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村电力工作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电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八五”期间按照“地方为主,县为实体,统一规划,集中调度,分级管理”的方针,按照我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着力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全面完成了八五计划确定的任务。五年间,全省共解决了85个无电乡、2269个无电村和114万无电农户的通电问题。截止1995年底,全省乡、村、户通电率已分别达到98.3%、89.8%和82.8%。全省已有33个县实现了乡乡、村村通电,农户通电率达到95%的县有24个。全省县及县以下的用电量由1990年的38.7亿千瓦时增加到1995年的52.9亿千瓦时,年递增率达到6.6%。人均年用电量达到260千瓦时,农灌电量由16.2亿千瓦时增加到23.27亿千瓦时,年平均递增率达到7.5%。特别是1995年,在全省电力供应极度紧张,全省用电量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灌溉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自6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3年,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已达2940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35%;已有97%的乡,93%的村,89%的农户,还有8.8亿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农村电网初具规模,电力已成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目前我国还有28个县基本无电,1.2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28个无电县中,21个在西藏,6个在新疆,1个在青海。1.2亿无电人口主要集中在东蒙、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情省力》2007,(3):12-15
1、总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2006年,全省61个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86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比“十五”年均增幅高5.7个百分点。有33个县(市)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长丰和铜陵两县增幅均超过20%,[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宇 《唐山经济》2004,(8):42-42
河北省统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批示意见,根据2003年全省136个县(市)(不包括县级区)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对县(市)的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个层次,共计3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我市迁安市、遵化市、迁西县、玉田县、乐亭县、滦县、唐海县、滦南县,8个县(市)位居全省前30强,占所辖县(市)的100%,位居全省之首。  相似文献   

5.
广东电网目前共有装机3156万千瓦,实际供电能力为2088万千瓦。近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出现重大转机等因素的推动下,广东全省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全社会实际用电量13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全省最高负荷2315万千瓦,同比增长18、47%。从去年5月份开始,广东省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网调度频频告急。尽管去年广东新投产发电机组231.44万千瓦,电力部门已按最大极限能力发、供电和接受西电、购买港电,但仍总计拉电945条次,限负荷274.9万千瓦。  相似文献   

6.
福建是老区大省,全省85个县(市、区)中,有67个老区县(市、区),其中原中央苏区县22个,全省老区人口155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5%。2011年5月1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福建省老区发展促进条例》也已被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2012年立法规划和2011年省政府立法计划调研论证项目,目前正在抓紧调研起草。  相似文献   

7.
茶陵—邵阳—靖州铁路沿线县市区共22个,跨越5个地市,土地面积共4.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41%.(注:铁路沿线县市指经过地段和货物吸引范围地段的县市)1987年、1993年22个沿线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7.00亿元、207.90亿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3.16%,而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为25.67%,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为29.61%。所以,在平均发展速度上低于全省2.51、全国6.45个百分点。其中,只有攸县的平均发展速度为34.34%,超过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而炎陵、新邵、隆回、城步的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管好用好扶贫贷款支持老区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我省是革命老区,全省84%以上县(市)分布有老区乡(镇),老区面积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4/5和3/5。1985年,国务院在我省划定了17个国家定点扶持贫困县,5个国家挂靠扶持县,3个...  相似文献   

9.
四川全省63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分布在13个市、州,幅员面积19.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5%;人口2924万,占全省的33.4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674元,比全省人均少1774元;农民人均收入2471元,比全省人均少332元;地方财政收入人均178元,比全省人均少773元。受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的影响,老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在呈扩大趋势。为支持老区加快发展,四川省老促会将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起步于1983年,经过定点试行,全面推广,稳定发展,到1994年底,全省已有市、县级农村合作基金联合会118家,占全省219个建制县(市)的54%;有乡、镇级农村使用基金会4966家,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0%以上;入会可融通资金达192.97亿元。  相似文献   

11.
从张家口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镇域经济弱、工业经济小、民营经济少、特色经济慢,2004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5215元,不足市域人均额的60%。因此,尽管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逐年增强,但在发展中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观。据有关资料,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水平排名后30位中张家口市约占三分之一,全市13个县中有11个县仍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2003年,13个县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的总和均不足全省的4%j县域经济已成为制约张家口市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扶持下,辽宁县域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曾经的“短板”大有“拉长”之态。今年上半年,全省44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5%;其他经济指标均高于同期、  相似文献   

13.
卢为民 《浙江经济》2003,(18):58-61
据省电力公司的统计,“八五”期间,浙江省最高用电负荷年均增长率为13.3%,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3.8%;“九五”期间,浙江省最高用电负荷年均增长率为10.5%,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0.6%;2002年增长势头迅猛,全省最高用电负荷已达1550万千瓦,年用电量达985.4亿千瓦时,比2001年增长19.2%;2003年上半年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省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64.1%,实现GDP占全省51.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较上年增加9.84亿元,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79.8%,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83个县(市)平均实现财政总收入4.88亿元,较上年增加1.2亿元,增长33.3%。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4%,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比重达到70%以上的有15个县(市),较上年增加4个。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滨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陷入了工业项目“零开工、零投产、零储备”的困境,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市)的排名均处于垫底位次,成了全省有名的经济基础薄弱县、贫困县。200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营企业,用民营经济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到2004年底,与2000年相比。全县地区性生产总值增长了74%;同口径财政收入增长了1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65%。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市)中的排名上升了近10个位次,还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综合奖”。滨海的经济发展跨上了新的跑道,民营经济仍然是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的强力推动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今年,海南电网确定了“一心三化”的农电发展新思路,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实现城乡供电管理一体化、城乡电网建设现代化、农村供电服务精细化,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农村电网。海南电网去年已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而且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客服系统覆盖至全省农村的省级电网。现在,全省城乡10千伏配网规划工作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7.
周玉华 《辽宁经济》2004,(11):12-13
2003年,北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8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省GDP总量6002.5亿元的0.28%,在全省44个县(市)中居第37位,在全省15个贫困县(市)中居第9位,在朝阳市居第2位;人均GDP 2705元,为全省人均GDP 14258元的19%.在全省44个县(市)中居第38位,在15个贫困县(市)中居第9位.在朝阳市居第3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2万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8.
梁德 《广西经济》2006,(8):56-57
西林县自2000年1月开始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实施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至今年7月止,6年多来共为全县8个乡镇18622户减轻农民负担650多万元,平均每年减负100万元以上。西林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开展的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5448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10千伏台区任务189个,10千伏线路建设与改造103个项目,由原来主干线23条249公里增加到82条522.73公里;新建古障镇至县城北35千伏线路40公里工程项目,35千伏输电线路由146.64公里增加到191.38公里,使农网改造覆盖范围内的农村居民18622户真正得到实惠。今年1至7月,全县农村用电量为1492.44万千瓦时,比农网改造前的1999年增长79.3%。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吉林的全面振兴,都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看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都是最具活力的重要元素。吉林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扩权强县”政策以来,各县市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制定出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正快速改变“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被动局面。全省各级行政部门也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06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1亿元,增长19%,高出全省4%;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8.5{k元,增长26.5%,高出全省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1元,增长11.6%,高出全国4.2%。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态势更加喜人。本期“又好又快看吉林——县域经济篇”的专题报道,推出的几个典型,他们的发展之路也许值得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 牧区八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展望一、畜牧业基本情况畜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全省总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牧区面积占96%。在省辖6个自治州、一个专区、一个市的43个县、市、区中,牧业和半农半牧县(市)26个,牧业乡15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