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周边269份居民调查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居民参与公园建设的主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意愿方面,88%的居民支持和参与公园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等工作的主观意愿十分强烈;公园建设的基本认知方面,认为禁止保护区内人畜活动、禁止野生动物狩猎、坚持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平等相处的居民分别占到64%、89%和93%,但也有超过52%的居民认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一定程度上会对社区经济发展及自身生产生活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方面,单位性质、养老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态度、就医条件、文化水平5类因素对居民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局职工较其他居民的参与意愿更强烈,文化水平越高、具有更完善的养老和就医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态度更坚决,则相应地理解、支持和参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观意愿也更为强烈。结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单位应加快实施构建和完善地区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国家公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林业职工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力度、建立资金、法规和组织保障体系等有益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实践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国家公园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分别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试点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概况分析了当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基本现状;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形成制约、试点区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进展缓慢以及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结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现状、问题及试点区客观实际,提出了国家公园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国家公园管理管理体制及治理体系、多元化投资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实践调查,将黑龙江省五所森林康养基地周边居民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可持续生计框架,采用熵值法分析居民可持续生计现状,并与森林康养参与意愿有关变量做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生计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本占主要地位,金融资本占比最少,具有收入种类多样化水平高和非农收入占比低的双重性特点。当地居民对森林康养建设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家庭劳动力素质、家庭收入和借贷机会构成,对森林康养建设参与形式以技术水平和市场门槛较低的服务型行业为主。最后,为优化居民生计结构与提升森林康养建设水平,提出政府应给予林区金融市场更清晰的发展定位与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提高产品体验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的影响,为构建和完善积极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减少宅基地退出引发的社会矛盾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构建了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江苏省徐州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 (1)从总体样本来看,宅基地退出提高了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且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改善了生计资本结构;(2)宅基地退出对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宅基地退出提高了低收入农户和中收入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改善了中收入农户的生计资本结构,但对高收入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及生计资本结构均未有显著影响。结论 总体上看,研究区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水平的提高和生计资本结构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农户退出宅基地后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作为土地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农户生计策略有重要影响。文章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湖北省8个县(区)503份调研样本为数据源,在测算农户生计资本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地转出、农户生计资本与农户生计策略之间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为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提高农户生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农户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地形平坦区生计资本高,农地转出会降低自然资本,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农地转出后农户生计资本改变,进而对生计策略转变产生显著影响,生计资本在农地转出对生计策略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农地转出对农户兼业型生计策略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平原区与山区影响系数分别为0.901、0.788;农地转出对农户非农型生计策略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平原区与山区影响系数分别为0.767、0.861。(3)江汉平原地区农户粮食补贴、社会保障水平高,耕种条件好,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鄂西生态圈地区农户受到教育、地形等因素限制,更倾向于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文章研究认为,应通过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进而实现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指导,对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灾区贫困村农户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总水平分别为0.3639、0.3071、0.1302、0.4431、0.5815,农户五种生计资本极不平衡,生计策略受到影响和制约,地震后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及其与生计策略关系,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项目制扶贫的精准实施,对调整生计资本结构,维持农户可持续生计,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新疆疏勒县225户调查问卷数据,测算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前后生计资本变化,并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探讨其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整体得以提高,生计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各项生计资本发展不均衡,生计脆弱性依旧存在;同时生计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纯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础,而金融、人力、社会、物质、民族文化等资本决定了该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非农型的转变。[结论]政府需要加大自然、物质、社会、教育等生计资本方面的扶贫项目投入、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注重金融资本、民族文化资本等生计资本方面扶贫项目投入的精准化并加大监控力度以维持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西藏自治区7镇172个农户的调查,采用熵值法对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下各项生计资本进行评分,并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而对比退耕户和非退耕户生计资本水平及生计策略选择的差异,为退耕户生计策略的改善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退耕户人力、社会和金融资本水平远高于非退耕户,自然资本略低于非退耕户。选择以农业生计策略为主的农户相对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本,而选择以非农业生计策略为主的农户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社会、金融资本对退耕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最显著,自然、物质和社会资本对非退耕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最显著。基于研究建议通过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利用优惠政策发展自营及旅游业,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等方式改善退耕户生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面和系统地研究掌握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社区农户生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生计、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对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183户农户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对比了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结果,探讨了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农户生计资本总体水平较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五种资本分布不均衡,农户物质资本最高,自然资本水平最低。(2)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本与人力资本。(3)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三种生计策略中,兼业户生计资本水平最高,生计结果也最好,综合来看,兼业户的生计状况比纯农户和非农户更好。文章定量评估了农户生计结果,系统地揭示自然保护区社区农户生计现状,采用多种方法分析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后果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研究结果与讨论,文章提出加大教育投入、技术扶持是提高研究区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在改善生计的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以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有稳定性;征地后农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紧密性降低,而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紧密性提高;农户征地前的生计资本对征地后的生计资本存在正向影响,但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长武县为例,从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两方面揭示各地形区农户生计分化状态,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究研究区农户生计分化机制。