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取国内大型旅游网站有关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有效点评文本945条,从高频词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3个方面分析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由旅游景观、区位交通、游憩体验和管理与服务4个维度构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自然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但存在人文景观吸引力不足,商品价格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中,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和营造地域文化景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内容,包含资源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旅游大数据来源、特征以及研究新范式;归纳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的四个重点内容,包括大数据引导国家公园游憩空间资源评价、游客空间行为、游憩承载力预警和生态体验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游憩空间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游憩体验质量最大化以及对游憩空间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分和偏好程度,并以此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区不能开展游憩活动;严格控制区适于开展以科学考察、摄影采风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游憩活动,获得探奇求知和寻求真理的游憩体验;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主的游憩活动,享受体验新奇、消闲求知和丰富阅历的游憩体验;传统利用区适于开展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游憩活动,感受领略新奇的游憩体验。因此,提出根据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开发合适的游憩活动;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游憩体验,加强不同游憩环境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访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理论是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用于游客管理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并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相较于游憩机会谱(ROS)理论和环境变化的可容忍极限模型(LAC)理论,该理论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关系。文章基于VERP理论,结合实地调研,通过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制订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的行动方案,为实现试点区游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视觉评价方法研究游客等待检票、景区观光车、九曲溪竹筏3个主要旅游拥挤节点的排队拥挤感知状况,分析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等待时间的游客拥挤规范。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来访次数、组织方式、停留时间与天气感知的游客显著影响拥挤感知程度;基于等待时间与可接受度的曲线拟合确定了检票口、观光车和竹筏的拥挤感知规范的等待时间标准分别为10.9 min、15.6 min和47.6 min。等待时间-拥挤可接受曲线可作为拥挤感知规范标准为游客排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发展及旅游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定量和定性2种方法研究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旅游服务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体现5个阶段;国家公园和国家游憩区是接待游客最多的两类区域,但国家公园接待游客的强度较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旅游服务对美国的经济(GDP)和社会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与探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旅游服务可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长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是我国唯一的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的国家公园。文章以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及延庆世界地质公园4个核心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蚂蜂窝和携程网的游记板块搜索相关网络游记,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模型从游客视角探索长城国家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1)游客感知的长城国家公园旅游形象可以归纳为核心吸引物、历史文化氛围、旅游活动、配套设施、服务体验5大要素。(2)游客的网络评论以积极情感为主,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重游及推荐意愿,游客对长城国家公园有着较为清晰的历史文化定位,但存在旅游方式单一的问题。(3)由IPA分析可知,旅游形象各要素的表现性评分普遍较高,但重要性评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核心吸引物是游客最关注的要素。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长城国家公园以历史文化体验为特点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为国家公园的旅游形象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后疫情时代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mixed logit模型,分析游客对国家公园游憩属性的偏好并计算游客的支付意愿。结果发现,在后疫情时代游客对国家公园游憩属性的偏好从高到低分别为:日消毒情况、医务室数量、日限流情况以及门票价格,且消毒水平从多日一消提升到一日一消,游客愿意为其支付68.04元,提升到一日多消,游客愿意为其支付91.31元;医务室每增加1个,游客愿意为其支付24.17元;日限流人数每减少1 000人,游客愿意为其支付16.47元。因此,增加公共区域卫生消毒次数及医务室个数,合理控制国家公园日限流人数,能提升游客对游憩地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游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追求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将游客满意度理论运用到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森林旅游游客体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挖掘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潜在因素,并借助IPA模型对游客期望与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山东省49处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消费价格、管理服务、条件设施、资源禀赋、游憩活动、景区环境及情感氛围7种体验;(2)游客职业、年龄、学历、月收入等特性差异对旅游满意度影响显著,且游客期望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森林旅游各体验项目期望均值为4.15,满意度均值为3.76,游客对山东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基本满意,森林旅游产品的各体验项目还有待修补与改善;(4)根据IPA分析结果,得出继续保持项目12个、供给过度项目5个、从容改进项目6个、重点改善项目9个。在此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旅游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丰富体验产品类型,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改进旅游设施,提高管理服务品质;整合旅游资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等政策启示。研究结果验证了游客满意度理论在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的可行性及指导意义,从体验主体角度出发,扩展了游客特性、期望与体验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维度,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游客感知现状,提升森林旅游体验满意度,深入发展森林旅游体验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利用旅行费用法,通过建立旅游需求曲线模型,对獐子岛人工鱼礁区的游憩价值进行研究。