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明洋 《魅力中国》2014,(23):30-30
创新是文化本质属性,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群众文化工作要有所发展、有所作为,也必须走创新之路,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谋繁荣。  相似文献   

2.
鄂忠群 《魅力中国》2010,(33):203-204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社会主义大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我们的群众文化,如何使我们文化队伍的各项素质提高,是我们群文工作者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文化的创新,特别是群众文化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群文理论的工作者,要使新时期群文工作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胡锦涛继承了前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勇于进行文化创新,围绕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和谐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廉政文化,深化了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4.
胡永 《科技和产业》2007,7(7):56-58
企业文化创新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竞争的需要。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为突破口,一方面认真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只要认清方向,找准突破口,企业文化创新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6.
历史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文物保护与城市开发的碰撞、文明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文化发展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三个方面.全国历史名城文化创新的六大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历史名城发展战略应是:坚持保护第一思想,废除破旧立新意识;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制定名城品牌战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抛弃仿造人文景观,力求历史真实再现;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促进名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现华夏文明大发展、大繁荣,是甘肃省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政府为主导、地区为主体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文化发展的需求,甘肃高校参与地区文化建设、发展和创新的形势已迫在眉睫.为此,要政府主导,高校协调,大力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培养职能,实施以"发展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研究为主体,文化应用和文化传播为两翼"的新模式,逐步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美好发展,实现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区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加快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推动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更加注重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素养.更加注重与时代任务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冯华 《山东经济》2000,(3):10-14
当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文化转型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文化创新 ,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实现文化创新首先要弄清楚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底蕴 ?具体包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体系、道德秩序、制度文化等等 ,进一步弄清楚文化创新的目标、前提、指导思想、评价标准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创新。一、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目标、前提、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文化 ,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  相似文献   

10.
宋伟 《宁波通讯》2007,(9):26-2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积极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从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涵义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文化创新过程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相适应、企业文化学习建设过程中存在误区、企业各级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万军 《魅力中国》2010,(9X):133-133
<正>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特有的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文化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黑土地的文化工件者要在建设黑土文化,特别是具有特色和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属于微观文化,必须受到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相关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企业文化创作必须关注其时代性,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创新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保证,创新是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可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创新的内容极为广泛,有经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4.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求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速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制作产业链、进一步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四个重要环节,并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体制突破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典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引进外来文化、国家重点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围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努力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站在新的起点上,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及文化主体创新;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惠鸣 《科学决策》2007,(12):36-37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内容的创造为价值核心的生产性活动。它以强烈的创造性要求、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结合的品质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定位:是北京市体育产业聚集区、都市商业区和传统文化旅游娱乐区。 发展思路:以规划统筹文化发展,以市场整合文化资源,以特色培育文化品牌,以科技推动文化创新,以产业创造文化价值,以宣传营造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通过高知识、高智力的创新运用而引领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这种高科技的创新性特质必然使其文化内涵的层次相对高于一般企业,同时也要求其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推进而不断创新,适时地把塑建特色企业文化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工程,以观念、战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切入点,行之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佳俊  程蓉 《科技和产业》2015,15(4):119-122
在阐述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内涵和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围绕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与外生需求,提出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综合化发展策略,以满足国内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