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房融资中普遍存在多重信用,预算压力和监管政策扭曲使得这些信用错配并导致了系统性风险。基于金融机构资产组合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信用错配影响会对金融机构产生较大冲击,并且与保障房融资无关的金融资产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在金融机构存在多条业务线时,信用错配的影响会集中在新设业务线上。因此,对保障房融资中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结构性监管,对存在信用错配的保障房融资项目和金融机构的非传统业务线重点监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我国保障房私人融资不足、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融资渠道偏窄、融资规模有限等现实问题入手,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来自国内市场融资经验,梳理出适合我国保障房建设特点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为破解保障房建设融资难题试图寻求适宜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保障房建设债券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直以来都受到资金不足问题的困扰,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房建设融资,为保障房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该文在分析保障房债券融资出台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保障房债券融资的规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业风险外溢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三者之间风险传导的机制和路径,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空间维度需要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敞口过度集中于房地产业及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并提出我国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支持的严格监管。重点防控房地产信贷的集中度风险;同时,需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防控,不断弱化投融资平台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关联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3家上市城商行2011~2015年的公开股市市场数据,利用Co Va 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城商行系统性风险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城商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整体走高,其中,北京银行对系统性风险平均溢出效应最小,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风险平均溢出效应接近。且城商行对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并不仅仅取决于其资产规模和单体风险,而主要受机构间依赖度、市场关联度、业务复杂度等因素影响。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应将系统性风险监管重点放在机构关联程度和业务复杂性上,并根据各家城商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程度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和指导,以提高系统性风险防控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房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其建设规模、速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房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将PPP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就融资模式选择、私人部门资金回收、风险分配、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承德市实际出发,对保障房发展的规模测算、发展品类、管理建设模式以及融资安排等四个方面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求符合地方实际的保障房政策的初始边界.  相似文献   

8.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颁布房产限购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房产限购政策有效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缩小借贷规模,进而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融资约束越大,房产限购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作用力越强。该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入实”,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区域,其是否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以及如何影响系统性风险是金融部门监管、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主要依据。本文选取2007~2017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当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较低时,会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当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超过一定水平后,将扩大银行系统性风险。最佳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为0.315万亿元至0.4万亿元之间。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合理引导影子银行业务方向和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和《各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指导原则》,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和各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的指导原则,建议采用广义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值的偏离度(GAP)作为分析系统性风险状况、确定是否计提逆周期资本的基本指标。目前,广义信贷/GDP已在国际和国家层面的宏观审慎监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本文采集了1998年1季度至2013年1季度15年共61个季度的公开数据,运用广义信贷/GDP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广义信贷与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分析系统性风险方面的功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于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而评估、监测系统性风险时,广义信贷比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能更好地反映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杠杆程度。最后,本文就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分析评估和逆周期资本框架的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障房市场融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租房、廉租房的低利润和潜在的政策风险,与市场融资工具的逐利性不相匹配,导致了保障房市场融资困难"保障房如何融资"被认为是保障房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近期这一问题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障房的开工率尚不足50%的最重要原因是"钱荒"。  相似文献   

12.
融资难是当前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是降低间接融资系统性风险、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以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为对象,实证研究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在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制度、风险偏好、发行人资质等综合条件下,发行短期债券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最现实的选择,受信息不对称、违约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中长期资金难以获得。  相似文献   

13.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型业态,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债务融资规模,还抑制了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还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调节下,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缓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民间金融发展十分迅速,旺盛的资金需求催生了民间高息借贷乱象,而在借贷盛宴的背后潜藏巨大的风险,一旦融资链条断裂,将对地区金融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金融机构进行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建立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私募融资、民间借贷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以青海省近期民间资本运作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青海省民间资本具有的特点,以及影响民间融资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金融参照正规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并视时机引导其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化,同时防范其高风险。  相似文献   

15.
资金困局现已成为保障房的首要难题,资金短缺已经制约着保障房的建设。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房建设融资,虽然能为保障房建设开辟一条新的融资途径,但并非解决保障房资金的治本之策。全文在分析保障房债券融资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债券融资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从制度约束、资金进入保证、投资者权益以及债券定价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保障房债券融资可能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广州市的保障房债券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军 《财经》2011,(21):170-173
保障房建设的大力推进,关键在于资金的落实.随着保障房种类的不断丰富、规模的不断增大,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应广开融资渠道、创新融资体系,尽快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和建设机制,搭建成熟的保障房建设融资平台,从而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欣 《中国外资》2012,(14):142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收到了制约,最主要瓶颈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保障房体系找到了一个稳定且高效实用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国家特色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归类总结其共性,为构建我国有效的融资制度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我国从2016年起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从跨境资本流视角下实证研究宏观审慎工具实施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我国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实施不仅能显著降低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显著降低微观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二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综合实施对我国银行间风险溢出影响受融资流动性变化而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三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工具综合实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风险溢出效应影响在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银行间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于资金的需求,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通过搭建融资平台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空前庞大,并且隐性或有债务数额较难确定,债务风险难以准确估计。本文从信用利差视角入手,借助KMV模型并做适当改进,研究四试点省市自行发债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并确定其最优发行规模和违约概率,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收到了制约,最主要瓶颈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保障房体系找到了一个稳定且高效实用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国家特色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归类总结其共性,为构建我国有效的融资制度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