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学校的课程。民族学校的课程除了具有普通学校课程的共性之外,还在民族学校教育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和作用,对此可以作多维解读。一是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课程发挥了"先行组织者"的职能;二是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角度而言,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发挥了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中介的职能;三是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的课程又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和整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日益成为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美国阿拉斯加土著学区的"文化数学项目",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有机整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体现了一种"针对文化的学校教育"理念。边远民族地区农村课程开发,应当充分重视文化适切性和本土内源性,并与现代知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我国民族教育双重性,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挖掘和选择民族生熟悉的生境文化知识,所计划并开展的一种贴近民族生生活,有助于民族生发展的课程实践活动。多元文化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关注民族生在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多元文化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课程,确立开放、多元的课程评价观。坚持人文主义的评价取向、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发挥着激励、质监、调控与甄别的功能和作用,其目的在于诊断问题,促进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不断规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伴随着中学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体育教育正逐步凸显出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适时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勇于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教育场域"中"身体化""客观化""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和"生存心态"角度,对厦门市湖里区初中在读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民工子女在"文化资本"上呈现出较为弱势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固有的"文化资本"与学校主流的"文化资本"不相契合,"文化资本"生成较为困难且质量不高;学习愿望较强但学习动机并不明朗;就读于不同类型学校和来自不同流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状况上的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聚焦MOOC带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影响,从MOOC本质及当前民族文化MOOC发展现状着手;从提升地方性知识的本土教育价值、切合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突破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原有制度制约三个角度阐述MOOC给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长尾理论"剖析这一实践行动的思想基础;以基于知识视觉化的资源数字化为其技术路径;最后探讨了联合开发、推进国际化、注重协作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北藏族地区学校文化课程应该发挥增强课程对民族地区学生的适切性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式都应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的特点。然而,调查发现,西北藏族地区学校文化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民族文化课程功能的发挥。应该增加课程中民族文化的内容,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课程在学生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尤其是民办学校。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设施再先进、优越,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去操作、运用,就不会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作用,也不可能办出好学校,更出不了什么优秀人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了空话。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  相似文献   

9.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学校必须通过组织学习的机制来不断发展自己,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教育作为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基础环节,更应适应时代要求,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由此提出了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面对文化的感召,中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话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也被随之孕育、繁衍、成熟,优秀的民族文化被蕴藉其中。在学校教育的体系中,大力倡导与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和中国武术文化教育的结合,必将成为一项推动民族振兴和利国利民的壮举。  相似文献   

11.
胡春才 《企业家天地》2013,(12):186-187
自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得到全面、扎实、深入的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大学语文课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正是力求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讲授,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种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沉的人文气质以及这种内涵所外化的精神面貌和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它在语言交流与使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地,更是思想道德的培养圣地,作为当代高校的辅导员,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了响应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号召,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帮助学校解决发展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辅导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辅导员的工作和责任非常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地提升辅导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三个面向"最早见于1983年邓小平给景山小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按十六大报告的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就是说,"三个面向"原本是一个关于教育或如何发展教育的命题.江泽民同志从这一命题中引伸出"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本质内在关联,又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对建设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或前提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思与重构:“文化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理论和实践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文化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模式,更是一种重要理念。它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尴尬和困境的一种理性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因而得以彰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空间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重要策略,也是形塑"文化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16.
一、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跨入新世纪,面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及企业文化理论时,必须保留我国企业文化的科学合理部分,"坚持传统、发挥优势、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推动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改革创新与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守的一种文化形式。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因其自身民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鲜明的民族风格。因此,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形成的是以"三化四育"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文化具备文化的各种基本属性,代表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计算机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要把提高教育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立足于普及计算机知识,调整各层次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  相似文献   

20.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