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雇主责任保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我国雇主责任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雇主责任险指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员工在受雇过程中从事与被保险人经营业务有关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与业务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应承担的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在规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雇主责任险属于责任保险.责任保险一般可分为强制责任保险与自愿责任保险.在我国,雇主责任保险属自愿责任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必须通过促进责任保险发展的保险产业政策,努力增加责任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职业责任险从无到有 职业责任保险是承保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保险.一般由提供各种专业技术服务的单位(如医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投保.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强制保险是指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凡是在规定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参加的保险。很多国家在确定强制保险的范围时,责任保险,如职业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等,都是首选的险种。我国也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5.
苏洁 《中国保险》2013,(8):57-58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承销商平安证券先行设立3亿元基金补偿投资者,后再向万福生科相关责任人追偿。一时间,高管责任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焦点”,受制于监管、法律、上市公司合规管理多方面原因,起源于国外的高管责任险在我国的发展似乎并不乐观,使得该产品在保险公司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高管责任险拒绝为“欺诈”行为埋单说起高管责任险,可能很少人知道该险种,其实高管责任险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1934年,第一份董事和高管人员职业责任保险诞生,目前在美国覆盖率已达99%。1996年,美亚保险上海分公司承保了中国第一张“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保单。随后,  相似文献   

6.
环境责任保险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本文分析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现状和机制,根据环境责任保险自身特点,在Myers-Cohn模型的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修正和扩展理论模型,得出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厘定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比较符合责任险的费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费率厘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澳洲,财产保险通常被称为普通保险(general insurance)或非寿险保险(non—life insurance)。澳大利亚财产险产品主要有适合个人、家庭的房屋与财产、车辆、旅行、消费者信用保险,适合企业的财产、货运、车辆、责任保险,以及海上保险、农业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和政府强制推行的工伤保险、车辆第三者责任险(CTP)等。  相似文献   

8.
李晓燕  石小航 《上海保险》2006,(11):61-64,44
一、引言 2004年6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向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责任保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在社会法制化进程加速和入世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险经营内容开始从车辆险、企财险、工程险等传统险种向公众责任险、职业责任险等新领域拓展,旨在拓展中调整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以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险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责任保险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责任保险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责任保险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功能,它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作用是在公民或消费者的人身受到伤害或经济利益受到侵害时给予及时的经济补偿。在世界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开展的保险中,责任保险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10.
医疗责任保险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保监会积极发展责任保 险的工作指导下,全国都掀 起了积极开拓责任保险市场热 潮。按照《北京市实施医疗责任 保险的意见》,从2005年1月1 日起,北京市所有非营利性医院 开始统一实施医疗责任保险,这 为2005年医疗责任险业务发展 鸣响了第一枪。除北京外,上海、 深圳、沈阳等地都已有和卫生局 合作,探索性地经营医疗责任险 的做法、而南京等地也在积极地 研究推动方案。 本文主要从北京、深圳、上海 三地医疗责任险的比较分析出  相似文献   

11.
<正>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是国际通行的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抵御能力、保障投资者合法利益的重要措施。一直以来,国内事务所普遍单一投保,谈判效率低下,保障成果不佳,影响了事务所责任险市场的发展。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开展以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集中投保来提升谈判专业水平和效率,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事务所责任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浙江省注协组织开展集中投保试点工作,与保险公司谈判磋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广州及周边城市报社的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我国记者职业责任险的需求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记者职业责任保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新闻记者职业责任险市场存在着记者主观强烈的需求动机和客观上无法实现有效保障的矛盾;男性、受教育程度高、45岁以下以及职称较低的记者具有更强的内在需求动机,专业技能同责任保险内在需求动机负相关;报社的内部保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励记者提高工作绩效。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新闻出版法律是广泛开展记者职业责任保险的前提要件;在法律不健全的现阶段,报社的内在保障机制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激励记者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强制责任保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辉 《中国保险》2007,(2):16-20
环境责任保险是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由公众责任保险(简称CGL)发展而来的。目前,在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但在分散排污企业环境风险、保护第三人环境利益和减少政府环境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还强化了保险公司对企业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损害的监督管理。然而,面对经济高速增长下日益突显的环境损害问题,我国却至今尚未全面建立实质意义上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仅在公众责任险略有涉及。因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加强研究,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海南省责任险发展缓慢,市场需求疲软,覆盖率低,市场潜力较大。本文从海南省责任保险业务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制约责任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白志刚 《中国保险》2012,(12):44-4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伴随的风险也不断增加,旅游业对转移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自2001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办法》以来,旅保合作日益紧密,而2010年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旅保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目前,旅游保险主要分为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前者为旅行社必须购买的保险,后者为游客个人自愿购买。旅行社购买责任险的形式,一部分是通过  相似文献   

16.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7,(15):22-24
相较于其他财产保险险种,责任保险不仅直接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同时也间接保障受损方的利益,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影响力,因而成为各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欧美一些国家责任险占财产险30%左右的比例,中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实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责任保险是国际上开办最早的职业责任保险之一。早在1899年,美国就出现了专门的医疗责任保险公司。至今,很多国家已经建立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它有效地保障了医院、医生和病患者的利益,也为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作出了贡献。回顾这些国家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  相似文献   

18.
张新嘉 《中国保险》2010,(10):30-34
物流责任保险是伴随物流业这一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目的是将物流企业在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因发生意外事故而应承担的责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保证物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物流责任险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险种,从保险实践来看,国内物流责任险发展滞后,推广普及率低,物流责任险保险产品的公众认可度不高。  相似文献   

19.
2001年5月至2004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全国财产保险公司向保险监管部门报备和修改各类责任保险产品累计590多个,全国责任险业务的萎缩迹象已经非常明显。2004年,责任险同比负增长已经达到了5.590%。  相似文献   

20.
在香港会计师公会的推动下,香港会计师行业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内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责任保险起步较晚、保障水平较低、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香港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和执行情况等,试图为内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责任保险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