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森林碳汇价值评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人工林案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气中CO_2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碳汇的研究也伴随气候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重点。对森林碳汇价值评价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人工林为例,采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三北防护林的碳汇价值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持续开展三北工程、提高人工林固碳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森林碳汇作为森林生态资产价值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宏观层面的价值计量是当前我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固碳减排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碳税法,对其森林碳汇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计量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碳汇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森林碳汇能力明显提高;森林碳汇资产情况因不同时期的森林类型、不同龄级及森林起源而不同;相对于人工林而言,天然林一直是森林碳汇的主力军。这表明森林固碳减排工作因不同森林特征而异,不仅要重视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发挥,同时还要重视天然林的保护及其核算。此外,森林碳汇资产价值经济学计量必须与微观层面会计计量进行衔接,有利于推动森林碳汇资产宏观价值核算。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CO_2排放系数与森林蓄积量扩展法相结合,测算出西部森林碳汇碳抵消成效,结果表明西部森林碳汇碳抵消效果明显,为其换取了发展空间。因此要增加西部森林碳汇量。通过熵权法客观赋权,构建西部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测算出西部12省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指数,据此将12省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研究表明,西部森林碳汇发展潜力最大的省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是重要的碳源和碳汇。估算森林植被碳储量,有助于编制温室气体清单,体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基于IPCC法对森林植被碳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舒兰市森林碳汇与其他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碳源、碳汇、森林碳汇及林业碳汇的基本概念入手,以吉林省舒兰市森林资源数据为基数,重点对森林固碳中的土壤固碳和植被固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舒兰市的生态公益林的水源涵养、固土保肥、释放氧气、森林减灾等生态效益进行了测算。通过分析和测算,解决了舒兰市森林生态效益货币价值的量化问题。以舒兰市各项森林生态效益为例,得出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为社会提供森林生态产品收入远远大于投入,是一项长远的社会公益性投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首先在充分肯定天保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分析了该生态工程的碳汇功能和价值;其次运用森林碳密度法对2007年工程范围内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森工林区的森林总碳储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森工林区的森林总碳储量为2 253Tg,天保工程的森林总碳储量大约为11.142 Gt,天保工程的森林总碳储量占到全球总碳储量的0.45%,天保工程的碳储量巨大,碳汇潜力十分明显;最后,对天保工程未来在国内外林业碳汇贸易、增强国家气候谈判话语权、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探,提出了二期天保工程在公益林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林业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林业发展与森林质量提升有重要影响。森林吸收大气中CO_2气体以碳化合物储存起来,形成碳汇过程。研究运用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滞后模型,分析林业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碳储存增量的协整关系以及2个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得出我国林业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林业碳储存增量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其影响相对较小,且存在一定滞后期,投资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以Richards的森林固碳成本效益模型为基础,利用折现法计算森林的固碳量,对广东省30年项目期内两种生长速度不同的人工林固碳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的项目期内,单位面积阔叶混交林累计固定的折现碳汇量(62.85t C/hm2)高过杉木人工纯林(47.04t C/hm2)。当考虑土地机会成本时,阔叶混交林固碳成本为391.38元/t C,低于杉木人工纯林(731.50元/t C)。固碳成本会随项目期限的增加而降低,随折现率的增加而增加。阔叶混交人工林的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杉木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9.
