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婷婷 《时代经贸》2007,5(12Z):208-209
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点。本文就针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框架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徐航 《当代经济》2006,(19):46-4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一号文件,于2006年2月21日正式颁布.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邪教依然存在,并影响着、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邪教的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邪教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应该研究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农村反邪教的特点和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彻底战胜邪教。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独特的民间文化为内核。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市化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镇海区也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空间系统组成的角度,关注新农村空间变革,通过对快速城市化向导下农村空间发展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妇女非农转移就业的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瑛 《广东经济》2007,(12):38-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则是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广东随着农村"三化"建设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到2005年,已有1542万名农村劳动者转移到非农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时期重大的历史任务,并于2006年发佰"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及省、市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特别是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6年中央1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我国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严重地制约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局限在农村地域范围孤立地解决问题。需要发挥周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从需求角度谈农村金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松 《经济论坛》2007,(12):121-122
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已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供需失衡,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关书生 《经济论坛》2008,(2):118-12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供求关系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均衡.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遭受"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双重约束正在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生态恶化",亟待实现安全、高效、协调的链接.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伟大战略。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和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现代化决定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维度和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实现的决定性因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看来,农村经济水平依然较低,农民生活不富裕,贫富差距大,农业投入少,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怎样更好更陕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都明确了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能够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服务,最具推动力的便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如国务院在《关于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强调的那样:“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农民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雪峰 《生产力研究》2012,(10):33-34,10,26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邓小平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地认识,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法,新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执政党群众基础的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胡华颖  张力 《广东经济》2007,(11):41-43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表明最高领导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现实的重视和改变农村整体落后面貌的决心。综合专家学者对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的解读,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事关中国今后成功转型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是中国稳固农业基础,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必需。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