以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獐子岛人工鱼礁区休闲垂钓爱好者进行了调查,对游客的社会特征、岛上旅行花费(包含来往交通费、食宿费、游钓费、时间机会成本以及其他消费等)进行分析整合,获得了獐子岛人工鱼礁区游客的旅游需求曲线及消费者剩余,并通过相应的社会发展系数对游憩价值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獐子岛人工鱼礁区的社会发展系数为0.4233,修正后的獐子岛人工鱼礁区的游憩价值为12522109.1525元/年,约为1252.21万元/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然保护地将国家公园作为主体,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具有全民公益性。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以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旅游投资公司和社区居民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三者的行为目标与策略选择,通过三方博弈提出解决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的最优策略,即应改变管理部门与旅游投资企业在国家公园试点中进行不合作博弈的狭隘认知,而应选择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和社区居民三方合作博弈。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保护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并将可持续利用制度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12.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具有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主要研究结论为:⑴尽管管理性影响是游客感知强度最高的一类游憩影响,但是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管理性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⑵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社会性影响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⑶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其他游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为问卷调研地,通过旅游解说将研究视角深入至游憩者感知层面,旨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行为生成的内在关联及其一致性。结果表明: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生态体验—生态态度—生态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链式影响,文章依此得出系列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问卷调研地,从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增长、生态体验获取、生态态度形成、生态行为产生及其整体作用角度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旨在运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其解说效果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整体作用与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回归关系;(2)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均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游客调查数据,对游客山野菜消费的行为特点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游客山野菜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野菜已经成为保护区游客旅游特色食品支出的一部分,并且食用的山野菜主要集中在秦岭地区比较丰富且较常食用的品种;游客的月收入、食用绿色食品和体验当地饮食文化的旅游动机、对旅游食品价格和餐馆卫生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山野菜可获性的认知对游客山野菜的消费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资源保护认知会降低游客的山野菜消费,但作用有限。因此,在未来自然保护资源保护和景区管理中,不仅要通过环境宣教等措施加强游客履行生态责任,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山野菜等野生资源采集和消费的监管,避免优势资源的过度采集和消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详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国家之一,1916年。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局(National Park Service—NPS)成立,至今已逾百年。NPS为美国自然景观、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机构支撑,也为游客体验非凡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之美提供了便利。NPS隶属于美国内政部,其机构设置采取总局-(分)局(或地区办公室)-司(中心或办公室)-处四级管理体系,分局按照国会和对外关系、运营、行政管理三部分设置,目前共有23个,包括7个区域办公室,分局下设120余个司(中心或办公室)。总体来看NPS机构完善、权责明确、协调有力,较好地平衡了国家公园中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管理效果显著,其设置特点和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深入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7.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也是指导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决策及政策制定等管理实践的科学参考依据。通过对森林游憩价值的理论认识和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目前较为可行且应用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以经营成本为基础和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通过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问卷调查,求算出游客的支付意愿和时间价值,二者之和就是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CV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得出:2015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164亿元。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和旅游次数与游客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5),游客的家庭人口数(p0.01)、月收入(p0.01)和职称(p0.05)与游客的WTP值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研究,景区应在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质量上进一步挖掘公园潜在的游憩价值,并在游客森林游憩过程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竹林游憩动机及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68名游客的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竹林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游憩满意度展开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相应的竹林游憩模式。结果表明:竹林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身心康养、自我提升、社会交往、向往自然四大类;身心康养、向往自然、自我提升是对竹林游憩者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力的游憩动机;竹林游憩模式可分为竹场所身心康养、竹主题科普教育、竹空间休闲互动、竹景观欣赏体验四种;当竹林游憩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被满足时,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竹林游憩的参与感,充分发挥竹林环境的特色优势,提升人们的游憩满意度与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环境体验、旅游活动内容体验、旅游活动服务体验和旅游基础设施体验4个维度制约层次评价指标和16个维度目标层次评价指标的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游客对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产品体验质量。结果表明: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设施体验的评价较高,而对于旅游服务和旅游活动质量的评价较低。因此,提出应充分营造和展现其特有的森林自然体验环境和旅游设施体验环境;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体验活动项目;着力提高森林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力度与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