[方法]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地形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产业与种植结构的变化,务工主导型、苹果种植型以及兼业综合型生计策略逐步从传统农业型生计策略中分离出来,生计非粮化与非农化趋势明显;(2)地形区间农户生计资本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塬区>梁区>沟区,兼业综合型>务工主导型>苹果种植型>传统农业型的特征;(3)受地形条件影响,不同分区间相同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相同因子对同一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亦存在差异。[结论]研究区内农户生计分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与气候变化等外部扰动是农户生计分化的前提与基础,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内在属性与驱动因素,地形条件决定生计资本因子影响的方向成为研究区农户生计分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黄土丘陵区贫困人口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的影响,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实现区域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基于对榆中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熵值法分析了东北部山区、中部川区和西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生计活动方式,并对其生计活动进行评价。[结果]从农户的生计资本组合来看,榆中县整体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3类资本较为富裕,尤其在西南部山区和东北部山区3类资本缺乏型农户比例较高。中部川区各乡镇人口的总体生计资本状况较好,总指数最高,而西南部山区次之、东北部山区最低,两者生计资本状况总体匮乏。农户的生计活动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生计活动多样性程度偏低; 中部川区人口的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最高,西南部山区次之、东北部山区最低,且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之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缺乏进一步限制了当地农户的生计多样性。[结论](1)针对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活动多样性程度偏低的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产业扶贫优势,开启地域产业扶贫新模式,打造地域无公害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提高农户物质资本边际贡献; (2)发展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改善农户金融资本存量,预防村际农户金融资本二元极化; (3)实施免费教育培训技能学习,打造教育培训脱贫示范村,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缓解贫困人口生计压力等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扶贫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家近年来对新疆实行对口援建的政策,对新疆南部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水平分别为0.4066、0.2065、0.2113、0.2369和0.4967,农户五项生计资本构成极不平衡,生计策略受到影响和制约,生计脆弱性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家近年来对新疆实行对口援建的政策,对新疆南部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水平分别为0.4066、0.2065、0.2113、0.2369和0.4967,农户五项生计资本构成极不平衡,生计策略受到影响和制约,生计脆弱性突出。  相似文献   

15.
改善农户生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议题,更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和2019年江西省12个县468份林农调查数据,构建林农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对不同类型林农生计资本水平变化的影响。经验性结果表明:(1)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生计资本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即生计资本指数从2015年的0.141上升到2019年的0.269,林农总体生计资本水平显著提高16.2%左右,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林农生计脆弱性较强。(2)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五项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对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分别上升了13.3%、3.2%、0.2%,而自然资本水平下降0.5%。(3)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林业专业型、林业补充型及生计多样型林农的生计资本受政策推动的作用更加明显,总体上分别提升23%、3.1%、16.6%。其中,各类林农的金融资本及物质资本水平仍上升最快,且林业专业型林农的人力资本水平轻微上升0.2%。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不同生计脆弱性群体实施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聚焦提升林农人力资本及自然资本弥补可持续生计短板、积极引导不同类型林农采取多种就业方式实现生计转型优化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地将国家公园作为主体,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具有全民公益性。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以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旅游投资公司和社区居民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三者的行为目标与策略选择,通过三方博弈提出解决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的最优策略,即应改变管理部门与旅游投资企业在国家公园试点中进行不合作博弈的狭隘认知,而应选择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和社区居民三方合作博弈。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保护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并将可持续利用制度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17.
以DFID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茶农风险感知,构建茶农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福建4个茶叶主产区22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计资本是影响茶农生计策略选择的核心要素,其中自然资本对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而茶农风险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其影响最大。生计资本、风险感知以及生计策略等对茶农生计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构建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了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生计的影响及家庭的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之间严重不平衡;4大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的分布状况与整个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资本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林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其生计策略选择,其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推动职工家庭生计策略转变的重要因素;全面"停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带来深刻影响,而职工家庭也采取了诸多适应性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任务结束后,灾区贫困村发展步入后重建时期。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理论视角,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作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灾后恢复重建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水平;而住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重了农户债务负担,使其金融资本恶化,脆弱性增加;迫于还债等压力,农户生计策略倾向于打工等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的生计方式,但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因缺乏知识、技能、市场信息等,工资性收入比例低,生计方式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增收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为理论框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农户的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并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标准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粹农业型、外出务工型、农工兼顾型和当地非农型四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生计资本组合下的农户生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整体偏低,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方面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化;耕地面积缺乏但人力资本丰富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外出务工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不足且耕地严重缺乏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当地非农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充足的农户多选择农工兼顾型生计策略。在农户生计资本类型中,人力资本及其配置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本对农户农业生产策略的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耕地面积方面,且其黏性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物质资本对农户农业生策略产的黏性作用较强,主要通过家庭物质资料和社区公共设施指标发挥作用;虽然农业贷款从政策导向层面扶持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但农户的自发存款多用于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的自发投资效应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