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家电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家电企业不惜血本大打价格战,虽说消费者落得实惠,但家电企业却损失惨重。与城市市场烽烟四起相比,农村家电市场却显得有些冷清。此种情况表明,家电企业不应都挤在城市市场里拚死活、争高下,而应把开拓农村家电...  相似文献   

2.
逆势扩张的理由 非常时刻,苏宁电器逆势扩张。其背景和动因何在? 第一,从苏宁已经建成的网络看,大多集中在一二级市场,少数在三级市场,未来苏宁一定会继续选择网络下沉,更多在三四级城市开店。中央政府实行的家电下乡政策,可以看成是拉动农村消费的前奏,而不是短时间内的权宜之计。这就意味着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除了城市,未来家电市场最大的消费增长点将在农村,而农村市场本身就是空白点,也具备更为长远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动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有效的刺激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本文立足于消费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我国农村消费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刺激我国农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电下乡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原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市场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发展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撬动、激活起来,将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如何撬动这一市场,我国决策层已经找到了切入点,那就是推动家电下乡发展农村家电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扩大内需,拓展农村家电市场是当下家电厂商的必然选择。销售渠道问题是开拓农村家电市场的主要瓶颈,本文分析比较了专业连锁销售渠道、生产厂家自建销售渠道、批发零售销售渠道三种模式,结合农村家电市场的实际,给出了在农村构建家电销售渠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瑛 《经济界》2000,(1):47-49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内需的不足,需要通过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便是解决内需问题和经济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能否顺利实现,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协调发展。一、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及特点与城镇消费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l、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且政府易通过政策予以拉动。我国人口70%是农民,而目前其实际的消费零售额只占总额的43%,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而且由于农民长期被排除在社会保…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家电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把目光投向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更让家电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信心大增。然而,与厂家所熟悉的城市市场相比,农村市场从产品到服务、从渠道到促销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作为我国家电企业的龙头,早在1996年,海尔就专门针对三四级市场开始建设专卖店渠道。  相似文献   

8.
对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逐渐结束给农村家电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农村家电销售物流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分析四大地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家庭非基本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基本收入对其影响则次之;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东部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建议增加农村家庭基本收入,并着力完善关于农村居民的各项制度安排,帮助农村家庭改善其消费结构,提升其消费层次。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国消协把年主题定为"科学消费",顾名思义,消费者要讲求科学,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做到合理消费、安全消费.但眼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知识的贫乏,消费行为的盲目,消费权益的被侵犯,比比皆是.因此,要做到科学消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吴兆明 《物流技术》2012,(9):77-78,205
对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逐渐结束给农村家电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农村家电销售物流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震 《企业研究》2000,(6):18-19
今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年。西部地区聚集着我国大多数农村人口,农村市场巨大。因此,对家电企业来讲,开拓西部农村市场、扩大西部农村需求是其“西进”战略成败的关键。 西部农村市场现状和特点 1、市场容量巨大。截至1998年底,在我国12.48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67亿,而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农村地区的家电产品拥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农村地区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蕴藏着极大的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包括自然、市场和制度在内的不确定性、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农民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征三个方面,上述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在户籍、是否独身子女、就业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消费动因和非理性消费类型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研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为政府进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合理引导消费者房地产市场消费行为,从而减少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因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调查分析研究为主,借鉴现有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网络消费理论,对服装网络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概括总结出我国目前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的现状(1)农村市场消费总量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基本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也是最具潜力的市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6.74亿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32%,但是从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来看,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拉动内需有着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从扩大内需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依据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行政优惠措施来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如减免税收,加大家电下乡补贴  相似文献   

18.
刘永红  郑娅 《经济界》2001,(2):77-78
一、乡村城镇化:农村市场开拓的新视角 (一)乡村城镇化能推进农村人口的集中,实现消费的市场化,从而带动农村市场消费的扩张。城镇化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及其经济活动的非农化及其积聚的过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并集中布局,可以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而伴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也随之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大量发展能实现农民的身份的转变──农民转向为职工,从而推进农村人口的聚集。农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迁居,又会增加他们衣、食、住、行的市场消…  相似文献   

19.
杜威 《企业导报》2014,(1):76-77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在户籍、是否独身子女、就业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消费动因和非理性消费类型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研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为政府进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合理引导消费者房地产市场消费行为,从而减少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因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移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从而使我国的消费市场分为城市消费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城市居民对“吃、穿、用”一般消费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而对“住房和汽车”高一层消费产品的购买力尚未成熟,加上当前福利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城市居民的即期消费缩,使得城市消费市场呈疲劳软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近9亿人口的农村大市场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潜力巨大。财政如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被推到政策操作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