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师专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文化资本的不断积累。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发现,教师的文化资本是其生存于教育场域的结晶,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另外,文化资本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师生成教学智慧。教师文化资本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职业倦怠导致的故步自封、功利主义诱发的导向错位、学校文化建设的顾此失彼的阻碍,因此提出教师形成主体自觉、学校激发教师活力以及重视终身学习的教师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共生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文化共生型教师的养成是在此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可通过树立文化共生的专业理念,掌握有关文化共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同群体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关专业学科与教育教学法等专业知识,形成主动适应文化、文化合作、文化自觉等专业能力,实施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综合化的教学实践、日常化的教师研究等专业实践,蓄积教师的教育力量,加速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而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在多元文化发展成为趋势的今天,教师的文化使命和其独特的角色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师的文化自觉。面临多元文化的教育浪潮,教师在认识和理解之余要不失清醒,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积极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为文化多样性的保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制化教师教育始于清末,从文化及"范式"的视角看,大致经历了四次历史文化范式变型,亦即为我国教师教育以"西化与国际化"为发展标准而逐步塑型文化范式的进程。当下我国教师教育文化范式正成型为以西方文化特征(模式化、标准化、专业化思维为基质)为主的文化范式,其间,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日益式微,"师范教育"文化特质逐渐消弭。基于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尊和文化责任,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则应注重"本土化"或"中国化"的文化范式建构,在教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于"师范教育文化基因"而培育我国新型教师教育文化范式。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化、抑或文化哲学层面探讨的企业文化或精神,其实质都是在文化"人化"本质上,在利润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上,在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致上,追求人类自由自觉的企业实践活动,追求这种生活世界活动的理想价值,在实现经济利润的同时,实现人的自我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兴学强国"是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核心精神,而这一精神在师范学院体现为眼光向下看,把服务地方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的形成是师范学院在当时国家战略背景下主动、自觉而为的结果。按照服务地方教育的要求,师范学院围绕为西北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改进西北地区中小学教育和推进社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这种实践的启示作用下,新时期师范院校要承担起服务地方教育的使命,以地方实践为抓手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立足地方加强高质量教师培养,深入实践推动地方中小学教育,积极促进地方社会教育发展,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而微的情境中的实践,是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化。马克思主义区域化。是在特定地区的文化场域中展开的。围绕温州文化场域,分析其间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要素,并在马克思主义与这些文化的交往互动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区域化,进而提出在文化融合中实践马克思主义区域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在面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时,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与竞争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力遭遇多方挑战,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文化育人的主战场,更要率先担负起以文化人的使命和任务,培育好文化自信的力量。从文化自信的内在机理来看,文化自信培育包含情感培育、价值内化、实践自觉三个维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展文化自信培育要通过增进文化情感接纳、促进文化价值自觉、提升文化实践品位三种路径来展开,坚定大学生对文化的自信,从而真正实现民族精神的自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师文化自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阐述,探索了教师文化自觉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方法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