试析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和后果及森林碳汇服务的经济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服务之间的关系,指出,森林碳汇服务提供者和大气平流层CO2的制造者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是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经济学探讨。最后得出,充分理解森林碳汇服务、CO2排放与大气平流层温室气体浓度的生物物理关系是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运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其木质生物质的碳汇能力、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核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木质生物质的年均碳汇总量从1995—2000年的84.48×104t CO_(2e)/a,增加到2006—2010年的837.82×104t CO_(2e)/a,同期单位面积年均碳汇能力由2.05t CO_(2e)/(ha·a)增加到5.17t CO_(2e)/(ha·a),但苏南各市的木质生物质碳汇能力明显低于苏北地区;(2)案例地区木质生物质碳汇的显著增长,主要缘于该省森林面积和蓄积总量的快速增长,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的不断提高,以及林木年生长和消耗量的合理变化。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将木质生物质的碳汇增量作为专项统计数据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以及推进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碳吸收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森林碳汇为分析对象,拟运用产权理论从产权角度对森林碳汇服务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考察。得出森林汇碳服务产权的界定、技术与产权的互动演进以及国际权威组织的介入是保障森林碳汇服务在国际社会中进行有效交易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森林碳汇的特有特征及由此带来森林碳汇会计确认的影响,并从森林碳汇会计确认时点、确认类型及确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碳汇交易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下产生的碳信用交易,其本质上是一项碳排放权交易;森林碳汇作为林木资产的衍生品,其会计确认方式应视产权关系而定,当两者权属一致时宜采用森林碳汇和林木资产整体确认方式,而当两者权属不相一致时适合采用单独确认方式;森林碳汇经营企业应基于碳财权权能进行会计确认,在会计确认时点上应以碳汇项目的签发环节作为判断依据,在确认类型上应确认为“投资性碳排放权资产”,在确认标准上可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森林碳汇会计规范应以产权保护为导向建立会计确认的逻辑框架,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的现行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生物柴油代替化石性燃料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绿色碳基金在生物柴油生产以及森林碳汇领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以黑龙江省实施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以生物柴油生产和森林碳汇为切入点,对黑龙江省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项目的碳汇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试点森林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5.
湿地仅占全球陆地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却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排水后,地表水位下降,湿地土壤有氧层增加,CO2排放速率增加,CH4排放速率减少,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湿地排水对土壤CO2和CH4温室气体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森林湿地选择适当择伐可能有利于减缓大气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排放。这将为我国基层林业局湿地恢复和碳管理,以及湿地经营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加剧,森林碳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了森林碳汇的性质后,对森林直接固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进行了计量。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为9.20亿t,价值折合人民币为1 072.846 5亿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关森林碳汇与反贫困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在回顾森林碳汇扶贫提出背景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扶贫视域下的森林碳汇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认为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森林碳增汇与扶贫的权衡关系是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深入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一系列原生和次生灾害,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人们开始积极探索和挖掘森林固碳作用及碳汇机制,比如在《京都议定书》中就允许工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通过碳汇交易可帮助发达国家满足减排目标,同时也可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森林再造、科学管理森林,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由姜霞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和发展路径研究》一书,将社会经济变量和因素纳入到森林碳汇的计量经济模型中,并对我国林业碳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科学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按照国家正式颁布的《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及联合国SEEA-EEA推荐的生态产值核算方法,对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进行了核算,并与第八、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碳汇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呈增长态势,碳储量年均增长3.58%,碳汇量年均增长14.95%。在价值核算上,2013年我国森林碳储量价值为8044.24亿元,2018年为8824.20亿元,年均增长1.87%。2013年、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142.23亿元和272.06亿元,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0.34%。按相关研究提供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的2018年森林碳汇生产总值为141.47亿元~152.35亿元,约占2018年我国GDP总量的0.015%~0.017%。研究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但森林碳储量、碳汇实物量呈增长态势。研究认为,建立统一的GEP核算标准体系、减小森林生态系统的中间消耗、提高森林...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2022,(9):8-9
<正>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是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下渚湖湿地是全省第一批、全市唯一的林业碳汇先行基地。据浙江省林科院测算,下渚湖街道2021全年净固碳量达到1.7万吨,湿地碳汇的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极为突出。通过湿地碳汇生态补偿模式,有效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林产品固碳增汇作用,提高湿地水体固碳能力,是极具德清特色的生态固碳和生态补偿模式。到2025年,德清湿地将实施水质植被修复面积累计2250亩,固碳增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2960亩以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