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4个林区县194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化和熵值法得出林农的生计资本值,并采用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大病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农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丰裕;物质资本对林农是否遭遇大病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大病风险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林农家庭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家庭健康劳动力的数量;要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要完善林区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基础交通建设,提升林农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陕西省和江西省65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区位要素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林地利用方式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是否有收购商、是否靠近旅游区、村经济水平、木材市场价格和林业雇工价格等区位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年龄、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融资渠道、耕地面积等资本禀赋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对竹林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和融资渠道对农户经营用材林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喀拉峻旅游区入户调研数据,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喀拉峻旅游区牧户生计资本总量较低,各区域生计资本分布不均;生计资本及其指标是影响牧户选择生计策略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可持续生计须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建议:开展并鼓励牧民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合理实施"禁牧限牧"政策,及时调整放牧区与休牧区范围;搭建生产资料买卖"桥梁",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草场租用协议,鼓励规模化养殖;建立健全村干部选举制度,发挥村民代表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居民生计方式变化是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之一。本文以台儿庄古城景区旅游发展为背景,选取该地周边四个村庄为案例地,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半结构性访谈方法研究台儿庄古城景区周边旅游发展对居民生计变迁影响的动态过程,并对其未来旅游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意愿,推动台儿庄地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地作为山区乡村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山区乡村发展的重要依托,其利用方式与效果直接影响山区乡村林业发展,从而影响山区乡村发展的进程,同时山区乡村发展的持续又反作用于山区乡村林业直至林地利用方式与利用效果。为此,研究林地利用与山区乡村发展的这种互辅关系,在理论上对于充分认识林地合理利用促进山区乡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对于加快山区乡村摆脱贫穷与落后、向现代化转变的步伐均有重要意义。一、林地与林地利用林地系指林业用地,根据我国有关林地管理法规,它是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经济林地、疏林地、…  相似文献   

6.
7.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权属管理新路径。研究方法:采用熵权改进TOPSIS法量化评估农户生计资本指数,运用双重差分计量法分析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实施权属调整后,农户生计资本指标的双重差分值提高了0.056;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显著提升农户的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且平原地区实施权属调整对农户生计资本的提升效果高于山地地区。研究结论:应以完善权属调整法制建设和规范管理为保障,建立权属调整与适度规模经营的联结机制,依据自然禀赋特征实施精准化、差别化的权属调整模式,为农田集中连片、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陕北黄陵县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生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陕北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7个行政村335户样本农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整体得分最高,社会资本居次,物质资本中等偏下,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处于低水平;(2)农户生计分化明显,典型的纯农户很少,农户生计策略主要为兼农型和低水平非农型;(3)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外地兼农,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当地兼农,家庭年收入、人均教育投入和人情往来3项指标是促进农户向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变的关键因子。[结论]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和转变是建立在自身资本结构上的,其往往向着发挥生计资本优势、规避生计资本短板的方向调整生计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生计资本水平的目的。人力资本优势主导下的黄陵县,加之沟壑区农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破碎性与复杂性,外地兼农型生计策略将仍是该地区农户近期内的主要生计抉择。  相似文献   

9.
尝试引入云模型和云理论对林地利用引发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进行测度,采用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3个参数来对相关定性概念进行表征,以便有效地反映定性定量转换中的模糊与随机双重特性,从而纠正了传统模糊数论中隶属度转换太过随意性的误区,使云模型和云理论成为解决森林碳循环变化测度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进行了基于林地利用实践的一个测度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度的精确性与观测的样本数据即云滴数的容量密切相关,测度误差将随着观测的样本数据即云滴数的增多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黄土丘陵区贫困人口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的影响,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实现区域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基于对榆中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熵值法分析了东北部山区、中部川区和西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生计活动方式,并对其生计活动进行评价。[结果]从农户的生计资本组合来看,榆中县整体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3类资本较为富裕,尤其在西南部山区和东北部山区3类资本缺乏型农户比例较高。中部川区各乡镇人口的总体生计资本状况较好,总指数最高,而西南部山区次之、东北部山区最低,两者生计资本状况总体匮乏。农户的生计活动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生计活动多样性程度偏低; 中部川区人口的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最高,西南部山区次之、东北部山区最低,且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之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缺乏进一步限制了当地农户的生计多样性。[结论](1)针对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活动多样性程度偏低的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产业扶贫优势,开启地域产业扶贫新模式,打造地域无公害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提高农户物质资本边际贡献; (2)发展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改善农户金融资本存量,预防村际农户金融资本二元极化; (3)实施免费教育培训技能学习,打造教育培训脱贫示范村,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缓解贫困人口生计压力等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扶贫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林农投资水平低的现实问题,构建"林权改革、地理特征-农户经济行为-林地投入"的理论分析结构,并以南方集体林区3省1248个农户样本为例,采用Double-Hurdle回归模型从微观层面检验林地产权、地理特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全、稳定的林地产权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优越的地理条件(灌溉、地形)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抑制农户对林地的投入。因此,建议重视保障林业经营者林地权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确权发证水平;加强集体林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市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把握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现状,分析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和心理资本的7维生计资本对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影响规律。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与有序响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转出样本农户的主观福祉普遍较高,非农型农户对土地转出后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最高的比重最大,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整体上呈现中西部递减的趋势;(2)土地转出农户身体状况越好、拥有汽车或大型农机具数量越多、越易贷款、加入农民合作社、同村亲戚数量越多、土地地力越好、生活自信心越高、面对挫折抗压韧性越大,其主观福祉越高;(3)对纯农型农户主观福祉正向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生态资本,对农业兼业型及非农型农户主观福祉正向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心理资本,对非农兼业型农户主观福祉正向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社会资本。研究结论:政府应加强医疗保障,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加大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重视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针对土地转出后的生计分化农户制定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国际林产品贸易对森林保护和人民生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林产品进出口的总量、结构、变化、增长趋势及对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生计的影响,提出了作为进口国消费国、生产国和加工国应采取的措施。1997年到2005年间,中国林产品进口总量折合原木材积增长了两倍多,从0.40亿m3增长到1.34亿m3,进口额也翻了一番。2005年,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布新几内亚列中国总木质林产品进口前5名,进口额占71.6%;加拿大、印尼、俄罗斯、智利、美国列纸浆进口前5位,进口额占77.6%;美国、日本、香港、欧盟是中国林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国迅速增长的林产品贸易对国际社会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不可持续采伐、非法采伐等问题,但中国只是全球产业链上的一环,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购买者和零售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应认清其在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关键地位,加快其林业部门的改革步伐,推动本国的林产品生产和供给,实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和生计不可持续而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农村稳定.在此背景下,研究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达到课题组预期的研究目标并为其他学者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通过精心设计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介绍和评述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对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相关性强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学者主要对7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获取数据的方法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设想。研究结论:国内学者界定了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概括了其特征,建立了分析框架,提出了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但其研究方法和工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状况,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果:对七省一市的失地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取613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在生理健康与劳动力状况、知识与技能、资历与地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论: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来增加和提高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并最终实现其生计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非木质资源利用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兰英  楼涛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6):340-342,372
鉴于非木质资源利用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在分析非木质资源利用实践及其效益的基础上 ,指出非木质资源利用中存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新市场开拓和前景预测、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综述是在对中国林权制度改革从建国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现存的林权制度所反映的一些问题进行描述的基础上,着重从林权制度的不合理给农民生计带来的影响、农民为了生计又是如何影响林权制度的2个方面分析了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并在阅读相关学者关于这方面著作的基础上,在最后的方法总结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相关观点。本综述旨在通过对林权制度对农民生计影响的综述分析上,能够给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生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问题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借此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多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