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和生态问题在中国得到党和政府的认识和重视,最终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得到一定解决,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社会分工论、和谐发展论是生态补偿的政策学理论基础,成为制定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的依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生态补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经济、林业和生态以及自然保护事业方面取得的一个理论和实践性的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初步建立的中国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的产物,是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背景,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完成林业建设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森林生态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上存在林地生产力低、有效供给不足、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制度、文化体系不健全,林业产业结构畸形等问题,为实现林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围绕这些途径从财税政策、人力资源、产业扶持等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经济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进行了阐释。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各种经济规律和各种经济关系及由此而来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总和。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背景下,中国自然资源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要以自然资源产权为核心,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为基础,以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抓手,以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关键,高效利用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保障资源安全,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负外部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和解决一系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问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研究和解决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的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研究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两个结合”;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融会贯通;要紧密围绕自然资...  相似文献   

5.
《理论建设》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探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本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政治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理论建设》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探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本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政治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提出,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的重要职责,是“两个先行”的重要生态支撑,是山区林农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全省林业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在“两个先行”中展现浙江林业新担当。  相似文献   

8.
碳交易市场设计支持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碳交易等市场机制补偿林业生态建设,可有效解决财政机制下生态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供需"不挂钩"的弊端,并基于此探索生物多样性银行、生态产品标签等其他市场化补偿机制。本文分析新西兰、澳大利亚国家碳市场补偿林业生态建设的制度设计,总结其合法性基础、关键运行机制及特色补偿政策,并比较国内6个省份试点碳市场在市场化补偿机制方面存在"接口单一和上限控制"的双重限制、林业碳汇场外项目级参与单一补偿模式等主要弊端。最后提出修订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突破5%碳抵消限额限制、增加国家财政如碳税或配额拍卖收入返还对已有森林保护活动付出机会成本的补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揭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同中国的具体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冲破了“左”的思想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理论和政策上都有新的突破,去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这些新的突破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认真学习这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如何真正让农村的绿水青山给农民带来金山银山,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民盟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昌海作出相关解读。建设美丽富饶的乡村,是城乡居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与变迁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演变特征,解释变迁原因。依据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3个阶段;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恢复发展、加强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投入政策初步建立4个时期;生态建设阶段又可分为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时期和进入生态建设新时期。从中得到变迁启示:未来,中国在林业政策制定方面,不能简单模仿其他产业政策,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突出强化国家所有权,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主要是要利用政府控制和经济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目的是能够调节生态利用各环节上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得失,并能合理利用和使用自然环境资源,以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目前,我国的这项工作已经进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还没能够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文章主要梳理了国内主要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把一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案例进行效果和问题列举,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制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李向阳 《林业经济》2012,(1):16-18,22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认为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地与社区矛盾的普遍性使社区生态补偿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护地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实地调研,从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受偿认知两方面对中国大陆国家公园的实验地—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社区生态补偿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在资金渠道、补偿方式与补偿力度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但在政策理念、制度设计、执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总体而言,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工作在公园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普遍支持,但生态补偿对生态建设与保护行为的激励功能还远未体现,当前的实施效果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涉及生态补偿之内核。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其话语特质对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感染力,通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特点,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语言魅力,有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章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创新和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的实质内涵是政府为矫正“市场失灵”,以林业生态建设所付出的成本资金为价值尺度,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服务功能予以的经济补偿。在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完全有必要对原来作为林业基金来源的各种资金的性质重新进行认定,按照使用功能将育林基金分离出林业基金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上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而林业是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为适应林业改革发展,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对林业投入,在森林资源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