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本质问题在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中备受关注。教学本质研究既是教学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也是热点问题。它是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教学论学科科学化建设的原动力。观察众说纷纭的教学本质观研究,可以从阶段论、类型说和争鸣观这三个角度来切入。批判性地反思对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教学本质问题探讨的目的与归宿,另一方面也要包容地看待各种教学本质观。在教学本质问题研究中,多元本质观将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本质观的研究,同时加强对教学本质观研究的实践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生命·实践"教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论思想,可称之为"生命·实践"教学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本质观、课堂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观、课堂教学评价观和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生命·实践"教学论是当代中国教学论探索的第三个阶段,它呈现出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生成性与理论体系的归纳性。从方法论上为中国的教育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叶澜之路":探究学术源流、创建理论学派、行走天地人间、独爱冬春夏草。  相似文献   

3.
“还原论”的超越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的哲学教科书习惯于按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范畴,结果把精神现象这种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化,抽空了人类意识的丰富内容,而且很容易坠入庸俗唯物主义。当代科学发展及其引导的思维方式变革,宣告了“还原论”的不合理性,启发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革命的辩证法、科学的实践观超越了“还原论”,它和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并行不悖。按照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坚持对意识范畴唯物、辩证、实践的理解,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观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中的理论,在国内外教学论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教学"建构论"研究的脉络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教学建构论的历史发展、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一种舶来的新理论,教学建构论的发展也为教学论研究者提出了如何本土化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学是什么"的"教学本质"追问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空间。既有教学论研究框架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被机械化的马克主义哲学,二是既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框架,三是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植。这三个来源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关于"怎样"的教学论研究将带来教学论学科的"向上"和"向下"的两个路径的转向。其向上发展的路径是思考教学"应当怎样"的教学伦理研究,其向下发展的路径形成描述或解释取向的实践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有关于"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外生成长论和企业内生成长论,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对"企业成长"的认识并没有摆脱"资源基础观"的窠臼。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引入"复合基础观"的视角,构建了基于复合式能力、复合式提供和复合式竞争的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理论框架。进而,依托复合基础观提出了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战略思路,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范式转变:资源基础观转变为复合基础观;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思维转变:独占思维转变为整合思维;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创新转变: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导创新;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的方式转变:单独成长转变为协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研究是对教学论的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论基础研究经历了引进与重建、深化与反思和实践性变革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哲学、教育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四大主题和开放的理论结构。教学论基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的发展、教学论基础的结构和本土化理论的构建。教学论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学论的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传统与现代、借鉴和本土化三大关系,实现教学论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如何学习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理论始终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特别是从事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的问题。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鸿沟,即立场上不对称,内容上不照应,逻辑上不匹配。当前,我们从教学理论写作的原始冲动、语言定位、价值归属三方面确立新型的教学论写作观,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方向牵引与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立场下,对"教书育人"的解读大相径庭。既有的研究和认识缺乏一种动态生成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分工论""等同论"和"可有可无论"。基于关系思维的关系性、过程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和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对"教书育人"进行重新审视和整体解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皆可获致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批判管理研究对主流商科教育提出了质疑。批判管理研究是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对西方主流商科教育进行了剖析,借助传统社会科学的批判学说、批判性思维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批判管理研究为主流管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它所倡导的批判思维或批判性反思对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变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会计学专业教学中会计思维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学专业学生掌握会计思维,并在日后利用会计思维继续学习会计学专业和相关知识以及利用会计思维思考非会计事项非常重要,会计学教学要用发展教学观、启发式教学观、系统思维、批判思维、连续性思维和创造教学观等途径培养学生会计思维。  相似文献   

12.
杜亚泉是“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因为主张“文化调和论”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学界对杜亚泉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陈独秀的文化论战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上。即主要是他的文化观。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却少有论述。杜亚泉理性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他的国家观、政治革命观、共和政体观和理性的政治思维。从杜亚泉对国家的分析,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可以得出杜亚泉是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革命与共和政治思想以及理性的政治思维。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是以教学实践活动和问题为研究现象,旨在揭示教学实践规律的理论。历经过"经验"教学论、"科学"教学论、"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实践"教学论与"理论"教学论的并立以及走向实践的教学实践论等六个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有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原因,教学实践论的研究方法与表征方式,教学实践的层次和关系。从研究的现状来看,教学实践论的研究范式主张"田野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其本质属性是面向教学实践的研究,并关注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上存在分歧与不足。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种教学活动。因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教学论的双重视野出发,厘清其内涵,并在与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比较中把握其基本特征,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自工业化以来,教学以"经济"为中心的运动轨迹日渐明显。强化教学的经济实践属性有其独特的社会时代原因及意义,但教学囿于经济实践却容易异化为工具人的塑造行为,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产生"新读书无用论"的教学观。对教学作为经济实践活动的内在意涵与历史贡献、教学囿于经济实践倾向的表征与局限进行梳理分析,是理性地认识教学的经济实践属性,突破教学囿于经济实践的局限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信息化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研究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机制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研究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面向未来的学习理论研究深度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日益重视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塑造企业伦理文化,把企业高层领导的社会责任观传递到普通员工,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重要话题。文章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企业变革型领导的社会责任观传导至基层员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及其四个维度(德行垂范、愿景激励、领导魅力和个性化关怀)均对员工社会责任态度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企业伦理文化在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社会责任态度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文末还对该研究结果的理论和管理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科学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形式。它提出了有别于现代科学观的观念变革,提倡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并以这种新科学精神为起点,建构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活研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经历萌芽期、发展期、争鸣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教学生活的内涵及特点、呈现的方式、构成、时空以及变革等领域,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教学生活论重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变革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从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来看,课堂教学结构大体经历了从"重教"的教学结构向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导-学"结构的转型与发展以及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学-教"课堂教学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这两个历史阶段。整观这一变革历程,积淀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是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必要条件,变"讲堂"为"学堂"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核心追求,探索符合语文教学特点的实质结构是教学结构变革的内在理路,"常中求变,变中守常"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实践运用的辩证法,语文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是教学结构发挥效能的重要保障,建构多元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变革的基本趋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是未来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