化(一)后续计量方法选择的变化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子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对其他参股企业(不控制,不共同控制,也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新准则下后续计量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新旧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因而不形成商誉,合并作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购买法,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为负商誉.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如果"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以及追加投资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关系发生变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取得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也有了新的规定。本文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核算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量、权益法与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及处理方法、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转回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整和规范;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企业合并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以及合并方式作出了全面的规范。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实施新<合并报表>会计准则时,被并企业要将自己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改革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办法,以简化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修订后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部分权益投资移到了金融资产中,其后续计量适用公允值,这种新旧准则的变化导致权益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复杂性和难度性大大提升.长期股权投资是投资企业为了与被投资企业达成一定的合作关系,并从中获得利润的行为,投资企业在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后,将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上的金融资产.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的难点就是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正确处理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决定着企业利益和发展前景.本文将针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展开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